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专用)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2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91562646
  • 上传时间:2024-09-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8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2-2311.(2015·江苏)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实验团队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研究成果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正确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观点表述错误;③观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排除 答案解析关闭D -3-2312.(2014·山东)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朱熹认为“理”决定事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陆九渊认为“吾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符合题意 答案解析关闭C -4-2313.(2013·重庆)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安倍晋三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解析关闭A -5-考点一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6-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疑点微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试判断    ) 点拨: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不同于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辩证关系,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关于“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与“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辩证关系”,详见下表: -7-考点一考点二 -8-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2013·天津)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答案 答案关闭A -9-考点一考点二试题剖析 -10-考点一考点二 -11-考点一考点二哲学的基本派别1.是什么——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是什么——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2-考点一考点二3.是什么——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13-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疑点微拨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试判断    ) 点拨:唯物主义在根本方向上都是正确的,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其局限性,都是不科学的。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但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一定意义上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也有其正确、进步的一面 -14-考点一考点二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试判断    ) 点拨: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哲学史上虽然存在着“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只存在两大阵营,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因此,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15-考点一考点二关于哲学史上的两大阵营和“两个对子”,详见下表: -16-考点一考点二如图所示: -17-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2017·河北衡水模拟金卷)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答案 答案关闭C -18-考点一考点二试题剖析 -19-考点一考点二 -20-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广深视角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1-考点一考点二 -22-考点一考点二 -23-考点一考点二2.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它的外化和表现。

      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观点 -24-考点一考点二 -25-考点一考点二 -26-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1.(2013·福建)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③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体现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④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故C项应选①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设问要求 答案解析关闭C -27-考点一考点二2.(2015·浙江)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的先哲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说明唯物主义观念由来已久,①符合题意;到了19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而现在认识又发生了变化,说明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真理的价值在于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目的,只是说明认识的发展。

      答案解析关闭A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