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doc
6页价值观调查表〞(Values Survey) 一、什么是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价值观问卷是米尔顿·罗克奇〔Milton Rokeach〕于1973年编制的罗克奇的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在一起的,它们按一定的构造层次或价值系统而存在,价值系统是沿着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的连续体而形成的层次序列二、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提出了两类价值系统:①终级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②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指的是道德或能力,是到达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 价值观调查表中包含18项终极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每种价值后都有一段简短的描述施测时,让被试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两类价值系统分别排列顺序,将最重要的排在第l位,次重要的排在第2位,依此类推,最不重要的排在第18位该量表可测得不同价值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重要性程度这种研究是把各种价值观放在整个系统中进展的,因而更表达了价值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作用。
三、罗克奇价值观 1973年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实例解析—些研究证实了RVS价值观在不同的人群中有很大的差异,一样职业或类别的人(例如公司管理者、工会成员、父母、学生)倾向于拥有一样的价值观例如,一个研究比较了公司经营者、钢铁业工会的成员和社区工作者,结果说明3组人的价值观有很多是重叠的,但是,这3类人群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下表所示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偏好与其他两种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认为平等是最重要的终极价值观, 而公司经营者和工会成员却分别将这种价值排在第14位和第13位 社区工作者将"助人为乐〞排在工具价值观类型里第2重要的地位,其他两类人都将它排在第14位 这些差异是很重要的,因为经营者、工会成员和社区工作者对公司所做的事情有不同的兴趣当公司经营者与其他两类人中的股东坐在一起谈判或讨沦有关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时,他们可能从各自偏爱的不同的个人价值观出发……在那些个人价值观相当复杂的公司里,要想对*个具体问题或政策达成——致意见可能是相当困难的附:著名的价值观研究工具 张进楠主编早期的价值观研究多为人类学家所从事他们主要采用访谈法、自然观察法、自我陈述法及个人和文化产品(信件、日记、报纸等)的内容分析法进展研究。
由于他们把价值观理解为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观念,因此,他们的研究中混入了兴趣、态度等内容,还不是单纯的价值观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家以及受过心理学训练的人类学家便开场编制比较标准化的问卷或量表,以大量测试或调查的方式来研究不同民族、国家、社会或团体的价值观著名的得到广泛使用的研究工具有奥尔波特(G.Allport)等人的"价值观研究〞、莫里斯(M.Morris)的"生活方式问卷〞、罗克奇(M Rokeach)的"价值观调查表〞等一)价值观研究"价值观研究〞(study of values)是奥尔波特、弗农(P.Vernon)和林赛(G.Lindzey)于1931年编制,并于1951年、1960年修订的该量表以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1928)划分的六种理想价值类型为依据,即理论型(重经历、理性)、政治型(重权力和影响)、经济型(重实用、功利)、审美型(重形式、和谐)、社会型(重利他和情爱)及宗教型{重宇宙奥秘)斯普兰格认为,人们的生活朝着这六种价值观方向开展二)生活方式问卷"生活方式问卷〞(ways to Live Questionnaire)是莫里斯于1956年编制的该问卷共包括13种生活方式,分别用13段长短相近的文字描述,各种生活方式强调的内容不同。
莫里斯让被试用7个等级来评定对各种生活方式的喜好程度,然后确定13种生活方式的顺序这种方法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生活方式的价值问题日本心理学家田宗介在其"价值意识的理论"(1966)一书中将13种生活方式简化命名为:中庸型、达观型、慈祥型、享乐型、协作型、努力型、多彩型、安乐型、承受型、克己型、冥想型、行动型、效劳型这种命名有助于理解莫里斯对价值观的分类后来日本和中国的一些学者也据此作过一些调查三)价值观调查表"价值观调查表〞(Values Survey)是罗克奇于1973年编制的罗克奇的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在一起的,它们按一定的构造层次或价值系统而存在,价值系统是沿着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的连续体而形成的层次序列他提出了两类价值系统:①终级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包含的内容有:舒适的生活、兴奋的生活、成就感、世界和平、美的世界、平等、合家安宁、自由、幸福、内心平静、成熟的爱、国家平安、享乐、拯救灵魂、自尊、社会成认、真正的友谊、智能;②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是到达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包含的内容有:有抱负、心胸宽广、有才能、快活、整洁、勇敢、宽恕、助人、老实、富于想像、独立、有理智、逻辑性、钟情、服从、有教养、负责任、自控。
