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史上最全工程水文学知识点归纳.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9127927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6.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程水文学第一章 绪论工程水文学: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①水文资料收集、整理、刊布;②水文分析与计算——推求设计值;③水文预报——预报预见期内发生的预报预见期内发生的水文现象水资源:①狭义上: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②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简言之,水资源是一种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可恢复的动态资源在确定水资源定义时,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可恢复的动态资源,②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③地球水圈中可以利用并且利用的具有资源价值的水水资源的复杂性表现为:①水的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②用途广泛;③量与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④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制约水资源的特点:①水利和水害的两重性;②综合利用;③水资源的再生性;④水流的随机可变性;⑤水利资源的地区性和整体性;⑥某些意义的不可取代性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不算少,但人均水量低;②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③与耕地、人口的分布不相匹配;④年内、年际变化大。

      这些对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不利的水文研究的基本方法:①成因分析法;②数理统计法;③地理综合法第二章 径流及径流形成过程径流:降水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流动的水流径流形成过程:在流域中,从降水到达地面至水流汇集于流域出口断面的物理过程降雨过程→损失→净雨过程→汇流→流量过程(前3为产流过程,后2为汇流过程)产流过程 :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 净雨:降雨扣除损失后的雨量称为净雨,净雨和它形成的径流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二者的过程却完全不同,净雨是径流的来源,而径流则是净雨汇流的结果;净雨在降雨结束时就停止了,而径流却要延长很长时间汇流阶段:净雨通过坡地、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可细分为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坡地汇流:坡面漫流+表层流径流+坡地地下汇流河网汇流:从支流到干流,从上游到下游,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第三章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测站: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测,以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这些指定的地点称为水文测站观测项目: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温、冰凌、水质、地下水位等分类:①按测验项目,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质站;②按测站性质和作用,基本站、专业站、实验站。

      水文站网:单个测站观测到的水文要素其信息只代表了站址处的水文情况,而流域上的水文情况则须在流域内的一些适当地点布站观测,这些测站在地理上的分布网称为水文站网广义的站网是指测站及其管理机构所组成的信息采集与处理体系 布站原则:通过所设站网采集到的水文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后,达到可以内插领域内任何地点水文要素的特征值的目的规划的任务:就是研究测站在地区上分布的科学性、合理性、最优化等问题 水文测站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比降断面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驻测、巡测、间测、水文调查和自动测报系统水位:指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洋等水体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单位m我国统一采用青岛附近黄海海平面为标准基面水位观测的作用:①直接为水利、水运、防洪、治涝提供资料;②可用水位推求其他水文数据 水位观测的基面类型: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观测水文的设备和方法:①水尺—人工观测(直立式、倾斜式、矮桩式与悬锤式)②自记水位计水尺优缺点:优点,构造简单、经济、使用方便;缺点:观测条件差,工作量大自记水位计优缺点:优点,节省人力,自记水位计能将水位变化的连续过程自动记录下来,不遗漏任何突然的变化和转折,有的还能将所观测的数据以数字或图像的形式远传室内,使水位观测工作趋于自动化和远传化;缺点,结构比较复杂,造价、管理费用也比较高。

