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docx
8页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 陈亚敏+宋东魁+王巧会(1平顶山市湛河区教体局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2、3平顶山市湛河区开源路小学 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 要:本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以现行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段教材自然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引入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总结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篇课文,并选择“一”篇相关课外读物即选文“一三一”然后运用四步教学模式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即:单元回顾,引入议题——总结精读,方法迁移——听说评议,整合信息——拓展延伸,建构新意以此更新教师阅读教学意识,优化阅读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深化学生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Key: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G622 :B :1002-7661(2016)04-099-02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要求学生掌握对比归纳,综合分析多篇不同内容、风格、体裁的文章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打下基础在调查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后,遵循先进地区群文阅读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引领,2015年,我校提出的《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荣幸地核准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关于公布第一批河南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实验区、实验学校、专项课题》(豫基教研字[2015]11号),在近阶段的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了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三一”四步教学的一般模式现将我们探索的课内外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作如下解读一、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一三一”四步教学模式说明1、关于模式“一三一”四步教学模式是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以现行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段教材自然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引入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总结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篇课文,并选择“一”篇相关课外读物即选文“一三一”然后运用四步教学模式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即:单元回顾,引入议题——总结精读,方法迁移——听说评议,整合信息——拓展延伸,建构新意。
2、关于议题我们所使用的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围绕主题编选了四篇课文一般认为“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议题”是谈判、辩论或会议上商量讨论的题目或具体的问题西师大版教材在每一单元围绕“主题”编选课文,而后创造性地在该单元《积累与运用》的“互动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栏目将单元“主题”转化提升为单元“议题”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说明文体裁的主题选择四篇文章:《卧看牵牛织女星》、《数字图书馆》、《仙人掌》和《神奇的音箱》,通过“互动平台”栏目,确定了“有趣的说明文”这一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说明方法因此,充分发挥和利用教材特点和功能,我们在实施群文阅读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多元开发,确定群文议题3、关于选文我们以教材单元主题为议题的基准,在单元四篇文章中,让学生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总结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篇课文,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对教材进行补充,并选择“一”篇相关课外读物即选文“一三一”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明确的、正向的,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数紧密围绕单元主题,课外选文也牢牢地根据主题内容来选择相关或相近的篇目。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在每单元《积累运用》中“自主阅读园地”编选一篇照应单元主题的文章,也可作为课外选文的内容这样的选文策略使得学生对该单元的话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二、教学模式导图三、教学模式解读1、单元回顾,引入议题(1-3分钟)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大多数都围绕一个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一三一”四步的群文阅读,是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以现行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段教材自然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每个单元主题和“互动平台”中的讨论,总结确定出群文阅读议题因此,课堂第一步,在学生学习一篇单元精读课文,自读单元其余三篇课文基础上,教师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揭示本单元主题,提出本节课的阅读议题这样指向明确,学生很快明白本节课我们该干什么2、总结精读,方法迁移(10-15分钟)得益于教材单元主题式的编写、选文策略,每单元四篇文章在主题、题材、内容、理解难易程度、训练重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近或相似之处,这就为我们在基于单元整组的群文教学时,针对单篇文章的学习策略上,有了以一带一或以一带多的方法迁移的基础。
因此,课堂第二步,让学生回顾总结在学习本单元精读课文时,须达到的目标与任务、应重视的重点与要求、习得的学习方法与步骤等,并将方法迁移至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上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群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总结出学习精读课文《毕升的梦想》时的学习策略:(1)初读感知:主要完成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依据预习提纲,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 (2)小组交流:巩固字词,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3)品读体悟: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通过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通过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4)巩固拓展:巩固基础知识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完成课后基础知识点练习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1-2篇课文,运用这四个步骤完成课文学习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一节课中读多篇文章,就需要快阅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默读、略读、浏览、扫读、跳读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发展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群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重读、比较、综合、概括、归纳、连接、统整、视觉化等阅读能力3、听说评议,整合信息(15—20分钟)教师安排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针对议题进行讨论、分享、整合信息通常的语言范式是:比较几篇阅读材料,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交流讨论,记录员记录Key,汇报员作好汇报准备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组际之间相互补充,最终达成对知识的共同认可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试着比较2篇文章的异同,学生发现了《颐和园的长廊》和《埃及金字塔》主题相似,体裁相同,表达语言特点的方式不同(在叙述循序上《颐和园的长廊》按照“总—分—总”安排材料特别是在描绘长廊“三绝”时,不但生动具体,而且层次清楚《埃及的金字塔》是按“远远望去—走近一看—沿着塔基底部走一圈—进到塔的核心部分”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课外补充《三峡之秋》是按早晨—中午—下午—夜的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的秋天的在学生汇报交流、分享阅读心得时,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应以欣赏、信赖、期待的眼光对待所有儿童的发言,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
4、拓展延伸,建构新意(3-5分钟)课堂的学习只相当于一把火种、一把钥匙更丰富博大、更有趣生动、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一定要有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在拓展的“反刍”中进一步加强主题理解,进一步升华体验自己的阅读感悟、进一步巩固获得的阅读方法,从而发展其阅读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推荐相关议题的阅读书籍或文章,如教学三年级下册《了解我喜欢的人》,推荐阅读世界历史名人传系列:《发明家的故事》、《艺术家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等阅读篇目;教学四年级下册《用智慧解决难题》,推荐阅读《成语故事:望梅止渴》《华佗拜师》等篇目……由此激发学生“读”的兴趣,积累更多的个人体验,使其产生多元的、独特的感受也有写作、表演、收集等方面的拓展,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幽默故事》,布置了如下拓展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完成1—2项拓展作业,下周交流展示:(1)小组合作排练剧本《父子骑驴》;(2)讲寓言故事《一直梅花鹿》;(3)采集生活中与语言艺术有关的笑话、故事等这样,学生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和叶,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总之,我们对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一三一”四步读教学模式的探索才初具雏形,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思考、实践、研讨和整理,使之更加完善,更具有操作性,让更多的老师可以借鉴,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受益。
Reference:[1]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2] 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 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4] 冯学敏.教学新模式——“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N﹞.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