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1).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1604639
  • 上传时间:2019-0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四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认识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继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激趣质疑——细读课文——合作研究——自主解疑”的方式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  通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培养表达能力  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猜我是谁”  每个小组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人来说,一人来猜!说的同学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但不要说出所猜的人的名字里所含的字。

      包公”、“马”、“驴”)猜完学生板书  随即采访:  “包公”他性包名公?就像“关公”一样,这是古人的尊称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马”和”驴”有相同点吗?  一、导入新  擦掉“福尔摩斯”、“马”今天,我们要讲的小故事,就是和“包公”、和“驴”有关  那“包公”和“驴”又有什么联系呢?  读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觉?那好,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小故事  二、初读概括  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影响大家阅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那我们就一起读读这个故事,看到底讲了个什么事  谁来说说讲了个什么事?  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再精练一些,能不能给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质疑: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你觉得奇怪,或者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说一说!  三、细读探究  引导略读“调换驴“部分  在学习上即使有一点疑惑,咱们也千万不能放过,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刚才,为什么说“丢驴”不准确呢?  既然没丢,好坏还有一头驴,干嘛要去“告驴”呢?  ⑴差别有多大?  ⑵差别再大不就是一头驴嘛,万一告到公堂又找不到那多丢人呀?  顺势引导、朗读:难怪王五会有那样的反映……谁想读读王五的表现?想想王五当时的心情!什么心情?再读。

        小结:原本荒唐的事,细细分析起来,有时倒也顺理成章就这样,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摆在了包大人面前  学习“审驴“部分  刚才,大家对“审驴”的部分也颇感兴趣,有的还有疑惑咱们像小侦探一样也仔细分析分析好不好?  提出要求:包大人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你不懂的问题,发现了先自己想想能不能解决,能解决的话一会儿可以考考组里的同学;不明白也不要紧,小组里其他同学思考完之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集思广义能不能解决最后还可以拿问题考考全班同学,考考老师好吗?  小组合作研究讨论  交流汇报提问  有没有挺难解决但你们小组齐心协力解决的很精彩的问题,和大家汇报一下  谁来提个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汇报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驴”被告的案子很奇,开始也犯难,但马上找到了解决办法  “关上三天、痛打四十大板”——驴的本性慢、比较迟钝,为了让驴“受够了惊吓”,才能飞奔回家  “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①这么多人来看,万一审不好怎么办?——了解驴的本性、胸有成竹②不怕罪犯知道,把驴藏起来?——制造“审驴”的假象,可以让小偷放松警惕。

        小结:看来,我们的包大人确实是遇事冷静、足智多谋呀!  同学们,你们觉得审驴部分有趣吗?咱们把它排成小课本剧怎么样?  提出要求:送大家一把金钥匙“你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小演员”  ①小组里协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②找到自己的对白,画下来,读通顺  ③联系上下文和人物的心情,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  ④可以加一些动作和道具吗?那就锦上添花了!  “大胆上台吧,你是最棒的!”  学生排练、表演,随机总结  四、总结全  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其实,包公不仅审过“驴”,还审过“石头”,还有很多奇案呢?大家想再读一些包公审案的小故事吗?提供网站、书籍  板书:  包公  遇事冷静、足智多谋  审  驴  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