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迭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中文培训教程.ppt

6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79509503
  • 上传时间:2024-08-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3M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PAGE1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中文培训教程(试用版)辉固地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 56 号远洋国际中心 A 座 1207-1209 室 100025:010 5908 1801:010 5908 1802网址:www.fugro-技术支持:support.china@fugro-©Fugro-Jason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第一章:JASON 软件介绍及基本操作......................................................31.1 工区数据介绍 ..............................................................................31.2 底图显示 Map View ....................................................................41.3 剖面显示 Section View............................................................. 111.4 层位编辑 Working with horizons ............................................151.5 井数据管理 Well Manager ........................................................20第二章:工区的建立与数据的加载..........................................................242.1 工区的建立 ................................................................................242.2 数据的加载 ................................................................................25第三章:项目可行性研究 ........................................................................313.1 测井数据可行性分析..................................................................313.2 地震数据可行性分析..................................................................34第四章: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 .................................................................364.1 数据输入....................................................................................364.2 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38第五章:建立低频模型............................................................................425.1 构造格架建立 ............................................................................425.2 低频模型的产生.........................................................................44第六章:约束稀疏脉冲反演(CSSI)..........................................................45第七章:反演结果质控............................................................................50第八章:反演结果解释............................................................................56PAGE2 PAGE3第一章:JASON 软件介绍及基本操作在您开始学习 Jason Geoscience Workbench(JGW)软件之前,您需要学习如何应用该软件,您的培训教师会给您一个快速的演示,然后您就可以进行练习,在本章每个练习之后,培训教师会带大家复习,并演示更多的可选的软件功能。

      1.1 工区数据介绍在这个培训中我们会用到不同的培训数据,现简要描述如下:GOM 工区该工区数据是来自于墨西哥湾的实际工区数据,数据包括多个地震解释层位;Green是主要产层,沉积环境是陆棚边缘三角洲沉积在该工区内有五口井,一个全叠加数据体seismic.mod , 一 个 与 该 地 震 数 据 相 匹 配 的 子 波 wavelet.mtr , 一 个 反 演 结 果 体aitm_ai.mod 文件Data_loading 工区该数据只是用于数据加载练习,在后面的反演和解释练习中并没有用到该数据Wedge2d 工区该数据是合成的二维数据工区,该工区让您充分理解利用波阻抗数据来开展工作的好处Big_gom 工区该工区是更大范围的 GOM 工区,您将通过它学习如何解释 InverTracePlus 生成的反演结果,在该练习中我们会用到工区内的 6 口井,在工区中有一个 InverTracePlus 反演数据体aitm_ai.mod 文件 图 1 InverTraceInverTracePlus 流程图数据的加载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体检测Plus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流程图1.2 底图显示 Map View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教大家在 Map View 模块中如何显示、管理和编辑数据,以及 Map View 模块的使用,这个练习大约需要 30 分钟。

      启动 Map View 模块在 JGW 主菜单点击 File > Select project 并选择 GOM 工区,点击 Analysis > MAPVIEW 启动该模块数据的选择显示通常有五种方法可以选择您需要加载的数据:-在 MAP VIEW 窗口顶部通过 Input 菜单-通过菜单下面的分类快捷按钮,,, 进行数据加载-通过 Plot List,点击显示窗口右边的快捷按钮可以进入,进行数据加载PAGE4 -在 MAP VIEW 窗口显示区内,点击 MB3(鼠标右键或第三键),选择 Input > 例如加载井 Input > Select data > Add > Wells选择多口井按钮进行数据输入,该功能类似于鼠标 MB3 键-还可以通过点击井数据显示用快捷按钮打开 plot list,改变 Type 到 Wells,点击该窗口中的 Add 按钮选择工区内的井 1.wll, 4.wll, A08.wll, A13.wll 和 A19.wll. 点击 OK,井就会显示在底图上其中有两种方法选择数据:— 用鼠标左键划过您想选择的文件。

      — 按住 Ctrl 键然后点击每个您想选择的文件图 2 文件选择窗口缩放功能在底图上要放大某一个区域,可以通过按住鼠标的中键进行拖拉选定放大区域,放开鼠标中键后被选定区域就会被放大可以利用按住 Shift 键移动放大以后的图件PAGE5 可以点击快捷键也可以点击快捷键使放大的底图缩小到原始大小,如果您对底图进行了几次放大,使图形分步骤缩小到每次放大之前的尺寸保存 Session点击快捷键 File > Save session 输入保存文件名 only_wells绘图列表 Plot list下一步您将通过 Plot List 向底图窗口中加入一个解释好的层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使用图标— 右键点击您的底图然后选择 Input > Select data— 选择图标,然后点击 Input > Select data1. 通过上面所示的方法打开 Plot List,然后改变 Type 到 Horizons,然后点击 Add选择 horizons.hor,然后双击其中的 Green_Base (Time),点击 Apply 显示层位数据2. 为了显示目前在 Plot List 中所有的数据列表,改变 Type 到 All,其中 On 那一列画叉的数据显示了在底图中显示的所有数据。

      每个项目数据都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左键来选择或者不选择,点击 Apply 应用相应的选择图 3 绘图列表窗口PAGE6 PAGE73.到目前为止,您已经加入了新数据到 Plot List,为了改变任何已经加入的数据,您可以使用 Type 列中的图标不同的图标用来识别不同的数据类型:−−−−−−−−地震/属性数据层位数据井数据断层轨迹等值线文化数据注释信息道集数据例如:可以点击图标来改变 Green_base (time)层位到 Green (time)层位记得在更新 Map View 显示窗口中选项以后点击 Apply显示属性 Display Attributes在绘图列表 Plot List 中的图标被用来改变列表中每一项的显示属性:1. 点击 Green 层位旁边的图标,改变 Draw method 从 Area fill到 Data dots 然后点击 Apply2. 使用 Plot List 中井旁边的图标来改变井数据的设置注意到注释信息可以显示或者不显示,井轨迹的大小和颜色都是可以改变的3. 显示井在哪个位置穿过了层位,可以从 Map View 菜单列表中选择 Input > Well intersections。

      4. 在井位处按右键然后从下拉菜单中选择 4,…attributes,这是使用图标来调整属性显示的一种替代方式5. 可以从 Map View 窗口下方找到显示属性的相关信息,当您移动鼠标的时候,窗口下方的值也在改变,在 Display > GlobalDisplay 设置对话框,您可以设定什么样的信息需要被显示出来6. 选择 Display > Units 您可以改变显示的单位颜色刻度 Color Scale点击快捷键或 Display > Data color and scale PAGE8图 4 数据颜色和刻度对话框通常软件已经设定了合适的颜色数值范围,不过如果您想编辑颜色刻度,要么点击Colors 列框中的…或者双击色标颜色显示窗口进行颜色编辑,这将会打开颜色刻度窗口:图 5 颜色刻度编辑窗口可以通过 File > Standard 来选择标准的配色方案,点击 OK 来进行应用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将使用提前定义好的配色方案 BlueGreenRedGold.shs— Flip colors:您可以反转颜色的显示方式,这样颜色的最小和最大值就相互交换— Undo:取消自从上次您点击 Apply 以后所进行的所有编辑。

      可以双击每个单独的颜色,通过 Color editor 窗口进行修改,在窗口中调节 R(红色),G(绿色)或者 B(蓝色)滑动框进行修改 图 6 颜色编辑器色标 Legend点击工具框中的打开色标条,可以注意到底图的标题是 GOM,副标题是Green (horizons.hor),您可以通过双击相应的区域进行编辑图 7 底图和色标显示窗口断层/层位横切 Fault/Horizon intersection断层和层位之间的横切可以通过 Map View 顶部的图标进行显示1. 点击,选择层位文件 horizons.hor; 选择 big_fault 作为 Fault 以及Green 作为 HorizonPAGE9 ,选择 Flat colored: Black,点击 OK;2. 在 Plot List 内选择挨着断层轨迹的文化数据 Culture data,然后选择 mc109.cul,这个文件包含了不同然后修改其中的颜色和线的粗细值点击水平工具栏中的快捷键区块的边界信息,可以点击旁边的等值线绘制 Contour lines1. 点击水平工具栏中的快捷键,选择Horizon file: horizons.hor, 然后Horizon: Green。

