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办天一中外建筑史一.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86407487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59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主讲:张子竞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建筑教育的发展,掌握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思潮及其代表作品,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并能在设计中灵活运用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能力目标知识要点相关知识了解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熟悉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 近代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潮 建筑教育发展;主要建筑设计思潮及代表作品掌握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掌握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引言引言】】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既交织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也历经了近现代的历史搭接,与它们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大部分近代建筑还遗留到现在,成为今天城市建筑的重要构成,并对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讲内容§10.110.1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10.210.2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10.310.3中国现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 §从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到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世纪末,颐和园的重建和河北几座皇陵的修建,成了最后一批皇家工程一些通商口岸、租界地形成的新城区内出现了早期的外国领事馆、银行、饭店、商店、工厂、仓库和洋房住宅等,这些殖民输入的建筑及教会建筑是本时期新建筑活动的主要构成使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迈开了转型的初始步伐近现代中国建筑近现代中国建筑 §19世纪末到世纪末到20世纪世纪30年代末年代末,中国近代建筑的类型大大丰富,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建筑材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系形成,1927年--1937年间达到了近代建筑活动的繁盛期早期学习建筑的留学生在20年代初相继回国,开设建筑事务所,诞生了中国建筑师队伍1923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20世纪世纪30年代末到年代末到40年代末年代末,中国陷入战争状态,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建筑活动很少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通过西方建筑书刊的传播和少数新回国建筑师的影响,中国建筑界加深了对现代主义的认识但建筑业极为萧条,现代主义建筑得不到发展的机会近现代中国建筑近现代中国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第一、传统建筑在数量上仍占主导地位,但在建筑风格和某些艺术手法有所变化。

           第二第二、近代工业生产和以公共活动为主的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新类型的建筑      第三第三、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也要求相应的新形式      第四第四、社会体制的变革,建筑艺术的社会功能有所改变,要求创造出能体现新的审美价值,适应新的社会功能的新形式 .     第五第五、传统的审美心理与新的审美价值、新的社会功能产生了矛盾,在新建筑中能否体现和怎样体现传统形式,成为近现代建筑美学和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近现代中国建筑近现代中国建筑 §近代中国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十分复杂,既有延续下来的旧建筑体系,又有输入和引进的新建筑体系;§既有形形色色的西方风格的洋式建筑,又有为新建筑探索“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既有西方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的广泛分布,也有西方“新建筑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初步展露;§既有世界建筑潮流制约下的外籍建筑师的思潮影响,也有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探索§可以说:§这100年间既是“万国建筑博览”也有“近现代搭接”近现代中国建筑近现代中国建筑 §出现的两个途径:§1.被动输入----主要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展开,在被动开放地段§2.主动输入----中国业主和中国建筑师设计建“洋房”§早期流行“殖民地式”的“外廊样式”--------流行欧洲古典式建筑洋式建筑:折衷主义洋式建筑:折衷主义§上海汇丰银行上海汇丰银行§1925年新建,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

       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5层钢框架结构平面近正方形,立面采用严谨的古典主义手法,中部有贯穿2-4层的仿古罗马科林斯双柱式,顶部为钢结构的穹顶内部多为大理石装饰,富丽堂皇,共耗资1000余万元 §天津劝业场天津劝业场§法国建筑师慕乐和设计,1928年建成,是当时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现在是天津三大零售百货商场之一,也是全国著名十大商场之一 §主体5层,局部7层,转角处有两层八角塔楼,上立圆亭,再覆穹顶,形成建筑构图中心构图完美、杂而不乱,是高水平的折衷主义作品洋式建筑:折衷主义洋式建筑:折衷主义 §中西交汇中西交汇的建筑模式可概括为两大类:§1.中国传统的旧体系建筑的“洋化洋化”§2.外来的新体系建筑的“本体化本体化”§传统复兴建筑在“中国式中国式”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大体上概括为三种设计模式:§第一种是被视为仿古做法的“宫殿式宫殿式”;§第二种是被视为折衷做法的“混合式混合式”;§第三种是被视为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中国传统复兴主义形式中国传统复兴主义形式 §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吕彦直设计施工1926年1月动工兴建,1929年春主体工程完工。

