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化常识听课课件.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3057590
  • 上传时间:2022-03-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5.50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化常识【命题说明】文化常识是近四年必考内容,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分值为3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2018全国)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是指鲁芝的谦让行为答案】C【解析】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2.“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正确2018全国)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2018全国)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幕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学习目标:区别文化常识的易混点,识记并掌握文化常识1、古人的名、字、号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供平辈或晚辈称呼号,又叫“别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有时,人们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也可称号2、谥号、庙号、年号谥号是古代皇帝、诸侯、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号带有评判性,算是盖棺定论分为三类: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同情的意味恶谥,如:厉、灵、炀,含有批评的意思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代以后规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3、陛下、殿下、麾下、足下、阁下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因群臣进言时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殿下:对王侯或皇太子的尊称唐以后只称皇太子、皇太后、皇后为殿下,王侯不称麾下:“麾”,是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麾下”是对将帅的敬称足下: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阁下:旧时对人的尊称也常用于书信中4、先考、先妣“先”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先妣,对已故母亲的敬称,又称“先慈”如丧考妣:指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多为贬义5、对年龄的称谓襁褓:指婴儿时期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始龀:儿童换牙时,七八岁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之间的儿童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之间的儿童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束发:男子十五岁及笄:女子十五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耄耋:八九十岁期颐:百岁花甲重开:?古稀双庆:?6、三省六部制中书省:主管决策门下省:主管审议尚书省:主管执行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户部: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主管礼仪、科举、学校和祭祀等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主管司法刑狱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六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官【侍郎】7、表调动官职迁:平调、高调或降级去: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徙:正常的调动官职,有时也含贬谪意调:选调,调遣转:转移,调动补:补任空缺的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8、表兼职,代理官职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代理行:代理官职署:代理、暂任权:暂代官职摄:代理判:高位兼低职假:临时的,代理的9、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在秋八月举行,又称秋闱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在春季举行,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300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10、城市古称北京:大都、蓟、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开封:大梁、汴梁、汴州、东京、汴京西安:长安、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南京: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白下、石头城杭州:临安、钱塘、武林苏州:姑苏、吴郡、平江镇江:京口、润州扬州:淮上、江都、广陵、淮扬11、二十四节气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2、干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13、纪时法天色纪时法:古人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14、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经部:指儒家经典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包括哲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等书籍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15、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作者分别是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16、史书体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左传纪传体: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史记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战国策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至今的历史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体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汉书17、其它易混概念孝悌:孝指对父母孝顺悌指友爱兄弟姐妹朝觐:古代各国诸侯,需在规定时间觐见天子春天见天子叫“朝”,秋天见曰“觐”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牺牲:色纯为牺,体全为牲阳文阴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太牢、少牢课堂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D皇帝的庙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B吏部(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兵部(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礼部(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 4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ABC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A(陛,是宫殿的台阶。

      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