      其中Data range、Contours和Increment分别定义了等值线图的显示参数2. 打开图形显示列表然后改变 Type 到 Seismic/Property点击 Add;选择地震数据文件 seismic.mod;点击 Apply;如果图形变黑,点击然后改变 Draw method 到 Data dots图 8 等值线参数选择窗口图 9 本次练习的结果显示在底图中PAGE10 3. 通过点击图形列表中的图标取消地震数据,然后点击 Apply多个显示面板 Multiple panels1.2.选择 Panel > New panel,可以在已经显示的模板右边加入新的显示模板,其中每个模板都有相应的图形显示列表 Plot List显示在最初的模板中的数据可以通过右键点击加入新的模板中,首先右击原始模板中的数据,然后选择增加相应的数据,比如选择 Add contours ofGreen to other panels,这样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加入到新的模板中— 如果要改变所有模板的设置,使用顶部的菜单选项— 如果要改变某一个模板的设置,使用图标或者右键单击模板可以缩放窗口— 最大、最小化按钮抓图工具 Snapshots点击快捷键,或者用 System > Screen Snapping Tools > xv 进行抓图。

      图 10 抓图结果示例1.3 剖面显示 Section View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教大家在 Section View 模块中如何显示、管理和编辑数据,以及 SECTION VIEW 模块的使用,这个练习大约需要 30 分钟启动 SECTION VIEW 模块本练习还是在 GOM 工区内进行,点击 Analysis > Section View 启动该模块地震数据显示 Display seismic data在 SECTION VIEW 窗口内点击快捷键, 选择 seismic.mod,然后点击 OKPAGE11 PAGE12通过 Input > Vertical gate 或双击垂向轴 vertical axis 进行垂向显示设置设置最小值 1600 ms (1.6 s) 最大值 2400ms (2.4 s)地震道范围 Trace gate在 SECTION VIEW 窗口内点击 Input > Trace gate >Select (from map)或者双击horizontal axis 横轴,选取相应的主测线、联络线或任意线图 11 剖面地震 Trace gate 选择对话框本次显示确定的 Trace gate 为主测线 39,CMP 从 261 到 281,位于工区的边界。

      如果查看底图的话,可以注意到底图上显示为相应的蓝色线段图 12 工区 Trace gate 位置图通过点击 Input > Trace gate browser 进行地震道浏览 图 13 工区 Trace gate 浏览框其中的 Line step 和 Trace step 控制了显示的地震道的移动方向另外也可以利用 Arbitrary Line 来设定任意方向的测线属性对话窗口 Attributes dialog window在 SECTION VIEW 窗口内点击 MB3 选择 seismic.mod attributes,就会有Seismic/Property plotting Attributes 对话框弹出,设置 Filter type 为 Band-Passfilter,点击 Parameters 进行参数设置:− Low frequency = 6;−Low overlap = 4;− High frequency = 60;− High overlap = 10点击 OK 变更显示地震剖面频率域显示 Display in frequencyPAGE13 在SECTION VIEW窗 口 内 选 择Display > Data transform 打 开Amplitude-frequency , 或 者 点 击 MB3 选 择 Display > Data transform >Amplitude-frequency,可以通过点击快捷键来改变地震频谱的显示方式,比如下图的显示方式为 Wiggle。

      图 14 地震数据频率域显示可以试着放大其中的一小部分区域,查看数据的频率信息地震解释层位与井数据的显示在 SECTION VIEW 窗口内通过点击快捷键分别加载地震数据、层位数据、井数据,并且在 SECTION VIEW 窗口内合理地显示,或者可以通过 Input 菜单进行加载图 15 剖面显示图中的结果PAGE14 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改变测井曲线的显示属性,比如,可以将 LithologyFraction 曲线的 Wiggle line width 设定为 Small也可以通过 Display > Global displaysettings 来设定显示投影井距,另外也可以通过点击快捷键 或者选择 File > Savesession 进行剖面参数的保存,便于下次调取1.4 层位编辑 Working with horizons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教大家在 HORIZON MANAGER 模块中如何显示、管理和编辑数据,以及 HORIZON MANAGER 模块的使用,这个练习大约需要 30 分钟层位管理 Horizon ManagerHorizon Manager 模块可以对层位进行拷贝、计算和统计。

      1. 打开模块:Utilities > Horizon Manager;2. 先拷贝层位文件到另一个文件,因此可以保持最初的文件;— 选择 Input > Horizon files 然后选择 horizons.hor;— 从 Display > Select all 选择所有的层位;— Tools >Copy to other file 然后给新文件起名 edit_horizons;窗口看起来如下图所示:图 16 层位文件管理窗口PAGE15 3. 同时可以拷贝和平移层位数据:选择相应的层位数据,比如 Green,然后使用 Tools > Copy and shift horizons,设定平移值为 50ms,文件的后缀 Suffix填入_shift,点击 OK;也可以点击 Edit 来启动颜色编辑器,比如选择 Colors> Yellow4. 可以通过点击 Display > Show statistics 进行层位数据的统计,层位管理Horizon Manager 窗口应该如下图所示:图 17 层位文件管理窗口层位解释 Interpretation1.在 SECTION VIEW 窗口通过点击 Tools > Interpret 或点击窗口右边的快捷键启动层位和断层编辑解释模块,对层位进行手工或自动解释,您可以选择层位文件,生成某个层位文件中的新层位信息,对层位信息进行修改,选择不同的解释选项等等。

      PAGE16 图 18 Section View 剖面解释窗口2.3.4.5.6.在 edit_horizons.hor 文件中生成一个新的层位数据:— 输入新的层位文件名,比如 Yellow;— 然后选择相应的层位显示颜色,比如 Yellow;— 点击 Add horizon 来生成新的层位文件;解释选项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项:— Jump 表示跳过某些层位点,或者中断层位拾取操作,从下一次鼠标点击开始接着拾取层位;— Undo 取消上次的层位拾取操作;— Point mode 点模式,表示拾取的不同点之间靠直线连接;— Continuous mode 连续模式,表示点击然后拖拽鼠标,拾取出层位;— Delete mode 删除模式,表示删除鼠标点之间的层位拾取结果;— Autotracking mode 自动拾取模式,表示自动拾取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点之间的满足拾取标准的数据;确定选择了新生成的层位文件到 Interpretation 窗口;试着在 Point mode 模式下点击窗口的不同位置,然后利用 Jump 功能中断层位拾取;点击 Continuous mode 进入连续模式,可以试试这个层位拾取方法的不同;可以利用右键功能 Jump correlation image 来拷贝一个半透明的长方形的屏幕区域来移动并寻找断层两边最相关的解释点;PAGE17 7.8.9.10.11.试验 Autotracking mode 自动拾取模块,先生成一个新的层位文件,点击1925ms 附近的波峰,然后沿着同相轴点击鼠标看看结果;点击 Tracking parameters 来编辑自动追踪的参数;点击 Save 来保存结果;可以试着利用自动追踪功能来解释波阻抗数据,可以设定自动追踪标准Criterion 为 Value crossing,然后填入 Crossing value 为 16400 g/cc*ft/s(5e6 kg/m^3*m/s),选择 Adapt existing value,选择 Resample to sampleinterval 然后填入 1 ms,点击 OK;为了更好的看清楚层段的边界,可以通过 Display > Data color and scale 设定Min = 13000 Max =19000 g/cc*ft/s (Min = 3.95e6 Max=5.8e6kg/m^3*m/s);12.13.14.试验不同的自动追踪的参数设置;选择 Save and Close;选择 File > Save session As 为 allwells_aitm。

      层位在底图上的编辑在 MAP VIEW 模块下可以通过点击 Tools > Horizon 开启层位编辑菜单,在层位编辑菜单内选择 edit_horizons 层位文件内的 Green,对一定范围内的层位进行清空、内插、控制点内插和平滑等1. 进入 Map View;2. 选择 edit_horizons 中的 Green 层位数据,显示到 Map View 中;3. 进入 Tools > Horizon,注意到 Trace gate 缺省值为 Area,其他的选项为 Polygon或者 File hull,您也可以选择不同的 Operation 选项,比如 Clear area、Interpolate、Fit control points 和 Smooth;4. 改变 Area 到 Polygon;5. 点击 Edit polygons,然后在底图上点击您想画出的范围,然后点击 Closepolygon 来自动关闭;6. 改变颜色到黑色;7. 输入 Polygon 的名字为 area_to_delete;8. 点击 Save active polygons;9. 点击 Done;10. 您现在可以执行某种操作到选定的 Polygon 区域,比如您可以选择 Clear area,点击 Apply;PAGE18 PAGE19图 19 Green 层位中被删除的区域11. 下一步您可以在全工区内插值,— 改变 Area 到 Trace gate;— 点击 Edit trace gate;— Retrieve 三维 trace gate 到 Volume;— 点击 OK 回到 Edit horizon 对话框;— 改变 Operation 到 Interpolate;— 点击 Interpolation parameters,对应的窗口中设定 Operation set到 Triangulation,点击 OK;— 可以将原始的层位数据存成另外的名字,以便能够随时回到最初;12. 利用 Panel > New panel 打开新的模板;13. 打开 Plot List 来显示 Green 层位,然后比较插值以后的层位和最初的层位。