      建成后吕彦直去世位于南京紫南京紫金山南坡金山南坡,主体建筑面积6684㎡§整座中山陵由墓道和陵墓组成,结合山势,运用石碑、陵门等陵墓要素,以大片绿化和平缓台阶连缀建筑个体,雄伟、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祭堂吸取中国古典建筑手法,成为中国近代建筑中现代技术与民族化相结合的起点 南京中山陵南京中山陵 §杨廷宝杨廷宝设计,1935年2月动工,次年7月落成党史馆坐北朝南,底层为办公室、会议室和史料库房,二、三层为陈列室§陈列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库房采用特制防火钢门和空气调节设备内部装修采用菱花门窗、天花藻井、沥粉彩画,外观为重檐歇山宫殿式建筑,庄重宏伟§选址在南京中山门内,明故宫西侧,以明故宫为中轴,与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建筑群对称布置群众俗称“西宫西宫”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探求新建筑运动,力图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现代化这场运动渗透入近代中国20世纪初在哈尔滨、青岛、上海等城市,出现了一批新艺术运动和少量青年风格派的建筑 §上海沙逊大厦上海沙逊大厦§建于1928年,英商公和洋行设计,10层(局部13层),钢框架结构,平面呈“A”字形,花岗石外帖面,顶部冠以十多米高的方尖锥式瓦楞紫铜皮屋顶,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高层建美国芝加哥学派高层建筑风格。

      西方现代主义形式西方现代主义形式 §拉斯洛拉斯洛·邬达克邬达克,匈牙利匈牙利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 §铜仁路上的“绿房子”,原是上海滩巨商豪宅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舞厅、沐恩堂,这些从上世纪初就矗立在上海的建筑,和张爱玲小说一样,塑造了“融贯中西”的上海风,成为经典不论是国际饭店当年的“亚洲高度”,还是光明戏院名噪一时的“巨大落地窗”,或是沐恩堂复兴的“哥特式塔尖”,都和一个叫邬达克的匈牙利建筑师相关 §建于建于19341934年年,匈牙利建筑师乌达克设计24层,全高82米,钢框架结构,是当时国内最高的建筑物国内最高的建筑物 外立面采用直线处理,底部黑色磨光花岗石,上部棕褐色面砖,前部14层以上每层四层收缩一次,平面设计紧凑,造型简洁挺拔 上海国际饭店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由两个渠道两个渠道组成:一是国内兴办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二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留学建筑留学在先,办学在后§我国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始于1905年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影响最大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建筑史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骨干§1923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立建筑科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教育的第一步。

      由柳士英发起,沿用日本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三年1927年与东南大学等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这是中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1928年,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也开设了建筑系东北大东北大学学建筑系由梁思成梁思成创办,教授是清一色的留美学者,学制四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的创办起于院长杨仲子,基本上沿用法国的建筑教学体系,学制四年§1946年梁思成创设清华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他出国考察一年多,回国后提出了“体形环境”设计教学体系,将建筑系改名为营建系,下设建筑学和市镇规划两个专业,课程分为文化及社会背景、科学及工程、表现技巧、设计课程、综合研究五部分,加设社会学、经济学等选修课程近代建筑教育近代建筑教育 §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硕士,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博士学位梁思成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梁思成是中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近代建筑教育近代建筑教育 10.3.1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现代现代建筑泛指19世纪中叶以来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建筑 § 历史分期:§一、自律时期的建筑发展§(一)三年经济恢复阶段---百废初兴阶段(1949—1952)§(二)第一个五年计划阶段---复兴与探索阶段(1952—1957)§(三)从大跃进到设计革命---再探索与挫折(1958—1964)§(四)文化大革命阶段---全面倒退与局部冲突的阶段(1966—1978)§二、开放时期的建筑发展(1979—1999) 10.3.1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值得归纳的问题:§1、学习苏联经验的得与失§2、民族形式与国际式的纠葛§3、反右斗争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10.3.2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1 1、三种历史主义的延续与发展、三种历史主义的延续与发展     50年代期,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相联系,产生了一大批从历史主义传统中发掘建筑语言完成的建筑设计作品   ((1)重庆人民大会堂)重庆人民大会堂1952年-1954年建成,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张嘉德张嘉德设计。

