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山防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doc
9页矿山防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 矿山企业是大家公认的高危行业,作业环境艰难,发生事故的几率要比其他工作高出许多,虽然国家已经采用了十分严格的监管措施,矿山企业也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完善和优化作业环境条件,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推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但近年来矿山事故依旧居高不下,重大事故接连发生,究其原因,有经济利益驱动,更多的是投入不够,设施不全,人员素养低下和"三违"所致一、什么是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二、矿山企业机械伤害事故的特点及性质: 机械伤害事故的形式主要有咬入、挤伤、压伤、碾伤、碰撞或撞击、夹断、剪切、割伤或擦伤、卡住或缠住、被弹出物体打伤、磨伤等当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的状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作用,仍可将受害造成致使性伤害,乃至身亡 危害性伤害事故的发生都将在人、财、物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同时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家庭的幸福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了解了这一特点,将可以提升人们的安全社会责任感和安全经济责任感 危险性〔即前兆性〕伤害事故发生之前,系统〔人、机、环境〕所处的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存在不安全状态,即事故隐患。
熟悉这一点,我们可防止麻痹松懈的思想和骄傲自满的情绪,及早采用相应的整改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 重复性即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复的特点掌握了这一特点,对正确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求人们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保持"四不放过"原则 规律性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事故统计资料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为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可预防性任何事故只要我们正确及时地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努力营造优良的安全生产环境,伤害事故是可以防止的熟悉这一点,为坚定信念,防止伤伤害事故发生具有促进作用三、常见伤害人体的机械设备有哪些 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钻机、压路机、搅拌机、破碎机、卷扬机、皮带运输机、球磨机、行车、干燥车、气锤、车床、辊筒机、混砂机、螺旋输送机、泵、压模机、灌肠机、、推焦机、榨油机、硫化机、卸车机、离心机、轮碾机、制毡撒料机、滚筒筛等四、机械对人体伤害最多的部位 机械伤害人体最多的部位是手、脚因为手在劳作中与机械接触最为频繁 五、人为本质因素造成机械伤害的关系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两种状况, 一是由于安全意识而做的有意的行为或错误行为; 二是由于人的大脑对住到处理不当所做的无意行为。
而引起行为失误的原因有物的缺陷,人方面的缺陷和管理方面的缺陷等详因见下表: 失误类型 失误原因 感觉、判断过程失误 显示不完善;输入信息混乱;知觉能力缺陷;错觉 联系失误,确认不充分 联系信息的方式与判断的方法不完全;联系信息的实施不彻底;联系信息的表达内容不全面;接受信息时,没有充分确认,错误领会了所表达的内容 由反射行为引起的失误 反射行为造成的危害很多,特别是在危险场所里,以不自然的姿势作业等都会造成事故发生 遗忘 没有想起来;暂时记忆消失;过程中断的遗忘 单调作业引起瞌睡、失神 在简单、重复、没有什么变化和剌激的单调作业中,人的知识和思索力便会下降,出现回忆和发愣状态,同时冲动性行为增多,此时极易出现失误 精神不集中 信息处理时间间隔长,易使人思想开小差,结果忘记或影响了应当进行的信息处理;思想水平模糊,对信息难于处理 不良习惯引起失误 习惯性违章作业;对作业厌烦、懒怠;随大流、逞能好胜 疲惫引起的失误 对信息的方向、选择性能和过滤性能差;输出时的程序混乱,行为缺乏准确性;带病操作、连续加班作业 操作方向引起失误 无操作方向显示;与人体习惯方向相反 操作调整失误 技能水平低,操作不熟练;操作繁琐、;困难;教育、训练不够;意识水平低下 操作工具的形状、布置等缺陷引起失误 操作工具的形状、布置不合理;记错了操作对象的位置;产生方向性混乱;工具、用品等选择错误 异常状态下产生错误行为 在紧急状态下,缺乏经验;惊惶失措,草木皆兵;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存在环境原因 如光线、潮湿度、空气质量、噪声振动、色彩、作业场所布置等,都属于环境方面的因素 存在管理方面的原因 制度不够健全,工作安排不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掌握不够,班前5分钟安全活动未交带清楚。
六、物态本质安全因素造成机械伤害的关系 对现场物态本质安全因素的辨识也就是对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进行的有效控制危险源是指一个施工项目整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窨、设备及其位置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的危险性;存在的条件和触发因素 现场物态本质安全因素的辨认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哪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危险性质、危害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的条件,触发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致于转化为事故它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那些具有能量,物质的性质、类型、构成要素、触发因素或条件,以及后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做出科学判断,为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据 分析项目施工特点和施工阶段性特点及部位,调查事故危险源: 〔1〕了解施工工艺、设备、设施和使用的料材状况现场所使用的生产材料、设备名称、设备性能及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作用的能量类型及强度 〔2〕作业环境状况安全通道状况,生产系统的结构、布局,作业窨的布置等。
〔3〕操作状况依据过去的事故及危害状况来确定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程度,过去事故处理的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4〕安全防护状况危险部位是否有防护措施,安全标志的使用是否正确,是否采用了安全措施等 七、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 1、机械设备在制定制造上存在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检修、检查机械、处理隐患忽视安全措施 4、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状况不马上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5、是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6、从业人员个人操作错误、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清扫,或者操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 7、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8、不具操作机械素养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9、生产作业环境缺陷,操作空间不符合安全要求 八、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在选择机械设备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厂商生产的机械设备,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齐全,设备本身质量达到安全状态; 2、专用设备必须配备专用的工具,设备设施上的安全附件有缺陷时,一定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改换设备,加工的零件等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3、强化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查等工作,建立完善点巡检工作制,及早发现设备隐患并迅速处理,使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不准随意拆掉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 4、以制度为切入点,规范员工操作行为,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行为狠抓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5、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各入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 6、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7、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操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8、操作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先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9、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10、机械设备在运转时,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11、工作结束后,应检查机械停放是否安全可靠,人走前关闭电源开关并清理好工作场地,随时保持机械设备整洁卫生; 12、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作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13、积极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设备的改造应充分合计到操作空间与四周环境,必须能够保证员工安全操作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