      图 20 比较插值以后的层位(左)和原始的层位(右)1.5 井数据管理 Well Manager这个练习目的教大家在 WELL MANAGER 模块中如何显示、管理和编辑数据,这个练习大约需要 30 分钟井数据管理器的介绍在 Jason 主菜单上点击 Analysis > Well Manager 进行 WELL MANAGER模块的启动,点击 Load all wells in proj.dir 进行工区内的井的加载,表格显示方式可以选择 Tops、Logs、Misc 方式进行显示;在 Logs 显示方式下,可以在不同的垂向轴上进行显示:Measured depth、Time,对曲线进行统计显示方式为 Datarange、Mean/Std. dev 等具体步骤如下:1.2.3.4.5.6.7.通过选择 Analysis > Well Manager,点击 Load all wells in proj. dir,可以看到 Logs 标签(存储了所有的曲线)和 Misc 标签(显示了不同的参数,比如井径,井种类等);熟悉相关的类型,不要改动数据;将原始的井文件存成另外一个名字,比如 ex_wellmngr_作为文件后缀;进入 Logs 标签;您可以改变数列的顺序,主要关注纵波阻抗,GR 和电阻率数据;可以通过 Display > Show logs as 来控制显示的数据信息;设定 Display > Vertical type 到时间。

      测井数据在曲线显示器上的显示PAGE20 在 WELL MANAGER 中按住 Shift 或 Ctrl 键选择 Gamma ray、 Resisitivity 和P-Impedance 三条曲线,点击 MB3 选择 Show selected logs in a ‘Well log View’ 点击 OK 进行曲线显示1.2.3.4.5.选 择 相 应 的 测 井 曲 线 数 据 列 , 比 如 Gamma ray, Resistivity 和P-Impedance,右键点击,然后选择 Show selected logs in a “Well logView”;您可以在 Well Manager 激活或者不激活地质分层;回到 Well Manager 然后选择 Tops 标签,右键点击某个地质分层,然后选择不激活它;垂直设置也可以在 Well Manager 中进行修改;点击 Vertical settings 然后输入 1875ms 和 2100ms 作为时间输入的最小和最大值,点击 OK;图 21 纵波阻抗、GR 曲线和电阻率曲线显示点击 Manager embedded apps,然后选择 Well Log View,然后点击Update;在每个 Well Log View 模板,您可以查看哪些测井曲线被激活了。

      测井数据在交会图直方图上的显示在 WELL MANAGER 中按住 Shift 或 Ctrl 键选择 Gamma ray、Resistivity 和P-Impedance 三条曲线,点击快捷键,设置 X axis : P-impedance、 Y axis :Gamma Ray、Color axis : Resistivity1. 点击 Browse logs with 到 Logs Browser,Logs Browser 窗口打开:— 选择窗口上部的井,然后下部的 Gamma ray 和 P-impedance;PAGE21 — 点击图标来查看这些测井曲线数据,然后设定 X 轴为纵波阻抗,Y 轴位 Gamma Ray,颜色轴为电阻率;— 点击 OK;— 可以调整电阻率数据的范围,最小为 0,最大为 10 ohm*m;— 双击色标打开 Color scale editor 窗口来调整颜色显示;2. 一开始,数据非常难解释,选择 Display > Data reduction ,可以试验不同的设定值,比如 200 或者 1000,点击 Apply;3. 回到 Well Manager 然后保存 session 为 pimp_vs_gamma。

      图 22 纵波阻抗,GR 曲线和电阻率曲线交汇图测井数据在 ASCII 表上的显示在 WELL MANAGER 中按住 Shift 或 Ctrl 键选择 Gamma ray、 Resistivity 和P-Impedance 三条曲线,点击 MB3 选择 Show selected logs in ASCII tables 进行曲线数值显示,也可以存成.txt 格式文件1. 选择您想在表中显示的测井曲线数据,然后右键点击您的选择;2. 选择 Show selected logs as ASCII table,然后对于每个选择的曲线出现一个新的窗口;3. 点击 Save,注意您可以保存数据为.txt 格式测井数据在剖面上的显示PAGE22 PAGE23在 WELL MANAGER 中按住 Shift 或 Ctrl 键选择 Gamma ray、Resistivity 和P-Impedance 三条曲线,点击 MB3 选择 Show selected logs in a ‘Section View’.进行曲线剖面显示,注意显示剖面的 trace gates,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您想要显示的目标测井曲线,然后右键点击您的选择;2. 选择 Show selected logs in a “Section View”;3. 点击 OK 来接受所有的缺省设定;4.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加入另外的地震或者属性数据体,那么很快就可以对于井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质量控制。

      图 23 纵波阻抗、GR 曲线和电阻率曲线联井剖面图 PAGE24第二章:工区的建立与数据的加载2.1 工区的建立,如果您的机器上已经安装了 Jason 软件,那么就可以在任意路径下直接键入Jason,进入 Jason Geoscience Workbench 主界面(以下简称 JGW) 如图 24 所示图 24选择 File→ Create project, 弹出图 25,在底部的 Directory 一栏指定路径后 OK, 弹出图 26,在 Preferred unit system 旁边选择单位然后 OK在指定路径下的 JGW 工区就建好了注意这时主界面下的 Current project 变为指定路径图 25图 26另外,如果要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 JGW 工区,在主界面上选择 File→ Select project,选择单位定义数据类型当前工区路径 弹出图 25,中间方框里面列出了所有存放有 JGW 工区的路径,选择路径,该路径就出现在底部的 Directory 里面,然后 OK,就进入该工区了2.2数据的加载a)点击 Horizon file format 右边 Set →弹出 Select horizon definition 对话框,如图 29 所示。

      PAGE25数据加载均通过 JGW 主界面下面的 Datalinks 实现Datalinks 与 Landmark 和Geoquest 系统可以连接,见图 27,连上后可以实现对相应工区的各种类型数据同时加载,包括工区的坐标信息等等,非常便捷当然除了与其它系统的数据连接,主要还是按照数据类型(如地震、层位、井)逐一加载图 271. 层位数据加载1) Datalinks → Horizons → ASCII Horizon import,然后选择 Parameters →Select/edit transport parameters,弹出对话框如图 28 所示定义层位文件格式点击 Add 添加层位所有添加的层位文件定义工区名,修改输入线道号以及 x、y 坐标图 28 图 29点击 Horizon file format 右边 List → Select ASCII horizon format 对话框,指定层位文件的格式,OK 退出对话框点击 Test file 右边的List,选择层位文件,然后点击下方的 Test file format 查看层位文件,如图 30 所示,一般一个三维工区的层位文件主要包括:inline、xline、x、y 、time 等信息。

      如果定义错误,需要选择 Create column format 重新定义, 如图 31 所示,选择 Edit, 在弹出对话框 Edit column definition中指定每一列代表的具体含义点击 OK,回到 Import ASCII horizon files对话框inlinexlinexyz图 30逐列定义图 31PAGE26 b)点击 Add 添加若干需要加入的层位文件,用 Edit 编辑修改层位的颜色,单位等相关信息c) 在 3D survey settings 一栏,点击 Edit 设置工区名,并可以修改输入线道号、x、y 角点坐标等相关信息最后在 JGW horizon file 一栏,输入层位文件的 JGW 内部文件名,点击 OK 结束2) Parameters→ Existing filesParameters→ Existing xy coordinatesa)b)c)d)Definition name:指定输入 SEGY 数据的格式;SEG-Y dimension:2D 或 3D;选择或自定义 CDP、Line number、X coordinate、Y coordinate 的道头字;File name:输入 SEGY 文件,点击 Verify settings 来检查实际数据的相关道头。

