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 第一章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Ⅰ 群文通练二 孔孟思想(非连续性文本)(含解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97894889
  • 上传时间:2022-1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群文通练二 孔孟思想(非连续性文本)主题解说 孔孟思想以善论为基础,仁为灵魂,礼为躯体,中庸与权变为调控器,有机组成伦理政治学说体系仁”是贯彻一切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并被认为是人类天生的本性人性变坏,是后天环境所致,因而主张顺应自然,通过教育实践与生活磨炼来恢复善性,这是一种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精神的结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所谓“人性论”,实际上就是关于人的本性、本质是什么的理论它是社会伦理、政治、宗教、哲学等各种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卢梭曾经说过:“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如果我们“不从认识人类本身开始”,我们就不能认识社会的各种问题这就是说,必须从研究人开始去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今天我们开展人性论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而且将推动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摘编自莫法有《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异》)材料二: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通过“性”与“习”的比较论述了人性的先天性,认为人性在本质上就是人所具有的先天的或与生俱来的本性,它不是任何后天的、人为的东西,而后天的、人为的东西属于“习”的范畴但是,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的内涵,也没有将人性问题直接限定在道德的范围之内,使得人性问题成为道德问题的重要内容。

      孔子将“性”与“习”相比照,从“性”与“习”的本质区别的维度阐明人性的先天性,这是其高明之处如果没有“习相远”作参照,仅言“性相近”,是看不出人性的先天性的,至多只能得出人性的相似性乃至相同性的结论摘编自陆建华《性朴、情欲与性恶:荀子人性论的三个层面——兼及先秦儒家人性论》)材料三:对于孔子所言的人性的先天性、人性的与生俱来的本质,儒家后学的孟子和荀子也是赞同的孟子曰:“形色,天性也《孟子·尽心上》)即认为身体与容貌是天生的,有以先天性来解读人性的本质的意味至于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暂且不谈其以仁义为人性内涵,其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所不虑而知者”为人性的本质,也是对孔子人性的先天性的发挥孔子对人性的本质的论述及其论述方式也启发了荀子荀子的“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正名》),就是对孔子人性的先天性的具体发挥荀子的“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在单独讨论人性的本质之外,又以“性”“伪”相对,论述人性的本质。

      荀子的“伪”与孔子的“后天、人为的意义上是相通甚至是相同的来源同材料二)材料四:主张性相近而习相远的孔子相对地重习而轻性,主张性朴的荀子也相对地重伪(人为)而轻性与孔子强调习的作用相似,荀子强调伪的作用他反复说的学、积、积靡等都属于伪孔子和荀子都一致主张,后天的作为比先天的性重要在这一点上,孟子与他们略有不同,因为孟子极大地提高了先天的性的作用当然,孟子也没有忽视后天的作为的作用可以说,他既重视先天的性,也不忽视后天的作为孟子新颖而激进的性善论在当时还是很有意义的它突出了人的尊严在事实层面,性朴论有根据;在价值层面,性善论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摘编自周炽成《儒家性朴论——以孔子、荀子、董仲舒为中心》)1.下列对材料中“人性论”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能够对“人性论”深入研究,我们就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B.虽然先秦儒家都认为人性在本质上具有先天性,但都没有言明人性的内涵C.孔子对人性论的表述直接影响与启发了儒家后学,其观点是一脉相承的D.荀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并提出了“性朴论”学说,认为人性是朴素的,善良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将“性”和“习”进行比较,认为人性具有先天性、相似性,并不在道德的范围之内。

      B.孟子和荀子都赞同孔子关于人性与生俱来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挥C.荀子受到孔子关于人性本质及其论述方式的启发,提出了“性”和“伪”的辩证关系D.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荀子将“性”和“伪”相对,二者表述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3.请引用文中出现的或学过的荀子言论来说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观点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材料二: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老庄世界的逍遥无为,陆游笔下的家国天下……中华民族留下如此多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传递着民族的智慧,滋养着华夏的心灵。

      令人诧异的是,这些精神财富却被奢侈地挥霍,政绩工程和文化项目遍地都是,价值观堕落为“价格观”,文化传统变成价格标签价值迷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去智化、粗鄙化再粗鄙的段子,只要能搞笑,便可风行天下;再低俗的节目,只要能来钱,便被奉为法宝……这类文化现象司空见惯网络时代,传播形态的巨大变革既为文化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造成了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的低端化从娱乐化到泛娱乐化再到愚乐化,从泡沫化到泛泡沫化再到飞沫化,文化表现为轻浮的喧嚣、肤浅的热闹难怪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文化越是泛滥,就越失去独立的尊严和品格虚无化、空心化是对包容厚载的颠覆,娱乐化、泡沫化是对慎终追远的颠覆,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物昭德”“乐以安德”的文化主张,“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美学操守,以及日常文化生活中对“德”的定义与追求,变得模糊,不断退让,不断淡化价值的迷失严重消解着我们在五千年文明传统中所形成的伦理共识摘编自斯文《价值迷失阻碍道德崛起》)材料三:文化传统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大传统是指社会的主流思想,比如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大传统大传统被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检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很多变化。

      小传统指民间的习俗和信仰,包括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宗教等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是有发达的民间社会,因此小传统特别发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生活习俗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中国的小传统惰性力强,不容易改变摘编自刘梦溪《如何追寻文化的价值信仰》)材料四:文化的大、小传统是互相影响的大传统的代表儒家思想虽占据传统社会的主流位置,但儒家思想的特点是具有大的包容性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同一时期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出现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势力渐长,对儒家思想有很大冲击,直至形成跟儒家思想对峙的局面,但儒家能够容而纳之,倒是佛道之间互相攻讦得比较厉害大家知道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就是针对佛教的,而范缜的家族以及他本人都是天师道的信徒,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分支总的说来,儒释道三家相处得不错,到唐以后,至有“三教合一”的思想开始形成来源同材料三)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B.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C.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

      D.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5.下列关于价值迷失的表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陆游笔下的家国天下等滋养着华夏心灵的精神财富,成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B.传播形态发生巨大变革,粗鄙、低俗文化风行,利益至上,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C.文化虚假繁荣,表现为轻浮的喧嚣和肤浅的热闹,文化在泛滥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尊严和品格D.中国人固有的文化主张、美学操守以及日常文化生活中对“德”的定义与追求等,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模糊6.作者认为,中国大传统与小传统各有哪些特点?答: 答案精析1.C [A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如果我们‘不从认识人类本身开始’,我们就不能认识社会的各种问题”B项通过原文“暂且不谈其以仁义为人性内涵”可知,孟子言明了人性的内涵D项歪曲文意,荀子提出“性朴论”,认为人性的本质是人之朴,不加修饰的,而通过材料四将“性朴论”与“性善论”作对比可知,“性朴论”不主张人性是善良的]2.A [A项以偏概全,原文表述为“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的内涵,也没有将人性问题直接限定在道德的范围之内”,选项忽视了“直接”,表述成了“认为人性不在道德的范围之内”。

      ]3.(1)荀子的“性者,天之就也”,说明荀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2)荀子的“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说明荀子将人性的先天性和后天习得加以区分3)荀子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荀子强调伪的作用,认为后天的作为比先天的性重要4.D [A项曲解文意,“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错,原文说的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B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C项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5.B [“传播形态发生巨大变革”不是价值迷失的表现]6.大传统: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不同历史时期会有很多变化;其主要代表儒家思想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小传统:是民间的习俗和信仰,具有民间性;特别发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生活习俗牢牢地结合在一起;惰性力强,不容易改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docx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docx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数学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docx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物理试卷.docx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docx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思想政治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思想政治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docx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_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docx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