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2年广东省高考下学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395170089
  • 上传时间:2024-0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2年广东省高考下学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6)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蜿蜒(yán) 筵席(yán) 市侩(kuài) 脍炙人口(kuài) B.惬意(xiá) 延宕(dàng) 通衙广陌(mò) 掎角之势(qǐ) C.忏悔(chàn) 谛听(dì) 莠草(xiù) 不谙世事(ān) D.刁难 (nán) 坍塌 (dān) 觥筹交错(ɡōnɡ) 舐犊情深 (s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事实胜于雄辩B.连绵 言简意赅 描摹 焦燥不安C.伎俩 礼上往来 耽误 摧山坼地 D.安详 海市蜃楼 融会贯通 挟天子以令诸侯3.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对阿雷来说,再大的困难都不以为意,他一定会以巨大的勇气去努力克服的B.西部开发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削足适履,一味照抄沿海经验。

      C.在今天举行的五项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D.她提问时,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D.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对于个人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_________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①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②参差的模糊的影子在水里映着③微风飘来,有一两缕波纹,但很快消失了④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C.“政府《 特快信息》 让百万豆农受益”这条新华社消息一经播发,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二、本大题8小题,共24分阅读下文,完成7-10题一)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扌豕崔杼之于,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造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昊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贵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残,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注释:①朱方:地名②忮(zhì):嫉妒、侵害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扌豕崔杼之子    扌豕:挑拔B.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C.围朱方,拔之 拔:攻克D.以徇于诸侯军 徇:示众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庄公死,更立景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王予之朱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C.封以其属斗   忽魂悸以魄动D.崔杼相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留侯论苏 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及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释:留侯:即张良,字子房张良在下邳桥上散步时,遇一老人故意将鞋落到桥下,命他拾起,替自己穿在脚上,经过反复考验,遂授之兵书贲、育:战国时著名勇士伊尹、太公:商周时期著名谋臣荆轲,聂政:战国时著名刺客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匹夫见辱 见:被 B.其间不能容发 发:发生 C.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 敝:衰弊 D.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成全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B.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观夫高祖之所以胜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其所以为子房欤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是表现老人对张良的试探、告诫的一组是( )①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②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③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④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⑤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⑥而其状貌及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但本文不以此为重点,而是着重写他接受圯上老人的教训终成大业的情况B. 张良初遇圯上老人,就乐意为老人效劳,老人因此愿意开导他,使他“小忍而就大谋”,成功立业,青史留名C. 刘邦尽管有雄谋大略,但也有不能制怒的时候,是张良及时提醒了他刘邦能成就帝王大业,张良功不可没D. 张良的形状面貌像妇人女子一样,这与他的雄心壮志很不相称作者因此感到十分遗憾。

      三、本大题8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5—18题(18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李德顺①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②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③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做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④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

      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⑤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⑥所谓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它希望如同对待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来个“二分”:“去”掉烂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像、也不可能像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这使“烂苹果”之类的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