      点击 OK 退出窗口PAGE273) Transport → Import selected files,开始加载层位数据加载完毕后,在当前路径下自动生成.hor,.hhd,.hin 三个内部层位文件4) JGW 主界面→ Analysis→ Map View→ Input → Multi-horizon view 可以同时查看多个层位2. 地震数据加载1) Datalinks→ Seismic→ SEG-Y→ Disk SEG-Y import,出现 Disk SEG-Y import界面,再选择 Parameters → Create/edit SEG-Y format definition,弹出如图 32定义 SEGY 数据格式定义 SEGY 数据维数指定线道号,x,y坐标的道头字输入 SEGY 数据,并且一定要检查道头信息图 32如何填写??输出文件/ xy 坐标覆盖或追加已有文件/ xy 坐标 2) Parameters → Select/edit transport parameters,弹出图 33 所示窗口a) Dimension of SEG-Y file: 2D 或 3Db) SEG-Y input file 一栏点击 Add 添加多个相同格式的地震数据,然后点击 OK,地震数据就显示在中间的方框中,选中该数据体,用Edit 编辑工区名以及修改该数据输入的线道范围,注意工区名一定要与加载层位文件时设置的一致。

      用 Verify settings 检查所选地震数据的道头信息等等3) JGW file:地震数据在 JGW 内部的文件名,点击 OK 结束4) Parameters→ Existing filesParameters→ Existing xy coordinates5) Transport → Import selected files 加载地震数据生成与地震对应的三个文件:.mod,.min,.mhd6) JGW 主界面→ Analysis→ Section View, 检查地震数据指定 SEGY 数据维数点击 Add 添加地震数据图 333. 井数据加载1) Datalinks → Well Data → Well log import,在 Parameters → Set template file 中选择井数据,弹出对话框,如图 34 所示PAGE28输出文件/ xy 坐标覆盖或追加已有文件/ xy 坐标 PAGE29图 34在 LAS logs 中选择井曲线(Ctrl+左键选多条井曲线),然后点击输入到右边的 Selected logs点击 OK 退出对话框注意:如果 JGW 不能识别输入的数据类型,那么它在为未知井曲线创建新的数据类别与类型的同时在 New?一栏用“√”做标记,并且在 Read 中提示相应单位。

      选定 Selected logs 下某一行,单击相应单元格,可以对所选的井曲线的数据类别、类型及单位等进行编辑修改)2) Parameters → Select files,选择测井文件(Ctrl+左键选多个井文件),点击OK,弹出 Set output filenames 对话框,选择需要井口坐标或基准面的井,点击 Edit 修改,点击 OK 退出对话框3) Transport → Import selected wells 加载井数据,加载完毕后,在项目路径下形成对应每口输入井的.wll 文件4) 加载测井分层数据Datalinks → Well Data → Well tops import,再点击 Input →ASCII well tops,选择测井分层文件然后选择 Input → Parameters,弹出对话框如图 35 所示分层文件就出现在对话框的顶部位置选择井曲线、指定曲线类型与单位井点坐标基准面设置 PAGE30图 35明确每一列对应的内容,然后填写 column 值,如对应 well top names 一栏中的 column 值,参考 ASCII 文件,找出测井分层名所在的列,再来填写。

      另外要注意深度值是 TVD 还是 MD,在 Import depth values 旁选择最后点击 OK 退出5) Input → Output files,对话框显示的是分层文件输出的井名,可以选中,然后用 Change output file 编辑修改编辑完后点击 OK 退出点击 Transport →Import 输入6) JGW 主界面→ Analysis→ Map View 里检查井点位置,井轨迹以及分层4. 子波输入Datalinks → Wavelets → ASCII wavelets import,点击 Input file,用 List 按钮选择输入子波文件.dat,然后在 Output file 中,用 List 填写输出子波名.mtr,Import 加载子波JGW 主界面 Analysis→ Graph View 中检查输入子波井分层数据 ASCII 文件指明 ASCII 文件中每一列对应的内容MD or TVD PAGE31第三章:项目可行性研究在开展反演项目之前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可行性分析主要确定 3 个方面的问题:♦ 反演能否解决该工区的地质问题?♦ 如果反演能够解决该工区的地质问题,那么所有输入数据是否满足反演的要求?♦ 通过反演能够多大程度地解决该工区的地质问题?这三个问题可以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图 36上图表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该先从井曲线出发,通过 Jason 特有的测井储层评价与岩石物理正演技术研究储层的弹性响应特征(对于叠后反演主要指的是纵波阻抗;对于叠前反演主要指的是纵波阻抗与横波阻抗或者是纵横波速度比),如果有相应的响应特征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先导性研究,否则就终止项目;在先导性研究中主要是评估用于反演数据输入的地震、层位和井数据,首先资料要齐全,然后是品质要好,如果资料品质达不到要求可以做一些简单处理等等,如果基本满足要求可以尝试目标测线或者小块区域的反演,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才在全区推广反演,并进一步对地震、层位、井数据以及反演参数进行测试。

      下面给用户简单介绍如何在 Jason 里对输入数据进行质控3.1 测井数据可行性分析利用交会图分析识别储层并且定义截止值注意:Jason 对测井数据进行的测井储层评价与岩石物理分析主要在软件 PowerLog/RPM 进行该软件基于 Windows 平台开发,Jason8.2 的 Windows 版本已经将其作为一个模块整合入 JGW 平台关于 PowerLog /RPM 模块就不在这里详述了交会图的制作可以在模块 Well manager 或者 Crossplot and Histogram 中进行,如图 37 所示,为纵波阻抗与伽玛曲线交会,电阻率表示颜色 PAGE32图 37从图中可看出,随着纵波阻抗的减小,伽玛减小,同时电阻率增加,也就是说伽玛值低电阻率大的样本点对应的纵波阻抗低值区,该区域应该具有比较理想的岩性与含流体类型指征如果我们按照纵波阻抗定义一个截止值,就应该能找到相应的储层但是这只是在测井频带范围看到的情况,能否直接把该截止值用于对反演结果的解释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反演得到的纵波阻抗的频带范围是在地震的频带范围的基础上加上低频分量,与测井资料相比缺乏高频成分,所以为了考察反演结果对储层的识别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对测井曲线交会图进行高切滤波。

      做法是直接在交会图界面:♦ Input > Time / depth mode > Time,♦ Display > Resampling well logs > Filter,选择 High cut filter,高切频率设为与地震数据一致即可,♦ Display > Resampling parameters,重采样为 4ms,如图 38 所示图 38比较滤波前后交会图的差异,滤波后的交会图样本点的值分布范围变小,但是低伽玛高电阻率对应低阻抗区域的趋势不变,依然可以在纵波阻抗上解释 PAGE33出一个截止值与储层对应这说明利用纵波阻抗可以识别储层验证截止值的办法是把截止值对应的纵波阻抗范围投影到测井曲线上,观察对应的范围是否是有利的储层,如图 39 所示,在滤波测井曲线交会图上定义截止值,然后投影到测井曲线上显示定义截止值的操作很简单,注意在打开交会图界面的同时还得打开测井曲线显示界面然后在交会图上先选择 Display>Polygon/range highlighting,再选择 Edit > Ranges > Edit ranges,弹出两个绿棒,如图 19 左边交会图所示,用鼠标左键拖拽绿棒测试不同的截止值,同时观察在测井曲线的投影区域范围是否对应有利的储层段。

      测试不同的截止值的过程也叫敏感性分析图 40 是对测井曲线高切滤波后观察储层的范围图 39图 40如果说我们从图 20 上解释出的储层与真实的储层的分布位置也极为相似的话,就相当于回答了能否通过叠后反演解决目标区域储层预测的问题 3.1地震数据可行性分析从信噪比、分辨率、去噪去多次以及偏移归位以及能量增益、采集脚印等方面考察目的层段地震数据的品质这部分工作主要在处理软件里完成,Jason可以做的工作主要是质量控制工作,为了更好的质控地震数据,Jason 发展了一套“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相应的引进了一套处理软件 Uniseis,专门实施该流程,并且在实践中也卓有成效本手册就不详述了,但是会列举出用户能在 Jason 中进行的一些简单质控检查目的层段地震数据的频带范围做法非常简单,在 Section View 中调出任意测线的地震数据(通常为联井线),然后选择 Display > Data transform >Amplitude-frequency,这时可以得到整个记录时间地震数据的频带范围,如果进一步选择 Display > Data transform > Amplitude-frequency > Vertical gatefor spectrum,然后在弹出的会话框中选择 User defined,填写目的层段对应的最大最小时间范围既可得到目的层段的地震数据的频谱,如图所示。

