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孕产妇中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1).ppt
22页31160例孕产妇中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前言,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疾病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以来,艾滋病在全球快速蔓延传播,在20多年的时间里,艾滋病发展成为全球15~59岁男性及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发病人数迅速上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由高危人群转向低危人群,其中受威胁最大的是育龄妇女前言,随着女性感染人数的增加,孕妇感染人数亦增加然而,感染HIV并不影响妇女受孕,更增加了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前言,国外研究表明,当一个 地区某类高危人群的HIV感 染率达到一定程度时,HIV 感染就会波及到一般人群, 其中受威胁最大的就是孕产 妇因此,调查孕产妇HIV感染情况, 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的HIV流行程度和 孕产妇的AIDS防治需求,以便有针对 性的制定防治对策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孕产妇 31160人,年龄21-40岁 方 法 :所有孕产妇取静脉血2.5ml,采用 酶联免疫法 (ELISA)对其HIV抗体进行初筛,同 时跟随阴阳性对照,质控跟随全省全国质控。
若 初筛阳性则将其标本送到贵州省疾控中心采用 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试验,确认阳 性者则为HIV病毒感染者结果,HIV感染情况:2009年1月-2011年12月 共筛查31160份孕产妇血样,发现HIV抗体筛 查阳性人数37例,经确诊有26例感染HIV病 毒总感染率0.083% 孕周分布:在26位HIV感染者中,孕周在 14周以内的有2人,孕周在14~ 36周之间的有 13人,孕周大于36周的有9人,孕周不详的有 2人各孕周人数所占比例见下表1:,结果,结果,,时间分布:2009年-2011年累计报告HIV 感染孕产妇26例其中2009年5例,2010年7 例,2011年14例各年感染例数见下表2:,结果,,表中显示,贵阳市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0.06%上升 至2011年0.11%此外,孕产妇人数也逐年增加结果,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最可能的感染途径分布:经确诊感染HIV病毒的26例患者中住院病人13例,门诊病人13例,在住院的13中,有三人丈夫确诊为HIV阳性,一人丈夫有不洁性生活史,一例自己有不洁性生活史由此可知,性传播途径感染的占30.8%。
其余均否认有外伤手术输血史及不洁性生活史和吸毒史,感染途径不详13例门诊病人感染途径不详年龄均在21-40岁之间,平均年 龄23岁讨论,贵州省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2006年3月底,累 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2857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3.3:1从13年来的感染者和发病者情况来看,传播特点有:三种传播途径并存.以吸毒为主,但近年经母婴和性传播比例增加;其次合并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已多有报道讨论,因此,有必要加大HIV检测及干扰力度目前孕妇的HIV感染率已作为普通人群感染率的 一个重要指标,当其感染率超过1%就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在普通人群中扩散 本文统计数据显示 31160例孕产妇中HIV感染 率为0.083%,远低于云南 孕产妇0.73%讨论,此结果仅代表2009-2011年间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HIV病毒的感染情况不能直接代表贵阳市孕产妇中HIV病毒的感染情况,但从此结果能间接反映出贵阳市近几年孕产妇HIV感染情况目前孕产妇HIV感染率虽然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但与2007年陆洪光等人报道的0.033%相比较高,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提示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疫情不容忽视。
讨论,从全国艾滋病疫情监测显示,我国艾滋病疫情呈持续上升,HIV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育龄女性感染HIV的比例逐年增加,母婴传播的比例也已从1997年0.1%上升到2009年的1.1%故监测育龄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能有效控制HIV母婴传播率讨论,另外,统计数据中孕周在14周以内的占感染 人数的7.7%;孕周在14~ 36周之间的有13人占感 染人数的50%;孕周大于36周的 占感染人数的34.6%;孕周不详 的占感染人数的7%据王临虹 等人研究妊娠各个时期同,艾 滋病病毒传播率不同,孕10-14 周为1%.孕14—36周为4%, 孕36周分娩为12%讨论,此次检出HIV阳性的孕产妇均处于艾滋病病毒传播率较高的妊娠时期提示我们在加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上还存在不足据报道对HIV阳性的孕产妇进行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HIV阳性的发生率,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讨论,因此,我们应加强及重视孕前孕早期的HIV抗体检测与咨询服务,提高孕前、孕早期的HIV抗体的检测率,并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孕期保健、观测治疗、心里支持,及时落实艾滋病母婴阻断相关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生活质量。
讨论,其次,我们应加强对预防控制母婴垂直传播HIV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及早制定一些有效策略和采用一些有效地方法来减少和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讨论,再次,对已感染HIV的妊娠妇女,为使其能有较高的几率分娩一个健康的婴儿应采取如下措施:对每一孕妇检查HIV;HIV合并妊娠的妇女监测病毒数量;采取联合抗病毒方案,以使病毒数量测不出来;在分娩期于38周择期剖宫产;产后禁止哺乳,新生儿抗病毒治疗六周讨论,总之,加大艾滋病防治知 识宣教力度,提高人群知晓率, 积极开展行为干预, 同时加强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及在 高危人群中筛查HIV是目前各地 艾滋病主要的预防措施和手段The End,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