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抵抗弯曲.doc李学兵说课稿29日[1]

7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6914425
  • 上传时间:2018-04-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抵抵抗抗弯弯曲曲 》》说说课课稿稿成都航天小学 李学兵一、说教材内容一、说教材内容《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本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学生对力的认识,知道力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本单元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知识的编排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再研究弧形结构和框架结构,最后再涉及研究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宽度和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提高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

      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前两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二、说学情和学法二、说学情和学法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在前三年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人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很大有帮助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识别实验中的变量,研讨控制变量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三、说目标确定三、说目标确定1 1、科学知识、科学知识(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控制变量,采集数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3、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2)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3)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4、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研究 5、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认别与控制,即怎样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和改变量 6、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 ;铁垫圈;尺子各 16 组(准备纸梁时,选用的纸不能太薄,因为太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或只能承受自身重量,加一点点外力就弯曲了,无法进行对比实验因此,选用 0.5 毫米左右厚的卡纸,将纸裁成长大约 25 厘米、宽分别是 3 厘米、6 厘米、12 厘米的纸条;再把长 25 厘米、宽 3 厘米的卡纸分两张、四张分别粘在一起压平,做成厚为 1 张纸、2 张纸、4 张纸而长宽相同的三个纸横梁粘纸条时,最好把纸头错开一点,明显看出是由几张纸粘成的。

      )教师准备:课件两个四、说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四、说教学策略、方法及过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宽度和厚度对材料抗弯曲性能的影响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 6 个环节下面,我具体说一下这个环节(一)(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堂伊始, (出示课件) “知道这是谁吗” ,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接着我会说,这就是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的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他所在的学校在 512 大地震中 2300 多名师生无一伤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从 1999 年,陆续对学校不牢固的大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 22 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直径是 37 厘米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 50 厘米以上的五零柱,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 15 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 17 万元,光加固就花了 40 多万元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就与建筑结构有关。

      这一环节结合 512 大地震中教学楼不垮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认识柱子和横梁、讨论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因素 1、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及研究它们的抗弯曲性能的重要性让学生看书 26 页的四幅图, 问:下面的房子和桥梁,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地方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直立的材料称为柱子,横放的材料称为横梁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学上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然后板书:抵抗弯曲2、在此基础上,老师问: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说:材料本身、宽度、厚度、架空的长度、受力的位置等等然后老师提出今天要研究的两个问题:宽度和厚度对材料抗弯曲性能的影响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横梁的宽度与抗弯曲的关系1、首先老师设疑:要研究宽度对材料抗弯曲性能的影响,怎么来做实验呢?学生各持己见,有的会说,其实就是做一组对比实验,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上垫圈,当它们弯曲程度相同时,承受垫圈数多的抗弯曲的能力就大。

      这时老师就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说说在实验过程中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不改变的量是哪个这一环节要组织学生讨论透,为研究厚度对抗弯曲性能的影响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老师把学生说对的板书出来:改变的量只有一个:宽度,不变的量有:厚度、长度、架空的长度、垫圈放的位置、放的力度、弯曲的程度等等2、 继续设疑:出示 1 倍宽、2 倍宽和 4 倍宽的纸横梁,你认为分别能放几个垫圈?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4、板书:宽度越宽,纸的抗弯曲能力越强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白实验中的不变量因此,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改变? 厚度、长度、弯曲度、架空度、垫圈放的位置和力度等等 同时,实验前先预测再实测,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关注程度,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附 1: 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纸的宽度(以最窄的为标准)1 倍 宽 2 倍 宽 3 倍 宽 预测抗弯曲能力大小(放垫圈数) 实测结论(四)、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1、老师继续引导: “现在有三种不同厚度的纸横梁,这是一倍厚的纸横梁,这是两倍厚的纸横梁,这是四倍厚的纸横梁,它们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咱们今天也来研究研究,先来预测一下,2 倍厚和 4 倍厚的纸横梁分别可以放多少个垫圈?并说说你这样猜测的理由”。

      2、老师提出问题:做这组实验时我们又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 改变的量是什么?3、学生实验(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的方法,了解了实验中的控制条件和如何去控制,所以第二个实验就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4、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问:“实测结果跟预测结果一致吗”,引领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显著增强 (大多数同学是根据宽度对抗弯曲能力的结果去预测的,结果却相差甚远,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使学生通过实测惊喜的发现,,增加纸的厚度能大大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5、通过两组对比实验比较得出结论同学们,通过这两组实验得出的数据,你知道要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增加纸的宽度和厚度,那种方法好,为什么?6、投影出示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和厚度,都能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增加材料的厚度能显著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本节课不但是两组实验自身的纵向比较,也是两组实验之间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明白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附 2: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 纸的厚度(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1 2 4 预测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垫圈个数)实测结论(五)、运用认知解释现象1 老师出示问题:现在老师想考验一下大家,看看咱们班谁是最出色的建筑师,这里有一块横梁,你认为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为什么?2、体验活动 咱们现场用尺子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用手折尺子,平着折很容易,竖起来不容易弯并解释原因)并观看教室中的横梁的放置方法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把它转化为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老师通过提问:“横梁是立放好还是横放的好?” 有了前面的认知,学生自然就能解释横梁立着放是增加厚度,提高了抗弯曲能力,能承受更大重力接着让学生用直尺进行体验,并观看教室中的横梁,通过体验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材料立着放抗弯曲能力强六)、课外拓展课堂结束时我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增加纸的宽度和厚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与此同时也增加了重量和材料的用量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既不增加它的宽度又不增加它的厚度就能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还是这张纸,在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课外探究,为下一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作铺垫五、说板书设计五、说板书设计抵抗弯曲抵抗弯曲纸的宽度纸的宽度增加增加,, 纸的厚度增加,抗纸的厚度增加,抗 抗弯曲能力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 弯曲能力显著增加弯曲能力显著增加变 化:宽度 变化:厚度不 变:纸条的长 不度:纸条的长桥墩的高度 纸条的宽架空的长度 桥墩的高度两边搁置的长度 架空的长度垫圈的大小 两边搁置的长度放垫圈的位置 垫圈的大小弯曲的程度 放垫圈的位置纸条的厚 曲的程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