      显示任意测线的频谱可以检查频率范围、主频以及振幅补偿方面的问题图 41检查采集脚印对目的层段的影响采集脚印就是由于采集造成的对地震数据的影响,主要是在对目的层进行提属性分析时会有影响,所以只要采集脚印没有影响到目的层就没有大问题用 Jason 进行采集脚印分析主要是在一定时窗内提取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做法很简单,主要用到 Analysis >Attributes Exaction > Horizon Attribute Exaction 模块,首先用模块 FunctionMod或者 Map View 建立一个零时间层位,然后以该零时间层位为基准向下开常时窗,在一定时窗范围内提取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属性,一般开 500ms,如 0-500ms 为第一个时窗,500-1000ms 为第二个时窗......开至目的层段附近为止如下图PAGE34 PAGE35图 42上图展示从零时间开始向下提取地震数据的均方根振幅属性,可以看到0-500ms 时窗范围的属性主测线方向有明显的条带,这是由于海上资料采集的拖缆造成的,这就是我们说的采集脚印;这种影响在 500-1000ms、1000-1500ms 两个逐渐加深的时窗内还有,但是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在目的层段附近 1500-2000ms 的时窗范围内就基本没有影响了,也就是说采集脚印不会影响我们对目的层段的分析以上对地震数据的质控工作是 Jason 对地震、层位质控的一部分,主要是可行性分析中的在解答了叠后反演能够找到储层基础上,基本的输入资料是否适合做反演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反演能多大程度地解决目标区的地质问题? 这还需要挑选一条目标测线(一般为联井线)来进行快速反演,分析反演的剖面并进行抽井验证才能回答所以必须先开展下一章节的介绍-------- 第四章: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Well Editor 窗口简介JGW 主界面→ Analysis → Well Editor,启动井震标定模块 Well EditorJGW中测井曲线编辑、井震标定、子波提取都在 Well Editor 中完成Well Editor 包括两个窗口:井震标定窗口(Well Editor)和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可视化窗口从左至右依次为子波窗口、地震窗口、合成记录窗口以及测井曲线窗口4.1数据输入1. 点击 Well Editor 顶部工具栏中的标志,选择井数据,加入的井数据显示图 43(注意,JGW 将时深关系作为时间曲线 Time 和其它测井曲线一起存储。

      控制面板的 TD一栏共提供五种创建时深关系的方法,如图 15 所示,比较常用的有 checkshot、声波曲线积分,等等......)PAGE36子 波地 震合成记录测井曲线在可视化窗口的右边, 如图 43 所示在井曲线上移动鼠标键,右边控制面板上部的 Depth/Time 读数器将显示相应的测量深度 MD、垂直深度 TVD与时间 TimeTVD/MD/Time 关系创建时深关系利用 Gardner 公式创建密度计算纵波阻抗计算合成纪录计算相关系数 2. 点击工具栏图标、、,依次加入层位、地震和子波数据输入完毕后,各数据体在窗口中的显示如图 43 所示将纵波阻抗曲线转换为反射系数序列,然后与输入子波褶积就可以得到合成记录如果测井曲线中包含 P-sonic 与 density 曲线,但是还没有纵波阻抗,那么在控制面板上点击 Calc P-Imp 就可以得到纵波阻抗;如果没有密度曲线,可以在控制面板上点击 Patch Density with Gardner,通过公式计算密度曲线最重要的是需要创建时深关系子波可以先调用其它工区已有的子波,也可以利用 WellEditor 中相关模块制作得到,具体方法在下面介绍。

      3. 井旁地震道(trace gate)是自动设置的,见 Input→ Trace gate→ Automatic line而对于三维工区中的斜井,井旁道必须沿井轨迹方向选取具体选取方法如下:1) 打开 Map View,显示工区底图与工区内相应井轨迹;2) Well Editor 可视化窗口→ Input → Trace gate → Manual trace gate,弹出 WellEditor 对话框,如图 44 所示,将 Type 设置为 Arbitrary line(s);3) 回到 Map View,在工区底图上按住鼠标左键沿井轨迹方向拖动可以画出沿井轨迹的任意测线,然后放开左键,这时在 Well Editor 对话框中出现对应的任意线范围,点击 Apply 或 OK,这时井旁道就沿着井轨迹方向显示了图 444. Well Editor 窗口自动设置垂向时窗,通常用户需要自定义时窗只要包括目标层就可以了双击时间轴,弹出 Edit vertical gate 窗口,如图 45 所示取消 Auto 选项,在 Min 与 Max 中设置时窗范围图 45PAGE37 4.2 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

      1. 创建初始时深关系:在控制面板 Control panel 中,共提供五种创建时深关系的方法,如图 43 所示,经常用到的有两种,一种为 Checkshot,利用已有的时深记录来创建时深关系;一种为 Sonic,即利用声波积分的方法来创建初始的时深关系1) Checkshot 法:将时间-深度记录整理为两列的.txt 文件,然后利用JGW→ Datalinks → Tables → ASCII Table Import 加载进工区在 Well Editor窗口的顶部图标栏点击调进加载的时深关系表,然后点击控制面板 Control panel 应用该时深关系2) Sonic 法:声波积分法利用井曲线上已有的纵波声波曲线,对其进行积分来求取时深关系做法是直接点击控制面板 Control panel 上的Sonic,然后弹出一个小菜单,提示输入声波积分的起始时深对,缺省的情况下是声波曲线的第一个点对应的时间和深度,如果已知工区中一个比较准确的时深点可以修改该菜单中的缺省值,如果不清楚也可以用缺省值直接积分,即可获得初始的时深关系必须创建了初始的时深关系才能够进行标定初学者可以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创建的时深关系的差别,并且思考哪种更好?而现实的情况是,如果没有现场测量的时深关系,那就只能采用第二种方法。

      2. 初始子波提取:首先从创建一个零相位振幅谱子波开始,做法是:1) Well Editor→ Input → Time gate,将时窗设置在目标层附近,并且尽量选在地震数据品质比较好的区域2) 在顶部的工具栏中点击按钮,启动 Wavelets 窗口,选择 Estimate→ Estimate wavelet amplitude spectrum,弹出窗口如图46 所示设置参数:Output wavelet:输入子波名字*.mtr,Wavelet Length:设置子波长度,注意子波长度一般为 100~200ms,并且一定要是采样率的整数倍,起始时间的 2 倍,保证子波中点在 0时间3) 点击 Calculate,弹出窗口显示该子波的形态以及振幅谱与相位谱点击 Apply 或 OK 结束这时在 Well Editor 窗口的合成记录自动应用该子波计算合成记录,这时合成记录就做成了,可以进行井震标定了PAGE38 图 463. 井震标定:井震标定的实质是调整时深关系,把时间域的地震信息与深度域的测井信息准确无缝地对应起来调整时深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时间域整体时移井曲线(合成记录),二是在时间域局部拉伸或者压缩井曲线(合成记录)。

      这两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分两个步骤,首先利用整体时移将目的层段的地震与合成记录的大套层位对齐,然后再利用局部的拉伸或压缩对小层进行微调,微调时要保证时深关系的改变是合理的1)整体时移:将合成记录与地震记录主要的大套层位对齐做法是点击图标 ,在合成记录上用鼠标左键点击存在时移的波峰(或波谷),这时点击处出现一个粉边钻石标志,然后用左键点击目标位置,出现一个蓝边钻石标志以及一个从粉边钻石标志指向蓝边钻石标志的箭头,在控制面板上点击 Commit(或者直接按回车键),这时合成记录上的波峰(或波谷)就移动到了目标位置在控制面板上的 Well Edits 一栏除了提供 Commit 执行调整命令,还提供 Undo选项取消之前的操作2)局部拉伸/压缩:对齐了大套层位后,可以对大套层位间的微层进行微调方法是点击图标,在合成记录上双击调整好位置的层位,出现一个实心蓝色钻石标志表示固定该层位的位置不动,接着找到需要调整的层位左键单击,再左键单击目标位置,最后点击 Commit 实现移动做法与整体时移相似,只是需要先固定某一层位3)4)观察时深关系的变化:注意每做一次局部拉伸/压缩都要观察对时深关系的影响,要保证时深关系的改变是合理的。

      因为时深关系的改变隐含着联系时间与深度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所以需要特别的注意可以直接在 Well Editor 中观察时深曲线的变化,也可以选择 Display → TD QC well panel settings,并激活Active这时在 Well Editor 中出现一个新窗口,在其中点右键→ Input→ Select data,选择曲线:如 Slowness drift (relative)表示时深曲线与原始声波曲线的比值,一般在 1 附近 10%范围内变化是合理的;Time drift curve (absolute) 表示时深曲线与原始声波曲线的差值如图 47 所示在控制面板上的 Synthetics 一栏里找到 Correlation,点亮它前面的小方框,这时 Correlation 右边方框中将显示设定时窗内地震与合成记录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体现井震标定符合度的一项指标,每一次时深调整后相关系数都应该是有改进的;另一种观察地震记录与合成记录的相关性的方法更加直观,在 WellPAGE39 PAGE40Editor 顶部菜单栏选择 Display→ Seismic panel #3 settings → Active,打开一个新的质控窗口,然后再点击 Display→ Show seis/synth match as…,在弹出的小界面中将 Method 对应的方法改为 Correlation,然后点击 OK,这时 Well Editor 界面中新打开的质控窗口中就是沿井轨迹的每一时间点的地震记录与合成记录的相关值,如下图所示,通过该窗口可以实时监控相关关系的变化。

