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方案.doc
24页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省初中体育与健康队伍建设步伐,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高素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根据《山东省2011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初中体育与健康培训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坚持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相统一,围绕课堂教学,以教师岗位的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多角度、少课时,科学设计培训课程,打造本学科培训的精品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研修目标通过培训,进一步更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骨干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推动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创新的能力,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使他们在实施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显著提高全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培训平台为载体,为我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师搭建覆盖省、市、县、校四级的本地网络学习平台,形成集中研修、网络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建设并生成符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学科教学需求的动态问题库、案例库,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
三、研修内容集中研修:模块一: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最新动态(8课时)新课程标准解读(4学时)体育与健康解读(4学时)模块二: 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60课时)如何上好和评价一节体育课(4课时)趣味田径运动(8课时)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8课时)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8课时)健美操教学理论与方法(8课时)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8课时)软式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8课时)定向运动(8课时)模块三:学科基础理论与教学对策(20课时)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4学时)运动生理学原理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4课时)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4课时)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4课时)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4课时)模块四:学科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20课时)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4课时)体育教学理论创新及经验分享(4课时)体育课件的设计与制作(12课时)模块五: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与校本研修(18课时)一线体育教学观摩与研讨(6课时)体育名师教学经验介绍(4课时)体育科研课题的选择、设计与写作(4课时)体育与健康课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4课时)模块六: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12课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4学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4课时)素质拓展训练(4课时)选修课:(任选5个专题)社交礼仪(4课时)身体语言解读(4课时)当代教师的新型教育观(4课时)风筝的扎制与放飞(4课时)瑜伽(4课时)街舞(4课时)网球(4课时)软式棒球(4课时)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与裁判(4课时)奥林匹克(4课时)分散研修:1. 完成一篇关于当前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2. 撰写一份能够反映自身教学风格的教案;3. 撰写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笔记;研读以下书目(任选5本),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体育教学论》,毛振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邱丕相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6月版《学校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秦志辉,宛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季浏,汪晓赞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体育教学心理学》,邵伟德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体育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陈雁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季浏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体育文化概论》,于可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版《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陈雪红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学校体育教学艺术》,刘端文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现代体育教育技术》,程士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走进课堂——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版4. 组织一次校本研修活动;5. 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报告;6. 撰写综合研修报告四、研修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集中培训21天,分散研修2个月根据在职教师学习的特点,在集中培训期间,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综合运用讲座式、参与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引导、鼓励受训者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实践锻炼和教育研究,促进教师在理论与实践能力上的提高在分散研修期间,加强学院选修课程内容的研读和远程指导通过学校教师培训网和“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的 “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题网页,加强对参训学员作业、培训感悟、结业论文的指导,实现“所思、所想、所悟、所得”的教学、研究、实践的训练1.理论引领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进一步充实学员的理论素养;2.案例教学通过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与教学实例,尤其是视频教学案例的运用,把非结构化的知识通过情境展示,在多元视角的研讨中,在观点的碰撞中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精要的理论诠释与贴切的案例剖析有机结合起来;3. 课程研讨包括集中研讨、交流和专家答疑学员每学完一个课程后,在平台的班级中进行发帖交流;每学完一个模块后由班级管理员与教师组织和指导,进行一次集中交流,课程专家团队参与指导。
据学员阶段学习总结情况,专家定期进行答疑一方面总结学员的学习情况,对于本阶段学员遇到的共性问题,给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案建议4. 完成作业在学习和课程研讨的基础上,学员必须按照要求独立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5. 观摩与实践活动让学员到实训基地学校,通过“公开示范——教学诊断——教学提升”的观摩讨论培训,切实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要求学员在分散研修学习期间,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五、考核评价考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集中培训的考核:针对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最新动态,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科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与校本研修,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六个模块,每一模块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研修报告第二部分为分散研修的考核在两个月的分散研修期间,完成一篇关于当前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一个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案例或一个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笔记,组织一次校本研修活动,一份课题方案或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报告,提交结业论文根据评价标准对学员在网上学习的时间、发帖、回帖、作业和研修报告等进行量的考核,达到合格标准方能结业;同时把主持班级研讨、论坛,参与专家互动答疑并踊跃提问,优秀的作业、案例、心得、日志等作为评选优秀学员和研修之星的参考条件。
考核内容包括考勤情况、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与综合研修报告等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六、预期成果学员成果:每位学员针对六个模块,每一模块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研修报告,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完成一篇关于当前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一个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案例或一个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笔记,组织一次校本研修活动,一份课题方案或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报告,一次初中体育学科听课评课活动或者进行一次课堂教学讲座活动的记录材料每一位学员结合培训总结和反思,完成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如何做一名优秀体育教师?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等为主题的研修报告,完成结业论文项目成果:一套体现培训理念、特色、水平的研修成果集和培训文集一个适合在全省开展的、促进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包七、专家团队首席专家:赵健教授,现任潍坊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潍坊学院第一、二届学科带头人核心成员:姓名性别职称专业工作单位毛振明男教授体育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于 涛男教授体育教育山师体育学院王绍谦男教研员体育教育山东省体育教研室何仲凯男教授体育教育北大体育部张雪临男教授体育教育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刘洪珍男教授体育教育曲师大体育学院俞文东男教研员体育教育潍坊市体育教研室耿建民男教授教育原理潍坊学院杜建国男副教授体育教育潍坊学院杜琳英女教授体育教育潍坊学院张云华女教授体育教育潍坊学院刘炳明男中学高级体育教育诸城一中刘 娟女中学一级体育教育新华中学杨 春女中学一级体育教育诸城一中附件二: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工作管理办法为了加强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发挥校内、校外师资资源和学校校内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发挥培训项目的社会效益,促进学校师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成立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守伦副组长:冯滨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培训办公室二、建立项目专家团队1. 赵 健 潍坊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2. 毛振明 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教授、博导3. 何仲凯 北大体育部主任,教授、硕导4. 于 涛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导5. 张雪临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导6. 刘洪珍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导7. 王绍谦 山东省体育教研室主任,教研员8. 俞文东 潍坊市体育教研室主任,教研员9. 耿建民 潍坊学院教育科学与传媒工程学院院长、教授10. 杜建国 潍坊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副教授三、班主任实行聘任制根据学科特点,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聘任、选拔政治素质高、作风优良、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干部或教师担任班主任,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见附件五)四、加强教学过程的学习指导和管理,建立主讲教师、指导教师双师学习服务制见附件六)五、加强对主讲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教学评价1. 制定主讲教师和指导教师评价纪录卡由培训学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组织能力、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成绩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2. 评价结果作为奖励和续聘、解聘的依据六、加强组织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学校保安、后勤、医院以及各个相关二级学院、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认真研究和解决问题,做到服务及时到位,问题及时处理,为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一流的服务服务附件三培训班管理制度为提高培训班的培训效率,确保培训的严肃性、规范性,提高培训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特制订培训班管理制度一、学员必须参加教师教育基地规定的培训,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应提前提出书面申请,经基地同意后,报教育厅审批,否则按旷课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