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国际贸易标准化的建构.doc
4页浅谈国际贸易标准化的建构(作者: 单位: 邮编: )一、我国应对标准化问题的对策政府应对标准壁垒的对策1.1推广国际标准,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 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以及标准化组 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有多种方式先,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IEC等国际标准其次,采用“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在无适合的国际标准的情况下, 积极采用被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某些国家标准再次,针对出口流向, 直接采用进口国标准1.2根据标准运行规律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技术标准战略对应技术标准的三个不同阶段,我国可供选择的技术标准竞争战略也有三即标准挑战战略、标准跟进战略和标准创新战略标准挑战战略:当我国并不拥有现有标准,却拥有最强大的用户安装基础时,我国可 以借助用户安装基础的优势,使其专有技术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或与 原标准并存,在并存中赢得市场竞争标准跟进战略:当我国既不拥 有标准,也不具备技术创新优势时,唯一所能做的选择便是寻求标准 升级,从而分享该标准的市场潜量标准创新战略:当我国并不拥有 现有标准,但却拥有强大的用户安装基础和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则 可以在原有技术水平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和创新,赢得新产品的标 准制订权,并借助潜在的用户安装基础优势,占得市场先机。
1.3有效利用WTO/TBT的有利条款我国应利用WTO/TBT 有利条款,完善我国的合格评定程序和认证管理水平提升,获得良好 的国际市场信誉加强1S014000的认证工作,也有利于企业有效抵 御贸易摩擦1.5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和标准壁垒预警机制政府部门在建立标准壁垒的预警机制后,应及时将收集到的国外标准措施通知相关企 业,并建立国外新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 信息数据库和网站,方便企业查询,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建立 国家级国际标准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国际国外标准化最新动态,全面 掌握国际国外标准核心动向,为重点参与、实力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提 供依据、指明方向1.6加快国际标准化专门人才的培养我国应重视培养熟悉ISO/IEC的国际标准审议规则并具有专业知识的国际标准化人才,这 些专门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①英语水平高,是该领域的技术或标准 化的专家;②掌握整个国际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动向;③知道自己所属企 业、产业在国内及业界的竞争能力与位置,以及与该技术有关的国外 产业动向;④懂得该领域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有关国家的政策等;⑤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2 •企业应对标准壁垒的对策。
2.1重视对外贸易的标准化工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的主管部门到各企业,都必须认识到标准化工作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各类外贸企业,要强化标准化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以《产品质量法》和《标准化法》为主体的有关法规文件,严格依法经营对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外先进标准的项目就坚决不上,达不到要求的自动停产2.2积极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加快采标进度,寻求国际认证国际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 三大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国际技术标准是代表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标 准,采用国际技术标准本身就是引进了国际的先进技术我国企业采 用国际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且可以消除 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使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2.3转变观念,生产服务实施标准化我国企业要实行标准化 战略,即从原料生产到最终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都实行了一体化管 理,引进先进的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按照国际标准对企业生产和销 售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规范的监督和检验从过去重视加工过程,产后 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转向关注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的最终产品及 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2.4加强标准化管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迎接国际市场挑战为突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应严格加强标准化管理,从实际出 发,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和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比较完善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标准化工 作运行机制,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管理业务活动联系起来,把执行标 准的各项任务纳入到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责任制中,保证整个生产技术 和经营管理的协调发展,使标准化工作贴近市场、服务市场,全面地 把企业标准提高到符合生产要求和使用要求的水平。
2.5树立清洁生产意识,发展绿色产品我国企业要按照国际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标准进 行生产,在对传统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绿色技术的投入力度,争取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认证, 突破技术标准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抢占绿色竞 争的制高点,使中国成为绿色产品出口国二、结语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工作的突 出位置、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强 技术标准化建设,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占 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作者:徐丹丹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浅谈国际贸易标准化的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