      图 474. 同时估算子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在利用初始子波进行井震标定并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的基础上,从振幅和相位上来估算子波在之前启动的Wavelets 窗口中,首先检查 Input 下面的各项输入:Seismic Mode、Seismicfile、Using wells、Time gate 以及 Trace gate然后选择 Estimate→ Estimatewavelet amplitude and phase spectra,需要填写的内容比较简单,对应Output wavelet 中给出子波的名字,对应 Wavelet start time 输入子波起始时间,对应 Wavelet length 输入子波长度(应该是起始时间的 2 倍),其它参数使用缺省值即可点击 Calculate,计算完后弹出 Wavelets QC 窗口,显示子波形态以及振幅谱与相位谱评价提取子波质量好坏的原则为:主峰在 0 时间附近,旁瓣小,振幅谱与地震匹配,地震频带内相位变化稳定最后点击 Apply 或 OK该子波自动应用于合成记录5. 重复井震标定过程,调整时深关系,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后可以再次提子波,再标定………,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当您认为提取的子波已经足够的好了,可以用于反演了整个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过程才结束6. 多井子波提取最后要用于反演的是多井综合子波,在每口井都完成了一个精细的合成记录标定和子波提取过程,接下来要提取一个多井综合子波用于反演,做法如下:在 Estimate Wavelets 窗口 Embd→ Disconnect,断开和合成记录窗口的连接,然后Input→ Wells,选择所有做完合成记录的井Estimate→ Estimate wavelet amplitudeand phase spectra,在该窗口中填写输出子波的名字(多井综合子波)、子波起始时间、子波长度、点及 Calculate,得到多井综合子波(蓝色)如下图,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哪口井子波不好,还需进一步调整合成记录,如果有的井无论如何都无法提取一个好的子波,那么在综合子波估算过程中应将该井舍弃相关关系 QC时深关系 QC PAGE41 第五章:建立低频模型低频模型的建立是为了给出反演的低频趋势低频模型的构建可分为两步:构造格架建立和模型的产生5.1构造格架建立在 JGW 主界面上选择 Modelling → EarthModel → Model builder(without TDC),弹出EarthModel Model builder(without TDC)对话框。

      如图 48 所示图 481. Input:1) Time/Depth Model: Time2) Horizons: 选层位文件 *.hor(包括断层)3) Framework: 选择 *.frw 地层格架文件,如果还没有建立地层格架文件就暂时跳过该选项4) Select data for EarthModel → Wells,选已经编辑调整好时深关系的井文件(*.wll),点击 OK 选择 P-Impedance5) Trace gate:选择模型的地震道范围2. Edit → Edit framework,弹出对话框 Edit framework table;开始创建模型框架表1) 点击 Append row on top,弹出 Edit row 对话框添加层位,主要选项有:a) Primary fit interface:指定添加层位b) Layer label: 层位标记c) Stratigraphy: 选择该层与顶底层的关系,指定完毕后 OK 关闭 Edit row 对话框反复使用 Append row on top 添加层位,直到加完为止。

      此外,制表过程中请注意:ⅰ. 从底层开始向上逐层编辑ⅱ. 先建断层下盘的地层,后建断层上盘的地层ⅲ. 被断层切割的层不能作为 datumⅳ. 有断层时最好添加顶、底盖层ⅴ. 注意顶底的接触关系PAGE42 最后建好的框架模型如图 49 所示2) 选项 Hor interpolation 提供多种层位插值方法:a)b)c)3)4)5)6)QC trace gate 选择 QC 的模型道;Show QC 检查对应 QC 模型道框架;Save as 保存框架模型,命名位*.frw;OK 退出 Edit framework table 对话框3. Edit → Edit data for EarthModel → Areal weight interpolation1) Interpolation type:设置插值算法2) QC layer:选择 QC 层3) QC trace gate:设置 QC 的 Trace gate4) Show areal weights:显示各口井在沿 QC 层方向每个 QC 地震道上的加权值,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 测试并比较各种插值算法4. Edit → Edit Data for EarthModel → Well weights, 设置每口井在插值运算中的权重值;5. Edit → Edit Data for EarthModel → Log parameters, 设置微层的平均时间厚度,一般与地震数据采样率一致;6. Output → Generate1) Select output files 方框中主要选择 Tinterface.hor2) Output solid model:模型名称3) Output directory:指定输出文件 Tinterface.hor 的路径4) OK,产生文件.. / Output directory/Tinterface.hor7. File → Save and exit,退出 EarthModel Model builder (without TDC)。

      8. 数据检查:检查时间域的井曲线和分层数据PAGE43Interpolation type: 提供 5 种层位内插算法Stabilization type:提供 2 种方法控制内插数据点的外推Maximum number of samples used for fitting:用于层位内插的数据点数添加层位、断层选择层位插值方法检查框架模型图 49 5.2低频模型的产生1. JGW 主界面 → Modelling → EarthModel → Model generator1) Input → Solid model:选择上一步产生的地质格架模型;2) Input → Trace gate:选择模型道范围;3) 其余各参数使用缺省值;4) Output → Generatea) Select output files:选择输出的文件,主要输出 Timpedance.modb) Output directory:定义输出文件所在路径c) OK,产生波阻抗模型*.mod5) File → Save and exit, 退出 Model generator6) 分别在剖面和平面图窗口中查看结果,检查 horions .tops .logs 三者合适,该结果的质量至关重要!!内插的井曲线数据体的空间分布要合理,符合地质沉积规律。

      见图 50图 50PAGE44 第六章:约束稀疏脉冲反演(CSSI)1. 输入参数JGW 主界面→ Modelling → InverTracePlus → Constrained Sparse Spike, 弹出界面,开始填写:1) Input → Seismic:选择地震数据 *.mod2) Input → Wavelet → Constant:提取的多井综合子波3) Input → Time gate:设置反演时窗,一般选 Use horizons, 选择模型中生成的层位文件:.. / Tinterface.hor4) Input → Trace gate:设置反演地震道范围,可以是整个工区也可以只取部分5) Input → QC Wells:选择 QC 井,这些井并不参与反演6) Input → QC Time gate:选择 QC 时窗7) Input → QC traces:选择参与 QC 的井旁道,一般选 3~5 道图 512. 编辑趋势 Edit → Edit trend,弹出两个窗口,在右边窗口 Trend editor & QC 中设置趋势参数:1) Select wells… : 选择工区内所有编辑好的井文件2) Horizon…: 选择模型中生成的层位文件.. / Tinterface.hor3) 将 Trend is 设置为 Model file,然后在点击下一行的 Model file,选择模型文件../*.mod,选入这些参数后,左边窗口如图 52 所示。

      4) 比较井纵波阻抗曲线与趋势线, 趋势线应该能反映纵波阻抗曲线变化的大体趋势5) 编辑完毕后,点击 OK 退出 Trend editor & QC 窗口PAGE45 3. 关上硬约束,只用软约束:Edit→ Constraints,然后选择 Disable hard trendconstraints only软硬约束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设置反演阻抗值的上下限区别则在于:硬约束直接把反演过程超出上下限的阻抗值校正到上下限,而软约束对于超出上下限的阻抗值则是乘上一个惩罚系数作为校正从效果上来看,软约束与硬约束相比,更加考虑阻抗横向变化的连续性,所以现在一般都推荐用户使用软约束,而不再使用硬约束了4. 稀疏性约束因子、地震信噪比、合并频率、子波刻度因子四个主要敏感参数的测试(与 8.2v 版本之前版本的三个主要敏感参数不同,相当于把 Lambda 拆成了两个参数,原来是 Lambda 平衡地震数据的权重和反射系数序列稀疏性的关系,现在8.2v 版本稀疏性约束因子控制反射系数序列的稀疏性,而信噪比则控制地震数据的权重):Edit → QC parameters,弹出窗口如图 53 所示。

