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钼和铬钼耐热钢焊条选择与使用原则.docx
4页耐热钢焊条种类01低氢型焊条、钛铁矿型焊条及钛钙型焊条:钛铁矿型和钛钙型焊条的焊道成形比低氢型焊条美观,特别是钛钙型焊条,不易产生咬边,操作容易,广泛用于焊接小直径薄壁管和要求表面光滑的盖面焊缝低氢型焊条抗裂性(高温裂纹,低温裂纹)优良,并有优良的韧性和塑性而铁粉低氢型焊条的熔敷速度快,焊接效率高从合金元素过渡方式看,绝大多数低合金耐热钢焊条的主要合金成分都是由药皮中过渡的,目前,也有一些主要合金成分(Cr、Mo)由焊芯过渡的耐热钢焊条,这种焊条的焊缝韧性更好,并且焊接过程稳定02耐热钢焊条的选用1耐热钢要在高温下长期工作,为了保证耐热钢的高温性能,就要在其中加入较多的合金元素(如Cr、Mo、V、Nb等),而这些元素又给焊接工作带来种种困难由于碳和合金元素的共同作用,焊缝金属容易形成硬组织,抗裂性较差,因此,不论从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纹能力,还是从满足力学性能考虑都要求采用低氢型焊条只有在一些小直径薄壁管及一些管道经弧焊打底后作盖面焊时才可选用其他类型焊条(如R302、R310等)2耐热钢焊条一般可按钢种和构件的工作温度来选用,通常选用熔金属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母材相同或接近的电焊条如果焊缝金属成分与母材相差很大,其接头在长期高温工作后,因成分不均匀,会使接头的持久强度明显下降。
相反,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母材相接近,就会减少因扩散而使接头高温性能变坏的倾向除成分应与母材基本一致外,同时应力求使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与母材相接近,尤其是高温性能但焊缝金属的强度不宜选得过高,否则塑性变差,接头冷弯角降低,甚至造成裂纹此外还应防止热裂纹发生,并且焊缝金属的碳质量分数一般应不大于0.14%,目前已研制成功碳质量分数约为0.04%的耐热钢焊条,其焊缝金属的韧性及抗裂性均有明显提高03耐热钢焊条的使用1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低合金耐热钢由于含有一定量的碳和合金元素,所以焊接时有一定的淬硬倾向在较大约束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冷裂纹,可焊性较差因此,焊前工件必须进行预热,并保持一定的层间温度其预热温度可参照相同强度等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而对大型工件可进行局部预热坡口两侧的加热宽度应为板厚的5倍以上焊后,为了加速扩散氢的逸出,消除残余应力及改变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组织,降低焊缝硬度及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由于珠光体和马氏体耐热钢具有形成延迟裂纹的倾向,因此,热处理必须在焊后立即进行,但经中间热处理或去氢处理的焊件除外珠光体耐热钢回火温度比低碳钢要高,保温时间也长,但回火温度一般不能超过母材调质时的回火温度。
焊后热处理规范要严格控制,注意防止回火脆性和再热裂纹在异种耐热钢焊接时,以低级钢方面为主来选用焊条通常,合金元素含量高的一侧焊接性较差,所以应按此钢种选定预热温度及焊后热处理规范对于淬硬倾向较大的Cr5Mo、Cr9Mo等钢种,在焊后不能进行热处理的部位,可选用塑性、韧性好的铬镍奥氏体钢焊条进行焊接2焊接为了防止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应适当选用小电流,短弧操作焊缝的余高是造成焊接接头应力集中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加以限制一般板厚在12mm以下时,余高不大于1.5mm;板厚12~25mm时,余高不大于2.5mm;板大于25mm时,余高不大于3mm此外要控制焊接热输入范围,适当减薄每层焊缝的厚度热输入的大小是影响抗裂性和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施焊时应予以注意,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两种情况均会导致焊缝金属韧性降低在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时,要充分注意到弧坑裂纹问题发生在马氏体耐热钢焊缝中的弧坑裂纹呈龟裂状弧坑裂纹常常是导致整个焊接工作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收弧处要用快速的多次“点弧焊”手法来填满弧坑,以避免弧坑裂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