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21页2007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结构调整、节能降耗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首都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一、综合一、综合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006.2 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已连续第 9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1.3 亿元,增长 2.1%;第二产业增加值 2479.3 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 6425.6 亿元,增长 12.3%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教育等行业发展较快,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全市人均 GDP 达到 56044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7370 美元),比上年增长 8.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3:27.8:70.9 变化为1.1:27.5:71.4表表 1 1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指 标2007 年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9006.212.3其中:高技术产业755.625.0其中:现代服务业4372.813.1第一产业101.32.1第二产业2479.312.6工业2053.313.0建筑业426.010.7第三产业6425.612.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99.49.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24.818.6批发和零售业848.712.0住宿和餐饮业248.612.1金融业1126.310.1房地产业578.7-6.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9.231.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533.62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0.87.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3.28.1教育408.512.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53.610.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4.95.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95.37.9财政:财政: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149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6%,增幅比上年提高 12.1 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34.8 亿元、601.1 亿元、309.3 亿元和 135.2 亿元,分别增长14.5%、30.4%、44.6%和 32.2%。
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含中央追加支出)1646.9 亿元,增长 27%,增幅比上年提高 4.5 个百分点;其中,用于交通运输、教育、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分别增长368.9%、26.1%、29.4%、44.7%和 17.8%价格:价格: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4%,涨幅高于上年 1.5 个百分点,其中,低收入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5.6%,高于上年 4.4 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 9.2%,非食品价格下降 0.4%;消费品价格上涨 2.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1.3%表表 2 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 标2007 年其中:低收入层2006 年其中:低收入层居民消费价格2.45.60.9 1.2食 品9.213.42.82.3烟酒及用品1.81.8-0.10.9衣 着持平3.8-0.3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4 2.41.2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0.30.81.1-0.8交通和通信-4.3-2.5-0.7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8 -0.5-1.3-0.7居 住3.53.41.41.5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 14.4%,涨幅高于上年 15.3 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 0.3%,降幅比上年缩小 0.6 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5%,涨幅低于上年 0.5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2.8%,涨幅高于上年 2.4 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 11.4%,涨幅高于上年 2.6 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 12.8%,高于上年 3.2 个百分点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2.7%,低于上年 0.2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租赁价格上涨 3.4%,低于上年 1 个百分点表表 3 3 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 标2007 年2006 年房屋销售价格11.48.81.商品房11.88.6住宅12.89.6其中:普通住宅14.411.2高档住宅10.36.5非住宅6.53.82.二手房10.29.8就业:就业: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1.84%,比上年末下降 0.14 个百分点,低于调控目标 0.66 个百分点当年全市共安排 20.03 万名失业人员就业,9.69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0639 户城镇零就业家庭中,已有 10625 户家庭至少一人实现了就业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163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52 万人。
其中,户籍人口 1213.3 万人,增加 15.7 万人;外来人口 419.7 万人,增加 36.3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25.7%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 8.32‰,死亡率 4.92‰,自然增长率 3.4‰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 995 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32 人人民生活: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1989 元,比上年增长 1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2%,增幅比上年下降 1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559 元,比上年增长 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2%,增幅比上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32.2%和 32.1%,比上年上升 1.2 个和 0.1 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0.3 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 0.3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39.5 平方米,增加 0.4 平方米表表 4 4 20%20%高、低收入户收入情况高、低收入户收入情况单位: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指 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人均纯收入增长(%)20%高收入户4065614.51956211.720%低收入户1043515.9378315.5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 671.7 万人、783 万人、535.3 万人和 609.2 万人,比上年末净增 67.6 万人、103.5 万人、53.1 万人和 143.9 万人。
全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 49万人,比上年末净增 4.2 万人,覆盖率为 36.6%,高于上年 7.3 个百分点;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 268.5 万人,净增 7.5 万人,参合率为88.9%,高于上年 2 个百分点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 14.8 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 7.8 万人表表 5 5 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变化情况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变化情况单位:元/月指 标2007 年2006 年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42239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30310职工最低工资标准730640基本养老金平均增加水平150120出台“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财政补贴 4 亿元,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学生儿童等人员纳入医疗保险全市“一老一小”参保总人数达到146.36 万人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 341 家,床位 3.96 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34 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1633 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 169 个三、资源、能源、环境与安全生产三、资源、能源、环境与安全生产资源:资源:全年土地供应总量 6331 公顷,比上年下降 3%。
其中基础设施用地2916 公顷,完成全年计划的 101%,下降 11%;工矿仓储用地 1026 公顷(不含现状补办项目),完成全年计划的 86%,下降 21%;科教文卫体和行政办公用地约 479 公顷,完成全年计划的 160%;住宅用地 1684 公顷,完成全年计划的105%,增长 28%,其中经济适用房实现供地 451 公顷,“两限普通商品房”实现供地 226 公顷,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供应量的 205%和 125%全年水资源总量 27.7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13.1%,增幅比上年提高 7.5个百分点全市总用水量 34.8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1.5%其中,生活用水14.2 亿立方米,增长 3.6%;工业用水 6 亿立方米,下降 3.2%;农业用水 12.6亿立方米,下降 1.6%全市万元 GDP 水耗为 38.6 立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 9.6%全市完成节水技改措施 440 项,其中工业节水技改措施 50项能源:能源:1-3 季度,全市能源消费量为 4607.9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为 74.3 万吨标准煤,增长 8%;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为 2027.9 万吨标准煤,增长 0.5%;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为 1756.3 万吨标准煤,增长 14.2%;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为 749.4 万吨标准煤,增长8.4%。
万元 GDP 能耗为 0.718 吨标准煤,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5.16%环境:环境:全市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 92%,比上年提高 2 个百分点;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 47%,比上年提高 5 个百分点城八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9.87%(按产生量计算),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76.48%,分别比上年提高 3.37 个和 18.95 个百分点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 246 天,比上年增加 5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67.4%,比上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 43%,比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2.6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0.6 平方米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 51.6%,比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生产安全、火灾、铁路交通死亡事故1341 起,死亡 1462 人与 2006 年相比,事故减少 259 起,死亡人数减少 289人,分别下降 16.2%和 16.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 3.78,工矿商贸从业人员 10 万人死亡率为2.1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 1.53。
四、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四、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道路建设:年末城八区道路通车总里程 4460 公里,比上年末增长 9%;其中,城市快速路通车总里程 236 公里,城市主干道通车总里程 960 公里年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 5 条,分别是地铁 1 号线、2 号线、5 号线、13 号线和八通线;运营总里程达到 142 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28 公里年末在建轨道交通10 条,分别为 4 号线、6 号线一期、8 号线二期、9 号线、10 号线一期、10 号线二期、奥运支线、机场线、大兴线和亦庄线郊区初步形成了以国道、市道为骨架,县道、乡道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系统年末全市公路总长 20754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628 公里公路网密度为 1.26 公里/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0.015公里奥运建设:奥运建设:年末全市 26 个奥运比赛场馆和 44 个训练场馆陆续完工,场馆周边 58 条道路和 4 座桥梁建成,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京射击馆等 23 个场馆通过测试赛检验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年末城市公共交通运营里程 1.75 万公里,比上年末下降 6%;运营线路 648 条,增长 3.8%;运营车辆 2.05 万辆,增长 0.2%;年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