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模板.docx
15页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 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
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5)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一袋精盐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现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盐是1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袋腌制盐和两袋精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加上什么符号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 (5)一箱苹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 2、称一称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
分别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老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个健康的身体,好吗 4、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一头可爱的小猪,紧接着来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还下了一个大鸡蛋,它们来是想让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一件它们的烦心事,你们愿意吗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们的体重给弄混了,你们能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重量吗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五)课后实践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模板2 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5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 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图形的运动 (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 (1)出示: 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 (2)出示: 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 (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 2.剪一剪、做一做 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 (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 4.找一找,比一比 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三)联系生活,完善认知 1. 出示: 2.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3.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对称现象,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平移和对称现象,发现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之处,沟通其与对称之间的联系,最后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沟通图形的变换与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的关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复习数据收集整理 过渡:同学们,刚才你们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对称现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现象,还有的找到了旋转现象,以你们记录的第一条为准做一项调查 (一)收集整理数据 可以怎样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举手、画正字等) (二)记录分析数据 1.根据上面调查的结果设计统计表,记录数据。
现象 对称 平移 旋转 人数 2.分析数据 (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过这次调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统计本班学生在生活中找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一方面复习巩固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巩固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2.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巩固复习平移、旋转现象 3.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巩固数据收集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以及整理分析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图形的运动与数据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2.小小设计师(机动) 要求: ①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基本图形 ②根据你画的基本图形,运用平移、旋转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③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④集体交流,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说说设计过程。
实物投影) 设计意图:复习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在交流收获中自我评价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创造美丽的图案,在创造中感受图形的变换之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模板3 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9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 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