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输电线路跨越架搭设施工方案【实用材料】.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2407875
  • 上传时间:2024-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1 概述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适用范围 11.4 施工概况及工程量 12 施工方案选定 12.1 一般常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 12.2 本工程使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选择及分析 33 施工准备 33.1 质量技术准备 33.2 人员准备 43.3 机具和材料准备 43.4 现场布置 44 进度要求 55 施工过程 55.1 工艺流程 55.2 施工方案 65.3 搭设跨越架的技术要求 66 职业健康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86.1 风险预测及控制措施 86.2 安全施工作业票 116.3 文明施工与环保 117 应急措施 117.1 应急组织机构 117.2 基本原则 127.3 紧急联络 127.4 应急救援措施 12建筑#类别1 概述1.1 编制目的确保实现110KV线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计划和目标,满足合同规定,认真学习新工艺、新技术,严格按设计图纸、验收规范施工;认真执行程序文件,加强工序控制;认真执行本工程制定的检查验收制度,加强安全质量监督;确保本工程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订本措施1.2 编制依据1.2.1《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电力行业标准DL 5106-1999)。

      1.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送电线路)》DL5009.2-2012;1.2.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2号;1.2.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2.6《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1.2.8《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力公司发布)1.2.9《110~75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1.2.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国网(基建/3)187-20151.2.11《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248-2008;1.2.12工程设计图纸、文件及变更,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1.2.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1年版)1.3 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110KV线路工程的一般跨越架搭设、看护、拆除等施工工作1.4 施工概况及工程量经过现场勘测了解,对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下表跨越物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绿化带km3.2跨越果园m500跨越S311省道km1跨越S224省道km1跨越35KV线路处2跨越2 施工方案选定2.1 一般常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跨越架的类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性质的跨越架:2.1.1 甲型架:适用于架高超过15m的35kV及以上电力线跨越架。

      结构型式:双面双排桁架、且封顶;顺线路装斜撑杆对地夹角不大于60°,架顶要打拉线架子平面内装十字和方框撑杆;双排架的两平面间装设叉型撑杆,如下图:2.1.2 乙型架:适用于架高在15m以下,跨越35kV电力线路以下电压的架子结构型式:双面桁架、封顶顺线路侧面设斜撑杆及稳固拉线,斜撑杆及稳固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60度,桁架平面内装设十字撑杆和人字撑杆,平面内装设叉杆2.1.3 丙型架:适用于搭设跨越公路、Ⅱ级通讯线路及低压配电线路等架子结构型式:双面桁架,并封顶,架子平面装设十字撑杆或人字撑杆,顺线路装设斜撑杆如下图:2.1.4 甲、乙、丙型架的封顶形式有尼龙绳和杉杆(竹竿)两种形式,如下图:2.1.5 丁型架:适用于跨乡村大道、Ⅲ级通讯线路、广播线的架子结构型式:为单面A型桁架,平面内装十字撑杆,顺线路设支撑杆,如下图:2.2 本工程使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选择及分析本工程部分跨越可选用以上跨越架搭设形式,特殊跨越需根据本工程制定的专项特殊跨越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执行3 施工准备3.1 质量技术准备3.1.1 凡参加搭设跨越架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熟练掌握跨越架的搭拆程序和有关技术标准及安全距离要求,并设安全监护人。

      3.1.2 凡跨越公路、电力线、通讯线和交通车辆、人、畜频繁通过的乡村大道以及果园和大棚均应搭设跨越架通过一般的土路可不搭设跨越架,但需采用挖地槽的方法将牵引绳和导引绳埋入地下,并设专人监护3.1.3 对搭设跨越二级及以上的公路、35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和Ⅱ级及以上的通讯线路的跨越架时,均应由项目经理部派人事先与被跨越物所属单位取得联系,办理必要的协议,施工时邀请对方人员对现场进行监护所搭跨越架必须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3.1.4 凡跨越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Ⅱ级以下通讯线路、乡间公路和果园、大棚的跨越架,由施工队组织检查验收其余跨越架由项目部组织检查验收3.1.5 搭设跨越架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搭设时必须遵守技术要求和安全工作规程,不经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更改3.1.6 被跨越的带电线路采用重合闸装置时,跨越前项目经理部应向带电线路的运行单位申请退出重合闸,若开关跳动时不得强行送电3.1.7 各类跨越设施,应有明确的高度、宽度、长度、封顶措施、与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架体拉线、锚桩等要求,以及架体本身的要求3.2 人员准备施工队安排两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不少于8人,负责跨越架搭设施工工作。

