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反哺教育.pdf
1页殛臼筐E∞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反哺敦育吉林省通化县金斗乡中心小学杜守娟“羊有跪拜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亦知感恩.人类更应如此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集家宠与社爱与一身,所以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不懂得关心同学,不懂得和别人相处他们往往比较任性,情绪波动大,遇事不冷静,4i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与同学极易发生摩擦,甚至恶化为打架斗殴,这不仅伤害身体.影响学习,而且伤害同学友情,损害学校声誉由于独生子女上述的心理特征,班主任一定要仔细观察,耐心等待,寻找开发爱心的触动点班级中的反哺教育势在必行一、寓反晡教育于日常学习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达成多年来,我在平日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充分挖掘课本中渗透着爱心教育的佳作的疏导作用,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这样一个道理:既要会感受爱,更要知道【口】报爱孟母三迁”的故事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我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孟母为什么要三迁,自己的父母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他们应如何去感受这种爱,回报这种爱很多学生靛孟母这种爱心深深打动,想起父母为之付出一切.在自己的日记中真情不知不觉流露出来一有的要为妈妈洗一次脚,有的拒绝爸爸的接送,有的要替妈妈多干一点活.还有的要努力学昏圈习,少让父母操点心。
同学们用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感恩,什么么叫同报二、寓反哺教育于学生活动中学校工作总是以教学为主体,但更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两者相对比起来,学生们更爱后者所以我在对学生教育中,往往抓住晨会、班会以及其他各项活动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假如人人为我》的丰题班会,引导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人人都如此,将会造成集体和社会的损失,结果对己不利通过篮球比赛让学生明白:要想取得胜利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要靠群体,要看团结的力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三、寓反哺教育于家长教育中“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它根源于父母的私爱和溺爱.现在许多孩子的家长,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孩子过于迁就,把对孩子的关爱变成溺爱于是我便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爱心教育.从而让孩子也从身边受到教育和启迪家庭教育小报上,我编辑刊载了‘爱心树>的故事:爱心树是一棵普通的树.男孩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树与男孩是一对好朋友男孩长大了,却一再向树索取,树献出一切,无怨无悔但树非常快乐……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也是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书中贪婪无知的孩子,无私奉献的大树,让孩子们感觉到大树就像我们的父母,默默无私地为我们付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其实,仔细想想,父母一生辛劳勤俭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子女儿孙能够平安、幸福!对于父母我们该如何去做呢?该如何去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又该如何去安慰那颗博大、无私的拳拳爱心?所以我们要真正读懂大树的一片爱心.从小就树立一颗善良之心、一颗感恩之心四、寓反哺教育于教师表率中人们常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也是班主任实旌爱心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教师真挚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唤起学牛真实的情感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神圣的,他们认为“老师总是对的”,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老师老师就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然后他们也会将这种关爱旌于他人.为此,教师应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加强自身的修养,用崇高的师德感染和塑造学生总之,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需要教师、家长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只有每个学生都懂得“受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我们的班级才能和谐,我们的家庭才能和谐,我们的学校才能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