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园 李贺《南园》李贺赏析.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园 李贺《南园》李贺赏析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梦想、抱负的追求 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 为什么不腰带吴钩, 去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 关塞河山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 凌烟阁去看, 又有哪一个书生 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赏析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戎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戎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敬仰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特别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巩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气力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示意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担心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遇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忙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轻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情况,又非体验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成这一冲突,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就这样,诗人把自己繁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拓展: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分外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特殊、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秘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调浓丽他的笔下有大量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更加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优良付出,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生动多变,涣然有新意。
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更加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发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比》)说:"长吉于讥讽,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可怜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
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其次义'[2]《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绮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展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片面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片面那么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繁重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心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