      1) 地震信噪比 seismic misfit signal to noise ratio用于约束反演结果与地震数据的相似性,信噪比设置越高,表示从反演结果中转换的合成记录与地震越相关,反之亦然2) 稀疏性约束因子 Contrast misfit P-Impedance Uncertainty该参数反映的是反射系数序列的稀疏性,稀疏性约束因子值越小,反射系数序列越稀疏点击右侧的 Select 下面的方框,然后在 Upper 与Lower 对应列中设置测试值的上下限,如 Lower =0.1,Upper =20,在Number of steps 对应的滑棒中设置测试值的个数,一般设置 5 个测试值即可,点击 Generate QC,弹出如图 54 所示 QC 窗口,共 5 张图表:a) 信噪比 S/N(上左):一般情况下随稀疏性约束因子的增加逐渐增大;b) 测井曲线波阻抗与反演波阻抗相关性(上中):一般情况下先随稀疏性约束因子的增加而增大,然后逐渐趋于平缓;c) 测井曲线波阻抗的标准偏差与反演波阻抗标准偏差的相关性(上右):变化的规律与 b) 选项相同;PAGE46选择工区内编辑好的井文件选择模型文件选择模型中输出的层位文件图 52 PAGE47d) 稀疏性(下左)随着稀疏性约束因子的增加而减小;e) 综合误差(下中):是其它四项指标的综合结果。

      一般情况下先是呈递减的趋势,然后有一个拐点,再趋于平缓函数表的变化规律具有普遍性:a)~c)的变化规律都是先递增的;d)~e)的变化规律则是呈现递减的根据经验可以取拐点处的值图 24图 53还可以进一步从井旁道上观察不同参数设置对应的反演结果,现在点击 Show QC,弹出窗口如图 55 所示在 Select data 下面左栏选择section data,然后在右栏选择 inverted bandpass P-impedance、trendhorizons、P-Impedance bandpass well logs选好后点击 Apply,弹出窗口如图 56 所示图 54参数敏感性测试地震信噪比测试子波刻度因子测试合并频率测试稀疏性约束因子调整测试值的个数 PAGE48图 55图中红色曲线代表带通反演结果,蓝色曲线代表带通滤波后的测井纵波阻抗曲线通过对比找出使两组曲线相关性最好的稀疏性约束因子值,在 QC parameter 界面中 Current 列填入选定的值;图 563) 子波刻度因子 Wavelet scale factor seismic反演子波一般由 Well editor 中的 Estimate wavelet amplitude and phasespectra 提取得到,通常直接用来反演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由于提取子波的时窗与反演时窗通常不一致,所以有必要调试子波刻度子波刻度因子测试与其他参数测试流程是一样的先在图 53 所示窗口选择Wavelet scale factor,然后将 Lower 值设为 0.25,Upper 值设为 1.75,选择 Generate QC 开始测试其余做法与选择标准与测试稀疏性约束 PAGE49因子过程一致4) 合并频率 Merge cutoff frequency因为地震数据缺低频成分,并且由地震反演得到的纵波阻抗体的低频成分是不稳定的,JGW 的方法是不用这部分低频,而是用模型中的低频成分替换它这个测试过程主要找地震与模型合并的低频点,即究竟从几赫兹开始由模型的低频替换掉反演的低频成分具体做法:在QC parameters 对话框,如图 53 所示→ Merge cutoff frequency → Lower:2,Upper:12 → Generate QC → 弹出 5 个参数图表,找出达到最佳效果的最小合并频率,并填入对应的 Current 列然后像上述过程那样对地震数据信噪比、稀疏性约束因子、合并频率、子波刻度因子做测试,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7. 开始反演:Output → Generate results,弹出窗口如图 57 所示先在 BatchDirectory 下面定义输出反演结果的路径,然后在 Output settings 中将Generate 设置为 Inverted only,最后在 Generate the followingOutput 中选择输出结果点击 OK,开始反演图 57输出文件路径选择输出结果选择 Inverted only 第七章:反演结果质控反演完后一定要对结果进行质控把关,验证反演的成果质控反演成果的手段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四种途径1.检查点一:检查反演路径下的层位文件 qc.hor该文件中包含很多质控的层位数据,如下图所示图 58主要观察红框内的两个质控层位文件,分别为地震数据与合成记录的相关性层位 inverted seismic/synthetic correlation(Cross-correlation) 与反演信噪比 invert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Signal-to-noise ratio),如下图所示图 59从信噪比平面图中可以检查整个工区目的层的信噪比;从相关性平面图中检查目的层地震与合成记录道的相关性,特别注意那些相关性比周围区域明显有差异的地震道,然后从剖面上调出相应地震道与残差道(在反演路径下调出 inverted_residuals.mod)进行检查,如图 60 所示,黑色波形为地震数据,红色波形为残差道,分析相关性不好的原因,如是否在断层附近或者工区的边缘地震数据不满覆盖的地方?如果都不是,那么最可能的原因是反演用的子波不合理,为了验证这个推论可以在频率域检查地震道与残差道数据的频PAGE50 谱,在Section View中选择Display > Data transform > Amplitude-frequency.如图 61 所示,如果在地震频带范围内残差道的频谱特别大,就进一步证明子波不合理,需要重新调整了。

      图 60图 612.检查点二:抽井检查首先调出相对阻抗体 inverted_impedance_band-pass.mod,然后调出各井的波阻抗曲线(做带通滤波)检查一致性,PAGE51 图 62如果差异很大,首先要怀疑的应该是子波;然后检查绝对阻抗体 inverted_impedance.mod 与高切波阻抗曲线的一致性,如果差异大,则需要考虑低频模型和子波如图 63 所示,井上的信息与反演的结果一致性很好,说明子波和低频模型都没有问题3.检查点三:低频趋势检查利用 Analysis > Processing Toolkit 对 Chapter 4建立的井插值模型进行高切滤波,做法是:图 63♦♦♦♦Input > Seismic/ property data:../ Timpedance.modInput > Trace gate:选择整个工区的范围Input > Vertical gate:选择纵向的时窗Parameters > High cut filter:设置滤波范围输入至右边方框,OK 退出♦♦Output > Define process,选择 Highcut filter 点Output > Generate,命名然后输出。

      在 Section View 中检查比较叠后反演的结果和高切滤波的井插值模型,如下图所示,通过比较得知,叠后反演结果中的断层下盘的高阻抗区是由低频趋势引起的,关于该高阻区的真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PAGE52 4.检查点四:平面趋势检查通常的用的工具是 Jason 的沿层属性提取工具 Analysis > Attribute Extraction > Horizon Attribute Extraction,具体做法是:♦ Input > Seismic/ property data:../ inverted_impedance_trend_merged.mod♦ Input > Horizons:../ Tinterface.hor , 选择目的层♦ Input > Trace gate:选择整个工区的范围♦ Edit > Vertical range:将Offset start 设为 –5 ms 将 Offset end 设为 50 ms♦ Edit > Attributes:选项很多,这里作为测试可以多选♦ Output > Generate:为输出文件命名,然后点击 OK退出对inverted_impedance_bandpass.mod、Timpedance_HC_X.mod重复以上步骤,也沿层提取属性。

      在Map View中显示如下,由于三个体的值域范围差异大,所以还需要特别选择Display > Global display settings下面的Separatedata range per panel 选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绝对阻抗的平面属性与低频模型的空间趋势非常相近,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来自相对阻抗上的区域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反演时设置的低频合并频率过高将导致往反演结果中加入了过多模型的信息而抹煞了波阻抗的局部差异,这将导致反演结果难于解释图 645.检查点五:抽取伪井曲线即在反演体上沿着井轨迹抽取相应的波阻抗曲线来检查反演的结果与实际井曲线的吻合度抽取伪井曲线的操作一般在 Well Manager 中完成具体做法是:♦ 打开 Well Manager,确认界面上的 Vertical type 设置为 Time(因为需要对曲线做滤波),然后是浮动菜单选项得激活 Logs,如图 65 所示选择主界面上的 Logs >Extract pseudo logs,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需要提伪井曲线的井,点 OKPAGE53 图 65♦ 接着弹出如图 66 所示菜单,点击 List 选择反演体(相对阻抗或者绝对阻抗都可以,当然还可以是其它属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用户自定义属性类型(沿用原来的类型会把井上相同类型的曲线冲掉),如图所示定义为 Pimp_exact ,做法是点击 Edit types 弹出菜单 Preferred types,点击 Create data type 创建新的数据类型 Pimp_exact,然后点击 OK 即可。