价值观调查表中包含18项终极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每种价值后都有一段简短的描述施测时,让被试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两类价值系统分别排列顺序,将最重要的排在第l位,次重要的排在第2位,依此类推,最不重要的排在第18位该量表可测得不同价值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重要性程度这种研究是把各种价值观放在整个系统中进展的,因而更表达了价值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价值观研究量表,如高顿(Gordon L V,1961)编制的"人际价值观量表〞(The Scale of Interpersonal values);塞普尔(Super D E,1970)编制的"职业价值观调查表〞(work Values Inventory)等也较著名以上几种价值观研究量表都在中国青年群体中使用过例如,莫里斯本人(1948)曾用"生活方式问卷〞的中文译本对大陆743名大、中学生进展过调查;杨国枢(1972)使用新的"生活方式问卷〞的中文译本在787名台湾大学生中进展过调查;罗德(Rodd,1958)曾使用奥尔波特、弗农和林赛的"价值观研究〞量表对台湾l290人进展过调查,并将结果与日本人和美国人的资料进展了比较;李美枝、杨国枢(1964)使用奥尔波特、弗农和林赛的"价值观研究〞量表对306名台湾大学生进展过调查;黄希庭、张进辅等(1989)使用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表〞对国内五城市2125名大、中学生进展过调查。
国内在使用这些国外价值观量表时,虽然大多采用的是中文泽本,但毕竟这些量表的内容反映的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译文很准做到富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因而研究结果难以完全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特征鉴于此,近年来国内心理学家们已作了很多外乡化的价值观研究,编制了一批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价值观量表,探索出了一系列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大量富有意义的盛果如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著的"当代中国青年的价疽观与教育"(1994),就是外乡化的价值观研究的代表四、下面有两组关于终级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的价值观词语〔每组18个〕,每种价值后都有一段简短的描述,以简单解释该词语的含义,在测试时,请您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两类价值系统〔两类词语〕分别排列顺序,将最重要的排在第l位,次重要的排在第2位,依此类推,最不重要的排在第18位〔用词语的数字代号排序即可〕①终级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 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 >.1.舒适的生活〔富足、安宁〕、2.兴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3.成就感〔持续的奉献〕、4.世界和平〔没有冲突和战争〕、5.美的世界〔艺术和自然的美〕、6.平等〔兄弟情谊、时机均等〕、7.合家安宁〔有能力照顾自己所爱的人〕、8.自由〔独立、自主的选择〕、9.幸福〔满足感〕、10.内心平静〔没有内心冲突11.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12.国家平安〔免遭攻击〕13.享乐〔快乐、休闲的生活〕、14.拯救灵魂〔救世的、永恒的生活〕、15.自尊〔自重〕、16.社会成认〔他人的尊重和赞赏〕、17.真正的友谊〔亲密〕、. >.18.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排序②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 到达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 >.1.有抱负〔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发奋向上〕、2.心胸宽广〔开放〕、3.有才能〔能力、效率〕、4.快活〔轻松愉快〕、5.整洁〔卫生、清洁〕、6.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7.宽恕〔谅解他人〕、8.助人〔为他人的福利而工作〕、9.老实〔正直、真挚〕、10.富于想像〔大胆、有创造力〕、11.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12.有理智〔有知识、善思考〕、13.逻辑性〔理性的〕、14.钟情〔博爱、温情、温柔〕、15.服从〔有责任感、尊重〕、16.有教养〔礼貌、性情好〕、17.负责任〔可靠的〕、18.自控〔自律、约束〕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