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阳台栏杆设计计算书Calculatingreport.doc
12页玻璃阳台栏杆设计计算书 1计算引用的标准、标准及资料依据: 1.1建筑设计标准: GB 17740-1999 地震震级的规定GB 50009-2001〔2006版〕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2000年版〕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76-19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3-2004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T 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8229-2000 CAD工程制图规那么GB/T 18622-2002 温室结构设计荷载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50001-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103-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 16-87建筑设计防火标准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01-96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 26-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局部〕 JGJ/T 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JGJ/T 97-95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2版〕 1.2钢结构标准: GB 14907-2002 钢结构防火涂料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8-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2-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77∶96 钢结构加固技术标准CECS 80∶96 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02∶98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33∶2002 包覆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钢结构CECS 148∶2003 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YB 9257-96 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01SG519 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1.4玻璃标准: GB 4871-95 普通平板玻璃GB 9962-99 夹层玻璃GB 9963-98 钢化玻璃GB 11614-99 浮法玻璃GB 15763.1-2001 建筑用平安玻璃、防火玻璃GB 17840-99 防弹玻璃GB 17841-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刚化玻璃GB/T 2680-94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11944-2002 中空玻璃GB/T 7697-1996 玻璃马赛克JGJ 113-202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GB/T 18915-2002 镀膜玻璃JC 433-96 夹丝玻璃JC/T 511-2002 压花玻璃 1.5密封材料标准: GB14683—2003* 硅酮建筑密封胶JC/T881—2001 混凝土接缝用密封胶JC/T882—200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883—2001 石材用建筑密封胶JC/T884—2001 彩色钢板用建筑密封胶C/T885—2001 建筑用防霉密封胶 JC/T486—2001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1.6幕墙标准: 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标准JGJ13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标准CECS127: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标准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JGJ113-202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标准JG138-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JGJ/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GB/T15227-2007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8091-2000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250-2000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8575-2001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DBJ/CT014-2001 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1.7紧固件标准:GB 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 GB 3098.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攻螺钉 GB 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母2根本参数依据 The balcony projects area海岛地区。
(Island area) 地面粗糙度 (Grand roughness)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A. island, land that near sea, or desert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拟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按A类地区计算This calculating will be using data of A. 2.3抗震烈度本工程为7()度3栏杆载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 阳台栏杆属于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采用,垂直于建筑物外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1 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Wk=βzμsμzW0 〔GB50009 -1〕2 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Wk=βgzμs1μzW0 〔GB50009 -2〕式中: 其中: Wk---垂直作用在栏杆玻璃外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01第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 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经化简,得: A类场地: βgz×[1+35×(Z/10)] B类场地: βgz×[1+(Z/10)6] C类场地: βgz×[1+35×(Z/10)] D类场地: βgz×[1+35×(Z/10)]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01第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z×(Z/10) B类场地: μz×(Z/10) C类场地: μz×(Z/10) D类场地: μz×(Z/10) 按?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01(2006年版)第条 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以下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一、 外外表1. 正压区 按表采用;2. 负压区 — 对墙面, 取 — 对墙角边, 取二、 内外表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外表风压的正负情况取或注: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s1〔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附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2 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附属面积A大于或等于10m2 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10〕可乘以折减系数,当构件的附属面积小于10m2 而大于1m2 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μs1〔A〕=μs1〔1〕+[μs1〔10〕-μs1〔1〕] logA 本工程属于A类地区,故μz×(Z/10) W02,175mph的抗风强度相当于5N/m2 175mph wind loading equales N/m2(3).地震作用计算: qEAk=βE×αmax×GAK 其中: qEA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βE---动力放大系数,按 5.0 取定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相应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取定: αmax选择可按JGJ102-2003中的表进行。
表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αmax0.040.08(0.12)0.16(0.24)注:7、8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根本地震速度为和的地区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抗震设防烈度6度: αmax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 αmax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 αmax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抗震设防烈度8度: αmax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抗震设防烈度8度: αmax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抗震设防烈度9度: αmax 厦门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故取α GAK---幕墙构件的自重(N/m2)(4).作用效应组合:一般规定,幕墙结构构件应按以下规定验算承载力和挠度: a.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γ0S ≤ R b.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SE ≤ R/γRE式中 S---荷载效应按根本组合的设计值; SE---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按根本组合的设计值; R---构件抗力设计值; γ0----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应取不小于1.0; γRE----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1.0; c.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df ≤ df,lim df---构件在风荷载标准值或永久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 df,lim---构件挠度限值; d.双向受弯的杆件,两个方向的挠度应分别符合df≤df,lim的规定。
幕墙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的组合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GSGK+γwψwSWK+γEψESEK 2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GSGK+ψwγwSWK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S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SEk---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 γG---永久荷载分项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