
从平潭实际出发推动人才特区建设.doc
6页从平潭实际出发推动人才特区建设 李立敏 何燊 张著名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 “人才特区”就是人才工作的特殊区域, 即在特定的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等方面具有相对特殊性、前瞻性和优先性, 从而增强对外招贤纳才的吸引力、对内留住人才的凝聚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福建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平潭人才特区建设, 为平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才发展工作进行专门调研, 提出推动平潭人才特区建设, 要从当前平潭的发展定位、交通区位、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具体实际出发, 突出“急需人才关注什么、党政人才关注什么”两个问题, 加强顶层设计, 创新体制机制, 实施专项工程, 引进台湾专才, 着力解决服务保障、薪酬制度等瓶颈制约, 实现以人才支撑产业、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目标关键词: 平潭; 特区; 人才; 一、针对平潭实际, 加强顶层设计平潭综合实验区经过 6 年多时间的发展,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综合经济实力提升, “多区叠加”政策洼地已经形成, 但仍存在项目落地、产业兴起、服务配套、人气聚集四大困难。
其中一个原因是平潭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人才总量不足, 高层次人才缺乏, 创新型人才招聘难, 技能人才以至一般劳动力供不应求根据福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分别发布的《2016 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 平潭在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医疗卫生、国际旅游岛建设、自贸区建设、气象科技和文化体育等 10 个产业或行业中的 24 个领域, 总计 65 个岗位中急需高层次人才, 涉及 150 余个专业平潭至今引进和认定中高层次人才仅 59 名, 其中区属国有企事业单位 39 名、国家海岛研究中心 14 名、重点企业 (宸鸿科技) 6 名, 急需的园区规划、金融服务、港口贸易、现代物流、旅游管理等专业人才和省“百人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紧缺, 不少领域空白创新创业载体平台能级略低、服务载体功能滞后、创新创业生态尚未形成;区内卫生、交通、配套设施等软硬环境亟待改善, 尤其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家人就医问题突出, 与高层次人才、台湾专才、青年人才等创新创业诉求及这些人才对生活环境、服务保障的要求不匹配另外, 如何充分发挥平潭本地干部和省派挂职干部各自优势, 实现两个干部群体的有效衔接和配合, 也需要加强探索和创新。
一) 认识规律, 转移重心人才的流动和聚集有一定规律, 总体趋势是:生产力角度, 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生产关系角度, 从保守地区流向改革地区, 从人口稠密区流向经济开发区平潭是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 是开发开放的“政策洼地”, 基础条件彻底改观, 对人才的吸引力是勿庸置疑的但人才流向平潭还没有形成潮流, 深层原因值得分析从全国一般规律看, 人才流动和聚集的主要动力可以概括为经济动力、生存动力和发展动力, 其核心影响因素按照人才选择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 4 类 16 项第 1 类是保障, 包括生活保障、工作保障、服务保障、资金保障;第 2 类是管理, 包括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结构、人才管理机制、人才个人观念;第 3 类是平台, 包括项目载体、区域载体、组织载体、产业载体;第 4 类是政策, 包括产业导向、优惠政策、制度环境也就是说, 各类人才包括领军人才、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 优先选择的是保障特别是生活的便利性, 其次是管理特别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可及性, 然后才是平台、政策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后发地区, 目前主要依赖政府政策的强制力量和加大人才投入等硬性手段, 必须学习较发达地区, 将工作重心放到加强各项保障和提高管理水平上来。
二) 保障优先, 服务优先平潭围绕建设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 积极探索人才资金优先投入、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新政策、新模式、新机制所有这些“优先”, 归根到底还是要保障优先、服务优先, 才能真正建成引才、留才、用才、育才、聚才的人才高地要坚持国家政策支持、省级统筹协调、闽台紧密合作、平潭主体开发, 着力提供教育、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民生福利等方面优质公共服务的生活环境, 加快建设高品质、国际化“人才生态岛”和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三) 创新驱动, 先行先试充分利用平潭的独特优势, 用好、用足、用活国务院批复的各项改革创新政策, 对标国际, 积极开展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发展机制、人才服务机制、人才投入机制及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的深化改革和试点工作以建设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为目标, 重点围绕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等产业需求, 以项目、园区为载体, 面向国际引进国内外优秀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集聚技术、集聚项目、集聚产业、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 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向用人主体放权, 为人才松绑,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
强化政府引导及服务力度, 以市场配置为主导方式, 增强在特色重点产业引进、培养、留住高端人才的区域竞争力壮大人才中介服务组织, 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 构建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鼓励发展中小型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加大高端猎头机构引进培育力度, 加强与国 (境) 外人力资源机构合资合作二、实施专项工程, 加强服务保障近年来, 平潭相继出台《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规定 (试行) 》《中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办法 (试行) 》《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创业发展的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 在引才、聚才、用才上给予了更多更优的政策扶持下一步, 要针对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 花大气力加强人才的服务保障, 实施相应的专项工程一) 人才安居专项打造集产业、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建立国际化社区建设标准体系, 开展标准评估, 培育一批国际化社区, 创建 2—3 个“国际化社区”示范区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配套植入人才公寓, 支持配建、新建和改建, 多渠道建设人才周转房、公租房等, 解决人才引进阶段性租住需求问题二) 基础教育优质品牌建设专项设立“平潭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着力打造平潭基础教育品牌。
