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三场改革.ppt
46页一、一、1919世纪中叶后工业文明的冲击世纪中叶后工业文明的冲击二、二、186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三、日本明治维新三、日本明治维新 四、戊戌变法四、戊戌变法19世纪中叶工业文明的冲击• 19世纪中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 拉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凭借着强 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 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 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亚非拉等国,不仅 面临武力侵略,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如 何摆脱落后境地,富国强兵,振兴民族? 出路是进行社会变革,向西方学习 • 本单元讲述的就是回应工业文明冲击的各 国不同的改革之路19世纪初期俄国疆界图太平洋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73年)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原因)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内容)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影响)课程标准:(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第1课)(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第2课)(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第3课)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年份次数1801-1860年农民骚动材料:“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 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讨论:上述图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认识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制 度俄国71261606农奴制和封建专制英国32338514603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法国150 1089160资产阶级民主政体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探究探究3 3:据上表结合课文思考::据上表结合课文思考: 1919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认识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阶级矛盾尖锐工业落后变革呼声变革呼声 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新思潮新思潮认识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 制统治的新思潮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 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 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启蒙思想和法启蒙思想和法 国大革命国大革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克里米 亚半岛探究4:结合材料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 原因有哪些?结合原因分析其实质,及其影响。
材料1: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 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 式火枪—滑膛燧发枪(射程仅是英法的三分之一)英法和土 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 汽舰只有24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 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俄国的铁路还 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 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 的落后和腐朽 ——《世界史》材料2: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 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方 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败因:直接原因:军事装备落后、交通运输落后、经济落后根源:落后的农奴制 实质:落后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认识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暴露了农奴 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材料1: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 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材料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 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探究5:结合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何在?目的: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国威材料3:亚历山大二世清楚地认识到:“强迫的农奴劳动,无 论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经济上的不利情形已经是很清楚了 如不废止农奴制,国内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 ——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二一九法令二一九法令” ” 即即“ “解放解放” ”法令法令(1861.3.3)(1861.3.3)政治上:经济上:组织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①①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赎买一块份 地地(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 也由地主决定); ②②份地须高价赎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 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探究7:结合以下材料和改革内容思考:如何评 价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材料1: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 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 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 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材料2: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 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 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 ,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 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 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世界史》材料3:(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 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三、评价三、评价◆性 质 : ◆进步性 :◆局限性 :① 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是 俄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② 农奴获得自由,扩大自由劳动力来源和国内市场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③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发展;① 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② 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③ 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
沙皇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 经济近代化的表现:封建经济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原因:①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②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市场,提供了资金 ③政府制定了扶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策 ④两次工业革命的先后进行 局限性:(1)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2)对外 国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3)发展很不平衡四、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四、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政治的缓慢变革:亚历山大给俄国 带来的“文明”观看漫画思考:“文明火炬”是指什么?“到西 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经济上: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改革后的俄国: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刺杀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未成功改造沙皇专制;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1905 年革命爆发动摇其根基,成为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次总演习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背景)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过程)第3课 明治维新(措施)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 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影响)一、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探究1: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 表现在哪几方面?--农 --工 --商----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士政治:封建等级制度外交:闭关锁国政策经济:重农抑商政策贱 民德川幕府掌握实权江户江户名义首脑京都京都幕府的统治基础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激化社会矛盾造成近代日本的落后1853年浦贺港《日美亲善条约》民族危机美国东印度舰队 司令佩里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 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 ——吉田松阴探究探究2 2::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了哪些影响?⒈⒈打开日本门户,打开日本门户,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⒉⒉激化激化社会社会矛盾矛盾,,动摇动摇了幕府了幕府统治统治;;⒊⒊加速封建加速封建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义经济发展;⒋⒋先进思想传入先进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求变革呼声变革呼声更加更加强烈强烈。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冲击幕府封 建统治;黑船事件使日本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外交:闭关锁国造成日本的落后;政治:幕府腐朽统治,激化社会矛盾;内内 ::外外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一、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一)(一)19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危机世纪中叶幕府统治危机思想: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思潮出现二)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二)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戊辰战争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戊辰战争(1868)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发展资本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主义经济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巩固统治巩固统治文明文明开开化化振兴民族振兴民族 世界強國世界強國废除条约废除条约 摆脱压迫摆脱压迫二、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二、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政治上: 废除旧体制经济上: 发展新经济文化上: 文明开化①①“ “废藩置县废藩置县”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国家;①①改革币制;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币制;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承认土地私有;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地税改革;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 (西化西化) );;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二、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二、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②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②②殖产兴业殖产兴业 ※※军事上:建立新军队福泽谕吉是日本启蒙运动的旗手,他从天赋人权理念出发 ,宣传平等自由思想,明确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 下之人”的口号,号召人们向西方学习,向文明进军被誉为 “东方的伏尔泰”三、评价三、评价◆性 质 : ◆进步性 :◆局限性 :① 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近代化道路② 殖产兴业使日本掀起工业革命热潮,跻身工业强国之列;③ 废藩置县结束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④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社会面貌深刻变化;⑤ 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① 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政治、经济); ② 带有浓厚军国主义传统;③ 日本很快加入欧美瓜分和争夺殖民地行列,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经济上: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 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原因:①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转变为近代化工业国家②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