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经济学016课件.ppt
15页下篇 第二章 农业领域的国际投资和技术合作,第一节 农业跨国投资理论,(一)农业跨国投资的类型 1、国际援助和优惠贷款 国际组织或者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农业领域提供的无偿贷款或者优惠贷款,帮助发展落后国家的农业 2、农业外商直接投资(FDI) 国际农业资本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直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农业方面的投资,以获取经济回报为目的二)农业跨国投资的经济学分析,1、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两国模型) 2、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资本迅速流动和跨国公司的高速发展国际资本流动频繁、跨国公司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对于国际资源配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邓宁看到了国际经济的迅速变化,并认为任何单一的理论都已经很难对于国际经济的现实予以科学的说明;他认为只有综合性的研究才可能有意义,在注重资本流动的目的条件和能力的同时,他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综合起来进行了研究邓宁认为,企业在国际经济中可以有至少三种方式从事活动,即出口、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三)农业跨国投资的政策含义及案例分析,1、农业跨国投资的利益分配 农业跨国投资必然涉及收益在资本输入国(发展中国家)和资本输出国(发达国家)之间的分配。
2、国际分工与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业资本的国际流动,还意味着资源在国际间更为合理的配置,因为各个国家内部因为禀赋等原因,无法获得资源的最佳配置,资本的国际流动意味着资源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它会突破一国之内限制经济发展的某些因素,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从而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3、案例分析: 东北亚地区的农业合作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吸收农业跨国投资,(一)农业外资引进的经济分析 1、两缺口模型 两缺口模型是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来的,从理论上说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维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差额(储蓄差额)同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额(外汇差额)必须保持平衡由于投资、储蓄、进口和出口都是独立的变量,因此,这两个缺口不一定能平衡为使其达到平衡,可以有两种调节方法:,(一)农业外资引进的经济分析,一种是不利用外资的方法当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就必须压缩投资或增加储蓄;当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就必须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按照这种方法,除非有可能增加储蓄和出口,否则,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缓 另一种调节方法是在缺口以外寻找资金,这就是利用外资资源。
利用外资可以同时弥补两个缺口,既可以满足投资需要,又可以减轻支付进口费用的压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增长两缺口模型,两缺口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储蓄与外汇缺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国民经济的基本恒等式:总收入=总供给中可以得出 Y=C+S+T+M 式中:Y代表总供给;C代表消费;S代表储蓄;T代表税收;M代表进口 Y=C+I+G+X 式中:Y代表总需求;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 若税收等于政府支出:T=G,则有: S+M=I+X 或 I-S=M-X 公式左边I-S是投资和储蓄的差额,为储蓄缺口;右边M-X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为外汇缺口由于有投资、储蓄、进口、出口四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调节的目的是使上述公式平衡两缺口模型,两缺口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可以提高一国出口能力,形成高收入、高储蓄的良性循环,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在引进外部资源时,国内的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外部资源的要求,同时应该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2、最佳外资引进分析,从理论上讲,一个经济体的农业部门在引进外部资源时,存在最佳的规模,超过最佳规模,引进外部资源意味着损失。
2、最佳外资引进分析,2、最佳外资引进分析,如图所示,最佳引进外资量OQ2是在MC=MR时吸收的全部外部资金量,即落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这时,该社会所有的富余资源与引进的外部资源结合,可以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图中A点所对应的外部资源引进量,是单位外部资源可以产出最多的收益量,是产出效率最佳点,但却不是总的经济效益最大点,因为此时仍然存在闲置的国内资源等待与引进的外部资源的结合图中OQ2为最佳引进外资水平,该点符合MC=MR的原则,在点A的左边,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有较高的回报率,但作为社会仍然有着富余的其他资源;在点A的右边,尽管边际收益在降低,但引进的外部资金尚未吸收完该社会的其他富余资源,只有在E点则各种资源结合得最为充裕,总收益最大二)政策含义,1、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陷阱”与引资的必要性 贫困的恶性循环是指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导致储蓄低,低储蓄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这又导致了生产率低下和收入不高;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又引致投资不足,使得生产率低下,这造成收入低下当这种贫困的循环加入国际不平等因素时,更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困难如果有外部的资金注入,便有可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因此,从外部引进资源,如资金技术等,注入到生产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适度引资(墨西哥和印尼的案例) 外资引入过量,超过经济可以承受能力而使得经济陷入困境墨西哥债务危机、印尼金融危机),(三)现状、必要性和对策,1、发展中国家吸收农业跨国投资现状 亚太地区、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欧和中亚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 2、必要性 输入资本、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增加技术知识资源;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农业收入、促进农业增长; 3、对策:提供适宜的环境 (1)发展外向型农业;(2)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三节 国际农业技术合作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一)国际农业技术合作 1、农业技术合作的经济学分析(技术作为一种资源) 2、合作内容:农产品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和害虫防治、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技术培训、建立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农业技术合作,1、必要性: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资源约束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检验检疫技术水平较低限制国际贸易; 2、重点合作领域:动植物品种选育技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技术 3、对策:加强合作,接受技术援助,以此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