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残余内应力残余内应力课件.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3057584
  • 上传时间:2022-03-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4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跳转到第一页*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跳转到第一页学习要点学习要点第第2 2章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1 1、晶格类型、晶格类型2、实际金属的组织与结构3、单晶体金属塑性变形4、位错运动5、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6、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7 7、金属的结晶、金属的结晶8 8、同素异构转变、同素异构转变跳转到第一页第第2 2章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n n2 2.1 .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晶体结构n n2 2.2 .2金属的结晶及同素异构转变金属的结晶及同素异构转变跳转到第一页1、晶体 :物质内部的原子作有序、有规则的排列 非晶体 :在物质内部的原子呈无序堆积状况 * 一般固态金属都是晶体2、晶格: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子3、晶胞:能够完整反映晶格特征最小几何单元2.1 2.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晶体结构跳转到第一页晶格参数和晶面、晶向晶格参数:晶格常数a、b、c和棱边边夹角、晶面:在晶格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晶向:在晶格中原子列的位向跳转到第一页1、体心立方晶格: 晶胞是一个立方体,金属原子排列在立方体的中心和八个顶角上 *金属有-Fe、Cr、Mo、V等。

      晶格类型:晶格类型:晶格致密度: 晶胞中原子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晶格常数晶胞中原子数目最近原子间距致密度a1/88123 a/20.68跳转到第一页2、面心立方晶格:晶胞是一个立方体,金属原子排列在立方体的六个面的中心和八个顶角上 金属有-Fe、Cu、Al、Ni、Au等晶格常数晶胞中原子数目最近原子间距致密度a1/881 /26 42 a/20.74跳转到第一页单晶体:晶格位向完全一致晶体晶粒:外形不规则,晶格位向一致的小晶体多晶体:许多位向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粒组成晶界:多晶体金属内各晶粒间的交界面单晶体与多晶体跳转到第一页单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理论上整体滑移:每一个原子都移动整体滑移所需的理论力远大于实际所需的力跳转到第一页位错运动和孪生线缺陷/位错:晶格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位错运动机理:位错的半原子面受到前后两边原子的排斥,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只需加很小的力就能打破力的平衡,位错的半原子面移动很小的距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达到虚线位置,使位错前进一个原子间距在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继续移动到晶体表面大量位错移动到晶体表面,就形成宏观塑性变形实际滑移通过实现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由位错运动引起滑移完成。

      跳转到第一页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晶格畸变:晶格中原子偏离平衡位置,使晶格发生扭曲 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 点缺陷:晶格中存在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点缺陷的存在,从而引起晶格畸变 性能变化:使金属的电阻率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跳转到第一页线缺陷线缺陷/位错:晶格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常见的有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由位错运动引起滑移形成阻碍位错运动是强化金属的主要途径减少或增加位错密度都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跳转到第一页面缺陷面缺陷/晶界:多晶体金属内各晶粒间的交界面晶界/大角晶界:相邻晶粒位向相差15以上亚晶粒:在一个晶粒内部,晶格位向相差很小(2-3 )的小晶 亚晶界/小角晶界:跳转到第一页晶界特性1、晶界原子排列紊乱,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是金属中的强化部位(在常温下,强度、硬度较高)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就越( ),金属的强度也越( )2、晶界处的原子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能量比晶内的高(高出叫晶界能)晶界熔点低、耐蚀性差、原子扩散快晶界的缺陷比晶内多,因而外来原子易在晶界上偏聚,其浓度高于晶内,称为内吸附晶界还是固态相变的优先形核部位。

      跳转到第一页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分析角度:晶粒位向、晶界、晶粒大小1、晶粒位向:位向不同,使滑移阻力增加, 使塑性变形抗力增加 塑性变形不均匀和逐步扩展,产生内应力2、晶界:晶界原子排列紊乱,阻碍位错移动3、晶粒大小:粒小,晶界多,不同位向晶粒多,塑性变形抗力大 强度( ) 晶粒大小影响韧性、塑性:A 变形量均匀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不致集中少数晶粒,造成变形严重;B 晶粒小,晶界多且曲折,不利于裂纹传播,断裂前能承受大的塑性变形,吸收较多的功故韧性、塑性( )跳转到第一页冷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与性能1、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优点:A、强化金属手段;B、增加构件的安全性;C、有利于金属进行均匀变形,是塑性变形成形的重要因素;缺点:进一步冷塑性变形困难2、冷塑性变形引起各项异性:A、组织纤维化 B、结构(晶粒)方向性3、产生残余内应力跳转到第一页残余内应力1宏观残余内应力:由于金属材料各部分变形不均匀而造成的宏观范围内残余应力弯曲变形后跳转到第一页残余内应力2微观残余内应力:多晶体的各晶粒的变形不均匀,而使各晶粒间产生残余内应力跳转到第一页残余内应力3晶格畸变应力:金属在塑性变形后,增加了位错及空位等晶体缺陷,使晶体中一部分原子其偏离平衡而造成晶格畸变,从而产生的残余内应力。