      水文调查: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之不足或为某个特定目的,采用勘测、调查、考证等方式收集某些水文要素等有关资料的工作,称之为水位调查 洪水调查内容:洪水痕迹、发生时间、灾情测量、洪水痕迹的高程,河槽、断面情况,推算洪水总量、洪峰流量、洪水过程线及重现期,调查报告洪水调查方法:①河道踏勘; ② 深入调查确定洪水痕迹;③洪水调查的测量延长精度:高水外延部分不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的30%,低水外延部分不超过10% 第四章 流域产汇流计算产流计算:降雨扣除截留、填洼、下渗、蒸发等损失之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净雨,它在数量上等于它所形成的径流深在我国常称净雨量为产流量,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为产流过程,关于净雨的计算称之为产流计算汇流计算:净雨沿着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然后经河网汇流形成流域出口的径流过程,关于流域汇流过程的计算称之为汇流计算 流域蓄水量:在流域降雨能够影响的土层内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和悬着毛管水,不包括重力水,是土壤能够保持而不在重力作用下流走的水分日期PtEw.tEtRp.tWt流域蓄水量W的计算步骤!!!①②③㈣⑤㈥⑦5.1409.81.55018.93求第㈣、㈥列?Wm=120mm,Kw,t=1.0,计算公式为:Wt为一日开始时蓄水量(mm)5月14日开始时18.93mm,是由前面计算得到的,为已知量1.55=18.93/120*9.8 17.38=18.93-1.551.32=17.38/120*9.1 16.06=17.38-1.321.19=16.06/120*8.9 17.80=16.06-1.19+31.22=17.80/120*8.2 20.65=17.80-1.22+4.21.33=20.65/120*7.7 29.11=20.65-1.33+10.31509.11.32017.381638.91.190.0716.06174.28.21.220.1317.801810.37.71.330.5120.651915.17.21.751.1029.112007.42.55041.362163.23.61.1611.1538.812256.83.22.3926.7389.70t P (mm) K Pa(mm) 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说明!!!计算说明 6.25 60.3 0.944   6月25日-26日总雨量很大, 6月27日Pa达Wm Ka =1- Em / Wm推求7月2日-3日的P和雨前Pa值6.26 78.8 0.944   6.27 14.7 0.944 100 6.28   0.944 100 Pa=0.944(100+14.7)=108.3 取100 6.29   0.944 94.4 Pa=0.944×100=94.4 6.30   0.944 89.1 Pa=0.944×94.5=89.1 7.1   0.932 84.1 Pa=0.944×89..1=84.1 7.2 20.2 0.932 78.4 Pa=0.932×84.1=78.4 7.3 21.9 0.932 P=20.2+21.9=42.1mm Pa=78.4mm  7.4 2.2 0.932 某流域一次降雨过程,已求得各时段的产流量如下表,并求得地下径流量为38.1mm,试推求稳定下渗率?解:设 fc= 2.0mm/h ,得 ∑RG= 47.1mm ,不等于38.1mm 。

      再假设 fc= 1.6 mm/h , ∑RG= 38.6 mm ,与 38.1 mm 相差很小最后fc= 1.6 mm/h 时 段 ①∆t(已知)②P∆t-E∆t(已知)③R∆t(已知)④ R∆t P∆t-E∆(已知⑤Fc (mm) =fc*∆tRG(mm) fc=2.0⑥ fc=1.6 fc=2.0 fc=1.6 1 6 14.5 7.6 0.524 6.3 5.0 6.3 5.0 2 4 4.6 3.7 0.804 6.4 5.1 3.7 3.7 3 6 44.4 44.4 1.000 12.0 9.6 12.0 9.6 4 6 46.5 46.5 1.000 12.0 9.6 12.0 9.6 5 6 14.8 14.8 1.000 12.0 9.6 12.0 9.6 6 1 1.1 1.1 1.000 2.0 1.6 1.1 1.1∑     118.1   2*②*③1.6*②*③47.1 38.6 时段序号时段长度△ti(h)(Pi-Ei)(mm)Ri(mm)(3)/(4)(5)*(2) 被fc=2.3mm/h划分地面地下净雨(mm)△tifcRg,iRs,i(1)(2)(3)(4)(5)(6)(7)(8)(9)1514.59.60.6623.311.57.62.0214.63.70.8050.812.31.91.83344.444.4136.96.937.54146.546.5112.32.344.25214.814.8124.64.610.2Σ=119Σ=10.116200004.600741.11.1149.21.10860.40.41613.80.40合 计126.3120.524.895.7初损:产流以前的总损失水量。

      即从降雨开始到出现超渗产流,历时t0 内全部降雨量 ,包括初期下渗、植物截留、填洼等 后损:流域产流以后下渗的水量,以平均下渗率表示 初损的确定:①对于较小流域,因汇流时间短,出口断面的起涨点大体可作为产流开始时刻,因此,起涨点前的累积雨量可作为初损I0近似值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