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安全手册.docx
6页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安全手册LNG充装操作规程1、罐车进入装卸区,必须佩戴防火帽,其接地带必须提起2、进站后进行空车称重,听从站内人员指挥,将罐车停放在装卸站指定的安全作业地点3、熄灭牵引车发动机,拉紧制动,垫好三角木,打开操作箱门4、将充装点或泄气点的静电接地线与罐车相连接,安装气相液相软管5、检查各部位是否连接紧固,各附件是否完好6、罐车的充装:(罐车的充装分为首次充装即罐体为常温和日常充装即罐内有一定的介质且罐体处于低温状态)首次充装:1、压力表阀、液面控制阀及安全阀处于打开状态;2、其他阀门检查均应处于关闭状态;3、连接好装卸软管,打开贮罐的出液阀和液体进出阀及V8阀,吹扫管路;4、打开上部进液阀V1,打开设备放空阀V8;5、打开液相紧急切断阀EV1,从上部进液口向罐内充装液体,开始充装时应缓慢开启阀门V1,并控制很小流量,以免流量过大引起罐体受冷不均匀导致较大的热应力;6、关闭液面计平衡阀L2,待罐体内筒均匀冷却后,且液面计显示一定的液位后再打开下部进、出阀V2,改为下部充液,如果充液过程中出现压力升高的情况,说明罐体仍未完全冷却,这是应关闭下部进、出阀V2,改仍由上部充液管充装,待压力下降后再打开下部进出液口阀门V2;7、仔细检查各阀门、管路接口处有无漏液现象,如有漏液现象,用铜锤夯实,操作时必须戴棉胶手套;8、充装过程中,随时观察液面计指示值和压力表压力,接近充满时,打开测满阀门RV,密切注意测满阀RV出口,当液体从测满阀口喷出时,说明已经达到最大液位高度,立即关闭液相紧急切断阀EV1,并关闭测满阀RV;9、关闭上部进液阀V1和下部进、出阀V2,关闭设备放空阀V6,由充装人员打开管路V8以排除管道中的残余液体;10、待管路中的液体排干净后,解除装卸软管与罐车和罐装设备间的连接,软管放回原处,拆卸过程中管口不应该对人,需两人配合,一人握住连接软管,一人拿铜锤拆装,防止残余液体飞溅,冻伤操作人员;11、装好充灌装置的接头盖,拆下接地线,关好后箱门,撤掉三角木,称重、开单,将罐车驶出站区,把防火帽放回原处。
日常充装: 日常充装是指罐内仍有一定量的剩余介质、内筒仍保持在低温状态时的充装罐体的日常充装和首次充装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开始即可以打开下部进出液阀V2,以较大的流量充灌液体,同时设备放空阀V6不打开,只在压力较高时打开排放压力LNG卸车操作规程1、进站前戴好防火帽、将槽车按照指定位置停靠,熄火,垫好三角木;2、将液相软管与下进液进出阀门连接牢固,接好接地线;3、打开汽化器与罐车气体连接阀;4、打开液相紧急切断阀,打开上进液阀给管路置换合格后关闭;5、缓慢打开下进液阀开始卸液,待压力与站内接收装置压力平衡后,打开汽化器进液阀少许,开始增压;注意:罐内压力应保持0.7Mpa左右,管路压力不得超过0.5Mpa,平稳卸气,卸气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密切观察压力变化,如果压力增加过快,应该打开放空阀减压6、当压力降至0.4Mpa左右,增压进液阀门全部打开;7、排放结束前片刻,便可关闭增压器入口阀,借助增压器内剩余液体的继续汽化和罐车内的余压维持排液压力,直至排液结束;8、当液位计指针到零时,证明液体已经卸完;关闭下进液阀、升压进液阀、升压回气阀,由站内操作人员放空软管内余液,拆下液相软管放回原处;关闭紧急切断阀,检查其他阀门是否完全关闭、关紧,拆下接地线,关好后厢门,卸液工作完毕。
驾驶员出车前必须掌握的内容出车前检查1、检查汽车外表2、检查门窗玻璃,刮水器,室内镜,后照镜,门锁与升降手柄等是否齐全有效;3、检查水箱的水量,曲轴箱内机油,制动液量,车载气瓶内储气量,蓄电池中电解液量;4、检查行车执照、牌照、通行证,喇叭,灯光是否齐全有效;5、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乎规定并清除胎纹的杂物;6、检查轮毂轴承,转向节主销是否松动;7、检查方向、离合器踏板及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正常;8、检查转向机构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9、检查钢板弹簧及U型螺栓是否紧固有效;10、启动发动机检查有无异响及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11、检查是否漏水、漏油、漏气、漏电;12、检查随车装备是否齐全途中行驶检查1、发动机和底盘有无异响和异味;2、离合器的工作情况;3、手制动、脚制动的工作情况;4、转向机构工作情况;5、各项仪表工作情况途中停车检查1、轮胎外表及气压,清除轮胎纹路中杂物;2、有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3、制动器有无拖滞发热现象;4、转向机构、操纵机构等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5、货物装载及温度是否安全可靠收车后1、清洁车厢内及驾驶室内部;2、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并补充燃料、润滑油、制动液;3、检查冷却水的情况,夏季应定期换水以免堵塞,冬季气温低于3℃时,未加防冻液的车辆应放水;4、检查各连接装置有无松动;5、检查轮胎气压状况,并清除胎纹间的杂物;6、将气压制动储气筒内的水放净并关好开关。
应急情况处理1、冷灼伤处理1)当皮肤与低温表面冷灼伤时,可用热水加热方法使皮肉解冻,然后再挪开冻结部位,并将伤员移至温暖的地方(约20℃);2)出去所有妨碍冻伤部位血液循环的衣物;3)将冻伤的部位立即进行水浴,水温要求40-45℃,不允许使用干燥或直接加热的方式;如果水温超过45℃,就会加剧损伤冻伤区的身体组织;4)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5)如果伤员大面积冻伤,且体温已经下降,就需要将伤者浸泡在40-45℃的水中,再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6)冻伤的身体部位在加热后开始疼痛、肿胀,如果伤势不严重,应当对冻伤部位进行缓慢、持续地加热,直至皮肤由灰白色变成粉红色或红色;2、事故或火灾情况处理在遇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情况时,要及时关闭气瓶的燃料供应阀,打开气瓶舱门,确保空气流通,设立安全区,疏散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如果发生火灾情况,应注意使气瓶远离着火点,及时报警当阀门无法关闭或泄漏处无法堵塞时,切不可用水直接喷淋液体泄漏处,推荐使用干粉(最好是碳酸钾)灭火器警告:不能使用水喷向液化天然气液体,这会引起液化天然气的大量蒸发而加大火势,必须用高倍数泡沫系统进行灭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