加快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建设, 在人才公寓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 延聘外地优秀教师包括刚退休的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探索建立“平潭台胞子弟学校”, 引进台湾的师资、课程体系以及教育理念, 实现与台湾基础教育的一体化推动平潭幼儿园、小学、中学双语建设,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创立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学校或学校国际部三) 医疗养老保障专项通过用人单位设立企业年金、政府购买商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等方式, 健全高层次人才及紧缺人才的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建设, 改人员编制管理为总量控制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医院、诊疗中心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 加入国际医疗保险直付网络系统按照每万服务人口配备 4-5 名全科医生, 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在平潭二级以上医院特需门诊为外籍人才提供预约诊疗和外语服务, 丰富定点医院门急诊预约、专门诊室、专家会诊、体检住院等医疗和保障服务内容四) 公共人才服务专项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 向高层次人才发放“岚城优才卡”凭卡可直接到综合服务平台或相关部门, 享受办理和申报调入关系接转、本人及家属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人才安居、居留和出入境证件申请、自用物品进境免税证明、创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五) “智慧平潭”信息网络专项延伸“一卡通”服务功能, 设立平潭“一线通”生活服务信息中心, 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房产中介、家政服务、快递公司、儿童托管中心等生活服务机构, 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线即通”的优质生活配套服务设立语言援助中心, 开通多语种 24 小时咨询服务热线启动“无线平潭工程”建设, 实现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三、创新体制机制, 用好党政人才截至 2016 年 9 月, 平潭共有公务员 1445 名、参公管理人员 144 名、行政工勤人员 438 名、在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5903 名 (主要是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 ;平潭自贸片区挂牌以来, 共引进各类人才 486 名, 其中考录公务员 8名, 引进事业单位人才 187 名, 招考公共事务助理员 85 名、网格员 101 名, 区属国有企业引进中层管理、专业技术人员 105 名;现有省派干部 256 人, 2017年国庆后还将增派 354 人, 但各级各部门要求增加编制、人员的呼声持续高涨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在有限的人才资源环境下, 创新体制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党政人才的杠杆作用一) 推进行政机构改革一是在机构设置方面, 平潭应以形成大综合、扁平化组织架构为目标, 推行区直管乡镇做法, 片区实行项目建设指挥部模式。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简政放权, 推广并联式服务、负面清单管理和“互联网+”思维, 优化政府服务模式, 通过减事来减人二是在人员管理方面, 针对行政机构人员不足问题, 可允许平潭采用通过“挖潜存量、优化增量”方式调整用人模式, 借鉴横琴做法实行政府雇员制, 增量人员限于岗位编制情况, 允许“在国企领取工资、在行政机构工作”三是在引人引智方面, 可借鉴上海市张江高科建设人才服务平台,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把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放给企业和市场, 通过为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核心团队成员、企业中高层管理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提供特色服务, 精准推动各类高层次人才到平潭创新创业, 为平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二) 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一是提高平潭薪酬标准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实验区管委会可探索建立新型的人事薪酬制度福建省直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推进平潭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工作, 落实平潭参照执行厦门特区有关人事管理及薪酬制度二是允许平潭开展自主调整薪酬制度试点平潭应加快各职能部门内设机构改革, 改变“做多做少一个样”的格局, 允许各单位自主调整岗位薪酬分布, 在规定工资总额的情况下, 允许不同岗位不同薪酬、高薪岗位竞争上岗。
三是允许平潭开展特设岗位设置试点借鉴浙江、四川等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做法, 以特设岗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不受岗位总量、岗位等级、结构比例限制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且入选省级及以上人才引进计划的, 所需薪酬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 不作为工资总额基数三) 推进柔性用人制度改革允许平潭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原则, 研究制订柔性用才引才机制借鉴海南省海口市“候鸟型”高层次人才做法, 对于定期或不定期 (每年累计达 1 个月以上) 到平潭企事业单位工作或服务的候鸟型高层次人才, 在住宿、差旅、劳务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对常年受聘 (全职服务) 到平潭企事业单位工作或服务的候鸟型高层次人才, 与用人单位签订 5 年以上工作合同或作出突出贡献的, 经人才办认定, 可享受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提供一定数额的安家补贴借鉴上海市张江高科做法,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产业飞地”和“人才飞地”, 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四) 推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目前平潭重新组建了城投、土开、交投、金控、旅游等五大企业集团。
要以这五大国企为载体, 鼓励和支持五大国企对特色资源进行初步开发, 做好基础工作, 加快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来运营和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 通过行业龙头企业招揽各类专业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