      需要部分原子范围内(几百,几千)来相互平衡跳转到第一页残余内应力残余内应力:残留金属内部用于平衡的内部应力类别:1、宏观残余内应力 2、微观残余内应力 3、晶格畸变应力(90%)引起残余内应力的原因:塑性变形、温度急剧变化、结晶、固态相变等有害影响:1、降低工件的承载能力 2、 使工件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 3、降低工件的耐蚀性跳转到第一页金属结晶1、结晶:液态金属凝固成晶体结构的过程也是原子由不规则排列的液态逐步过渡到原子规则排列的晶体的过程2、理论/平衡结晶温度:理论上凝固点与熔点一致的温度3、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0-T1=T *冷却速度越快,实际结晶温度越低,过冷度越大结晶阶段跳转到第一页结晶过程结晶过程:形核及晶核长大的过程晶核:结晶的核心质点(原子小集团)晶粒的大小取决于晶核的形成速率和长大速度 控制过冷度:过冷度对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有影响 跳转到第一页铸锭的形成1、表面细晶粒层2、柱状晶区3、中心等轴区跳转到第一页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1、回复:加热温度低,显微组织无明显变化,机械性能变化不大,残余残余应力显著下降的阶段2、原因:温度低,原子短距离扩散,使空位与间隙原子合并,空位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而消失,晶格畸变减轻,残余应力显著下降。

      但位错密度未显著减少,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未消除机械性能在回复阶段变化不大3、冷变热处理方法应用:去应力退火回复/冷卷弹簧(250-300 ),青铜丝弹簧(120-150 ) 变形后的金属,晶格畸变,原子内能升( )而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自发地恢复原来稳定状态的趋势室温,原子活动能力( ),而温度高,( ),其组织和性能( )变化阶段( )跳转到第一页2、再结晶4、冷变热处理方法应用: (再结晶退火)为工件拉延、弯曲继续进行的中间热处理1、再结晶:加热温度较高,显微组织( ),加工硬化(性能)和残余应力( )2、再结晶过程:温升,原子活动能力大,在晶界等晶格畸变严重处,形核,长大成等轴晶粒晶格畸变轻,位错密度减轻到变形前,残余应力和加工硬化( )注:再结晶前后,晶粒晶格( )晶粒形状( )3、再结晶温度;温度范围最低温度 T再=(0.35-0.4)T熔跳转到第一页3、晶粒长大晶粒长大:温升或保温,晶界迁移位向改变,晶粒被吞并而长大跳转到第一页金属热变形加工(热锻/热轧)1、冷热变形加工区别:以再结晶温度划分钨/1200,锡/-7 2、热加工特点:冷加工+再结晶同时进行热加工时,由于金属原子结合力减小,而且 形变强化现象随时被再结晶消除,从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提高,因此热加工比冷加工易进行。

      3、适用场合:A、热加工可应用于截面尺寸大,变形量大、材料在室温下脆性较高 B、冷加工适于截面尺寸小、加工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金属制品跳转到第一页金属热变形加工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形成纤维组织 2)消除和改善铸态金属的组织缺陷(如:气泡缩孔焊和、缩松压实、使材料致密;铸态时粗大的柱状晶经热变形加工变成细小的等轴晶粒;大块碳化物被打碎,使成分均匀跳转到第一页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遵守结晶的形核和晶核的生长固态转变有着与结晶不同的特点:发生固态转变时,形核一般在某些特定部位发生,如晶界、晶内缺陷、特定晶面等因为晶界原子不稳定,扩散容易由于固态下扩散困难,固态相变组织通常要比结晶组织细固态转变往往伴随着体积变化,因而易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使材料发生变形或开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