      图 66♦ 检查抽取的伪井曲线直接在 Well Manager 界面上选,首先需要在主界面上点击保存然后再选择实测的纵波阻抗曲线和从反演纵波阻抗体上提取的纵波阻抗曲线进行对比,如图 67 所示PAGE54 图 67可能用户会发现自己抽取的伪井曲线和井上原始曲线差异很大,不像上图显示的效果,为什么?因为井曲线的频带范围和反演曲线的频带范围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两者放在同一频带内进行比较,而且是井曲线要将就反演曲线,毕竟前者比后者频带范围宽得多做法是把鼠标放在任意面板,然后右键,在弹出菜单的底部将需要滤波的曲线选为当前曲线,再点击第一个选项编辑曲线属性,再在弹出菜单中对当前曲线滤波,如图 68 所示滤波器类型图 68设为高切 High cut filter(如果是绝对阻抗),或者 Bandpass filter(如果是相对阻抗)在 Parameters 栏填写滤波范围,注意与地震数据基本一致就可以了例如对于 Bandpass filter 的滤波范围可以设为:Low frequency 6Low overlap 4High frequency 45High overlap 10如果是高切滤波则不需要选低频部分。

      最后要检查的是抽取曲线与原始曲线显示的值域范围是否一致?点击井曲线显示界面上的图标,然后在Link 栏打勾即可得到图 67 的显示注意对比两条曲线的差异性,差别大即说明反演效果不好,原因可能有多种,首先需要排除子波和低频模型,如果这两者均无大问题,一些细微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用户需要做到心中有数PAGE55 第八章:反演结果解释我们花大把的时间做反演、做质控,都是为了最后这一步能够更好地去解释反演的结果解释工作主要用到 Analysis > Volume View 模块与 Body Checking 模块具体操作与分析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 Analysis > Volume View ,启动 Volume View 模块,首先弹出图 69 所示对话框提示需要用户指定一个缓存空间,因为 Volume View 模块的运行比较耗内存,所以需要指定一个空间,一般系统会自动设置为用户目录或某一磁盘下面的 /tmp 路径,如果没有设定,则需要用户自建一个路径,然后点击会话框中的 Change cache directory 选项,再选择该路径即可点击 Continue 继续,则弹出 Volume View 界面。

      在该界面中首先需要设置Trace gate 和时窗,在选项 Input > Trace gate/Time gate 中设置一般 Trace gate 选为工区的范围,而时窗选为目的层段附近然后调入反演数据、井数据和层位数据,在选项 Input > Seismic / Property / Horizon/ 图 69Wells 中选择在选择反演数据体时会弹出对话框,如右图所示,提示用户抽稀数据,比如数量较大,则可以使用该选项实现、道方向跳道,在纵向上增加采样间隔,可以减小装入 VolumeView 的数据量点击 ok 会弹出如图 70 所示的提示窗口图 70该提示表示要显示反演体需要选择选项 Spyglass,在 Volume View 中的图标为点击该图标才可以在Volume View 中显示反演体可以利用右图 71 所示菜单中的第一、二个选项实现,具体操作简单,将不在本手册细讲,用户可以自己测试另外在 Volume View 主窗口右边有两个图标与用来在编辑与显示状态间转换,用图 71户可以感受一下:如果点击,则处于显示状态,通过鼠标左键可以随意显示反演体的各个方向; 如果点击,则处于编辑状,显示的反演体不会活动,可以用鼠标选择反演体,然后右键,弹出一长串菜单,PAGE56 PAGE57如图 72 所示。

      图 722) 解释反演结果利用 Volume View 界面中的 Tools>Body Checking 或者图标来进行解释点击以上选项或者图标,弹出 Body Checking 界面,如图 73所示,并标注出了重要的选项的功能图 73在主测线、联络线、横向、纵向上等方向添加数据体的切编辑显示的纵向比例、颜色的亮度等等利用 Spyglass 显示整个三维体数据在主测线、联络线、横向上显示反演切片解释储层的办法:Crossplot/histogram:通过交会图分析;Type-in range:直接输入截止值范围;保存解释的储层:Save properties:保存解释的储层体数据Save horizons:保存解释的储层的平面数据Save reports:保存报告文件净储集空间:Net pay:计算净储集空间 PAGE58可以参考第三章可行性分析中的纵波阻抗截止值来解释反演的结果,如下图 74 所示图 74如果根据交会图解释的储层在井上投影后基本准确的话,就可以把该纵波阻抗截止值用于对反演结果的解释在图 73 中选择 Type-in range 选项,然后将截止值输入,然后点击 OK,这时在 Volume View 中就显示出与该值域范围对应的储层范围。

      如图 75 所示图 75设置不同的截止值解释出的储层范围肯定不一样,所以该截止值设置得越准确越利于我们认识储层另外在 Body Checking 界面中可以观察到在 Viewselected bodies 中会有以符号# 打头的数据体,这是按照雕刻出的储层的体积从大到小排序的不同的储层体,这些储层在目的层范围从浅至深有些可能是叠置的,这时在数据体后面会有一个括弧,包括着 overlaps ...,表示几套 储层的叠置情况此 外,BodyChecking 界面中还有一个选项Connectivity,点开后如右图所示,它表示值域属于截止值范围内的相邻像素点达到多少才构成一套有利储层,反映的是地质体在空间中的连通性如图中显示的是缺省的情况为 100 个地质体元如果把该值设置得大一些,图 76图 77图 78上图为在叠后反演的纵波阻抗体上用截止值解释出的储层平面展布范围,可以打开色棒观察储层的厚度范围3) 计算净储集空间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求出储层对应的孔隙度,可以进一步求得储层对应的净储集空间了Body Checking 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功能,即选项 Net pay,点击该选项,弹出界面如上图 78 所示。

      其中需要填写两个重要参量,已经在图中标注:一是孔隙度体或者是孔隙度与纵波阻抗的关系;一是速度体或者速度与纵波阻抗的关系(这个用来作时深度转换,如果目的层厚度不大,还可以用一个目的层段近似的常速度值)关于孔隙度体与速度体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这里主要讲述如何利用井上的纵波阻抗与孔隙度和速度的关系来填写该表统计井上的纵波阻抗与孔隙度和速度的关系主要在交会图中进行打开 Analysis > Crossplots and Histograms,选井,然后在 Edit crossplot layout 中指定 X、Y 轴分别为纵波阻抗和孔隙度,OK 退出,交会图出现相应样本点但是注意这是整个井段的交会图,还需要把时窗控制在目的层段,先在 Input > Time/depth mode 下面设定时深模式PAGE59如 500,用户会发现一些规模小的储层不见了所以 Connectivity 相当于门槛值当用户满意当前解释的储层后,可以保存储层的平面展布层文件如在 Body Checking 界面左下方一些相应的存储选项,其中用得较多的是 Save horizons 选项点击该选项,在弹出对话框中保存界面,注意需要保存储层的 Top、base、thickness 三个部分。

      想想看为什么?)之后可以在 Map View 中打开该文件检查,如下图所示孔隙度体/孔隙度与纵波阻抗的关系速度体/速度与纵波阻抗的关系 PAGE60(因为已经做好了井震标定,所以最好选择时间窗),然后在 Input > Time gate中把时窗选好开始拟合两者之间的关系:点击 Edit > Fits > add fit,弹出界面,如下图所示,Degree polynomial 为拟合的函数的次数,缺省为一次函数,如果用户感觉拟合不好,还可以修改为 2、3...,然后点击 Fit,就可以在交会图中看到拟合的函数曲线补充说明一下,利用该选项还可以分岩性对交会关系进行拟合,但需要定义岩性曲线,然后在该界面中选择 Restrict to lithology,这时在 Lithology types 中出现相应的岩性曲线,选中该曲线,在右边 Lithology 栏出现相应岩性类型,选择某一岩性,该选项就会只在该岩性对应的样本点上拟合)图 79交会图的左上角记录的拟合的相关值,以及函数的系数项如果满意,就保存该拟合关系:Edit > Fits > Create a table from selected fit,弹出界面,直接OK 退出,然后在下一界面输入关系式的名字,如 pimp_vs_por,系统自动将后缀设为.tab。

      这样第一个关系式就有了然后根据相同的办法拟合目的层段纵波阻抗与速度的关系式,如图 80 所示,然后保存为 pimp_vs_pvel图 80 PAGE61两个关系式有了,就可以填写 Net pay 中的选项如下图所示,然后在 Horizonfile 中填写净储集空间的名称,然后点击 OK,弹出计算结果界面,告诉用户计算出的净储集空间的体积还可以打开 Map View 观察净储集空间的空间分布注意打开色棒观察单位,是时间域还是深度域?图 81以上中文操作手册是 Jason 公司结合英文操作手册翻译和一些软件培训、项目研究经验编写而成的此版本为试用版本,仅供大家参考由于编写时间有限,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来电来函,我们将逐步完善该中文操作手册辉固地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编写日期:2012 年 4 月 18 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