      会堂中部为圆形,直径46米,冠以三重檐宝顶堂前为重檐歇山楼,另有方形及八角形重檐尖亭各两座,以长廊相连整座建筑体量庞大,雄伟壮观重庆人民大会堂 ((2 2)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由戴念慈戴念慈在清华大学设计小组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并主持完成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 中国美术馆 2、新的探索、新的探索 ((1 1)北京和平饭店)北京和平饭店 1952年建成,杨廷宝杨廷宝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功能分区合理,保留古树,巧妙利用空间被誉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里程碑的里程碑”     复古主义创作中也有探索,但步伐小后来有人进行了更多种的探索,既有针对特定的环境的探索,也有从设计意念上的探索北京和平饭店 ((2 2)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     1952年建成的第一期工程华揽洪华揽洪和傅义通傅义通主持设计功能布局合理,造型朴实,平屋顶角部略有起翘,栏杆上简约点出中国传统纹样,略带传统建筑的神韵山墙错落开窗,烟囱水塔合二为一,显示了设计思想的进步北京儿童医院 3、政治相关的建筑作品、政治相关的建筑作品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建筑作品,没有几处能摆脱政治因素的影响。

      这类建筑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立意上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具有明显的纪念性;二是在形式上创造上借鉴传统的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代表作品:人民大会堂、革命及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钓鱼台国宾馆、华侨饭店、国家影剧院等  ((1 1)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 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总建筑师为张缚张缚,方案设计为赵冬日赵冬日、沈其沈其 1959年10月竣工,总建筑面积171800万平方米,南北336米,东西宽174米,立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三段式的构图,并纵分为五段,中部稍高,主次分明整体造型雄伟壮丽,富有民族风格人民大会堂 ((2 2)民族文化宫)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张缚张缚设计,1959年建成平面布局呈山字形,东西宽185.78m,南北长105m,建筑面积30770㎡建筑主体为中央塔楼,地下2层,地上13层,建筑东西两翼2-3层白色面砖墙体饰面,绿色琉璃瓦屋顶,融现代建筑与传统民族风格于一体,造型优美中央塔楼高67米,上部为绿色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是当时在高层建筑中对民族形式的一次尝试 4、开放时期的作品与潮流、开放时期的作品与潮流§改革开放解除了设计思维的禁锢,带来了域外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结合,设计实践的机会与规模大大增加,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迅速提高;同时,政治上的改革开放,外国建筑师纷纷抢滩登陆。

      中国建筑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呈现§优秀的代表作品:曲阜阙里宾舍、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广州白天鹅宾馆、北京奥林匹克中心、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香山饭店等  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齐康齐康设计,1985年建成,设计师将喧嚣的城市摒除在外,在院落中运用较强的艺术象征手法隐喻那场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痛苦  纪念墙上镌刻着醒目的中英日三国文字“遇难者300000” ,触目惊心 卵石广场上,枯树、悲痛的母亲塑像、如棺椁的遗骸陈列室,渲染出强烈的死亡气氛;而沿边的常青树和碧草,又给人以生机,无限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紧紧地扣住了“生”与“死”的主题 卵石广场 ((2)北京香山饭店)北京香山饭店 建于1982年,美国贝律铭贝律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整个建筑吸收中国园林建筑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都显示了贝聿铭良好的中国古典建筑修养北京香山饭店成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北京香山饭店  ((3)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用地面积总计18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约230米,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确定采用荷兰荷兰OMA的设计方案,专家评委认为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中央电视台 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本讲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概况,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阐述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建筑设计思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