      放线时每处跨越架应设有不少于2名专职看护人员3.3 机具和材料准备3.3.1 金属结构跨越架架体的强度,要求在发生断线或跑线事故工况时能承受冲击荷载3.3.2 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60~8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3.3.3 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杉木杆,如有木质腐朽、损伤严重或弯曲过大等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3.3.4 毛竹应采3年生长期以上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mm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60~90m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3.3.5 毛竹跨越架所使用的毛竹,如有青嫩、枯黄、麻斑、虫蛀以及裂纹长度通过一节以上等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3.3.6 钢管跨越架宜用48mm~51mm的钢管钢管连接必须使用专用卡扣3.3.7 钢管跨越架所使用的钢管,如有弯曲严重、磕瘪变形、表面有严重腐蚀、裂纹或脱焊等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3.3.8 跨越用绝缘绳索必须根据GB13035-91进行选定绝缘绳、网提供厂家应向用户提供有关材料的具体技术性能及产品合格证3.3.9 钢丝绳应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按出厂技术数据使用。

      无技术数据时,应进行单丝破断试验3.4 现场布置3.4.1金属结构跨越架架体横担中心,应设置在新架线路两边相导线横担挂线板往线路内侧移0.8米3.4.2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3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2根,再绑第3根,不得一扣绑3根3.4.3钢管跨越架的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3.4.4钢管立杆不埋入地下时,立杆底部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并绑扫地杆若钢管立杆采取埋入方式,底部无需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但必须绑扫地杆3.4.5钢管杆跨越架需在架顶大横杆上并排绑扎一根杉杆钢管架封顶杆仍采用杉杆及尼龙绳封顶,羊角杆使用杉杆,不得使用钢管封顶3.4.6架体立杆均应垂直埋入坑内,杆坑底部应夯实,且大头朝下,回填土后夯实,埋深不得小于0.7m遇松土或地面无法挖坑立杆时应绑扫地杆跨越架的横杆应与立杆成直角搭设3.4.7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根~7根立杆应设置剪刀撑、支杆或拉线,拉线的挂点、支杆或剪刀撑的绑扎点应设在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且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3m。

      3.4.8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下表规定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 (m)跨越架类别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钢管2.01.21.5木质1.51.0毛竹1.20.754 进度要求跨越架应在放线施工前架设完毕,并进行验收,保证跨越架搭设不影响放线施工计划5 施工过程5.1 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5.2 施工方案5.2.1 搭设跨越架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根据被跨越物的性质和高度确定架子的型式,搭设时必须用经纬仪测出准确位置,通过杆位桩和方向桩确定线路中心位置,以免偏出线路5.2.2 对于本工程中跨越公路、10kV电力线路的跨越架搭设,其宽度应超出两端边相导线两边各3m5.2.3 要选配好架杆,根据上述使用钢管、杉杆、毛竹跨越架的基本规定量力选材5.2.4 导线垂直下方不应有立杆,应在离开导线投影点处0.7m以外埋设立杆导线投影处两立杆之间的最上层水平杆用胶皮包住以防磨导线(此措施为放导线时导线触及架子时使用)5.2.5 架子用Φ4mm黑铁线逐点绑扎牢固,绑点必须在架子外侧,绑线剩余部分应缠绕在杆上,不得支起,更不准向内弯曲5.2.6 无论哪种类型的跨越架立杆,均应将立杆根部垂直埋入地下,对甲、乙、丙、丁各型架埋入深度均为1.0m,并在底部绑扎扫地杆;各种立杆的回填土必须夯实。

      5.2.7 架杆间距:木、竹跨越架立杆间距均为1.5m,钢管跨越架立杆间距为2.0m;各种材料跨越架大横杆均为1.2m;钢管杆小横杆间距为1.5m,竹竿小横杆间距为0.75,杉杆小横杆间距为1.0m5.2.8 封顶杆间距:横向间距3m羊角杆伸出架子长度1.5m,用杉杆封顶有困难时,也可用尼龙绳封顶5.2.9 支撑杆一般对地夹角为60°,根部应埋入深度不小于0.3m对于钢管杆跨越架,支撑杆要绑扫地杆拉线应打在有封顶杆的结点处,拉线规格为Φ4mm×3的铁线或GJ-35钢绞线均可,对地夹角45°拉线固定应使用30kN地锚或30kN地锚钻,30kN地锚埋设深度不小于1.5m,30kN地锚钻必须拧到底5.2.10 本线路如与被跨越物的夹角较小、架子很长时,可考虑分段搭设独立架子,但其结构形式和宽度应满足本措施的要求5.2.11 对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Ⅲ级以下通讯线路,应尽量联系落线,落线后不断线的仍应搭设简易架子,以防磨坏对方线路5.3 搭设跨越架的技术要求5.3.1 架顶宽度(沿被跨越物方向的有效遮护宽度)  (公式一) 其中   (公式二) 式中——越线架架顶宽度,m; ——跨越交叉角,(°); ——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 ——越线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施工线路横线路方向的水平宽 度,m; ——水平放线张力,N; ——施工线路跨越档档距,m; ——被跨越物至施工线路邻近的杆塔的水平距离,m;——安装气象条件(风速10m/s)下,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的单位长度风荷 载,N/m;  ——施工线路跨越档两端悬垂绝缘子串或滑车挂具长度,m;——施工线路导线、地线的单位长度重力,N/m。

      风速10m/s的导线或地线的每米长度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公式三) 式中 K——风载体型系数: ——导线或地线直径,m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