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5篇.docx
10页读《唐诗三百首》有感5篇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一 唐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诗歌的高峰,而《唐诗三百首》更是唐诗中的精华从牙牙学语起,父母就教我们背诵唐诗什么:白日依山尽呀,床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们童年的歌谣自学习认字后,各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也成了我们启蒙读本 就诗人而言,我比较仰慕李白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诗仙”啊!我很喜欢他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呀 我还喜欢李白的《春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这些语句优美的诗歌 就诗歌形式而言,我比较喜欢的多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之类的诗,因为它们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容易记住但有时不足二十余字的唐诗竟也包括多层的意境,并且每个字各具文采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可谓唐诗中的有名典故,竟会到达得一字而诗意盎然,易一字而诗意全无的地步这,真让我佩服之极 此刻,许多唐诗都已进入了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成了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华礼貌的入门阶梯而我的书架上,也有几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它们成了我常读常新的读物,读后令人浮想联翩。
我爱《唐诗三百首》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二 对自然的仰慕,对英雄的壮举,对友人的思念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诗三百首》中的诗句来代替我那无法形容的诗句让我们一齐吟诵并感悟唐诗三百首吧 山水之气 轻轻地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摩诘一齐畅游在山水之间,一轮皎洁娇美的圆月在松枝间穿拂,如水的山间软泥上缥缈着点点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锦缎上,自然而不虚浮,淳朴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静静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间,不时地撞击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涟漪,完美诗意地荡漾开来在溪畔的静夜中氤氲成心中淡淡的思绪 思念之情 缓缓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勃一齐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他的心声,“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对朋友的思念,那对朋友的不舍,在长河中聚集在一齐,永远乐会消逝 人生之挫 静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白一齐应对人生挫折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的信念那缕坚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烙印。
《唐诗三百首》让我欣赏如此温柔的山水之气,美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感觉到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幸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体味如此伟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着唐诗三百首,窗外有阳光照过窗帘,蓦然回首,细细欣赏那温柔的山水之气,感受那浓浓的思念之情,体味那伟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记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无限存在的,有时是你对朋友一句简单的问候,有时是你对待别人伸出手臂的过程,有时是你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仅有懂得感恩的含义,才能学会感恩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三 孔老夫子言:“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吟诗作对,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达交流的寄托所在《唐诗三百首》,名头之高妇孺皆知,灵动拗口的唐诗,悠悠一千多年的传唱,已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艰涩泰半久远,我借光阴为引线,在若隐若现的记忆中寻觅那唐代性格各异、出色出众的才人们,花香漠漠落花盈盈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他独自漫游山中,心里十分清静,放下繁杂的思虑,让奔腾的念头停歇下来,任它随清流远去。
意识得到控制,整个天地入眼清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的他,应是受了现实很深的冲击,带着强烈的失落心意归隐山中产生这种见解实则是基于先入之见构成的无意识的强加,认定一个人的归隐总包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遗憾 我认为,终其一生,李白都是个进取入世的人不会轻易失望失落,他有自在悠然的内心,磅礴的才华和见识野心催逼他,于是促使他施展其才,就像不能阻止大鹏去展翅遨游九天外,同样不能勉强李白只能看到脚下的一块地方 他是个精彩的人,善于发现身边的完美,无论是楼前的流水,怀中的美酒,还是窗前的明月光,入他眼来都别有意趣,他有世人无法企及的才华,哪怕最平常景物,经由他描摹,亦会动人心弦 里边医生都无法进入政治的漩涡中,有太多人为他抱怨不公,可这样的结局对一个天性浪漫的伟大诗人而言,委实是最好的结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他生在晚唐,错过了最繁华荣胜的时期,又身处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钟,终身潦倒,郁郁不得志当时唐朝式微,正逐步走向没落,可是除了咏史诗外,李商隐诗绮丽之处,丝毫不露末世悲凉之意,倒是颇有开元遗风能不让自身遭遇霸占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唐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双马横绝,其余众人峰峦叠嶂,各有拥趸。
情势则是李商隐当之无愧独占鳌头进而放眼晚唐诗人,仍似李商隐的成就为翘首 李商隐以感情诗称著于世,我想这与他的情感经历是分不开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旧扣人心弦他以往有一段影响了他一生的初恋他与宋华阳的恋情最终以杯具收场,是李商隐的心结所在,也是他的感情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四 还记得几百年前有一个这样的朝代,它经济发达,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昌盛唐诗就是在这样的年代被创造出来的,绘尽了盛唐繁华色 唐时“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诗歌能够作为博取功名的工具,也能成为筹光交错的闲谈之语 且听风雨几许,看一半往事入斜阳手不释卷,几盏昏灯,几杯薄酒,一弯明月,一曲歌,一枝柳都被唐诗勾勒的美的醉人,远不止这些,那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的夜里,吟唱着诗文的诗人更是这部书的主角 《长安古意》里大街小巷的繁忙,帝都的壮丽辉煌,市井倡家的轻歌曼舞,其繁华浓艳的景象被渲染到了极致而这背后对豪门贵族骄奢淫逸的讽刺,对当时社会腐败、堕落,黑暗的刻画也难怪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这不是一场美丽的热闹,但这癫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得后世知己如此,想必千年前的卢照邻也不负写下此篇的心意吧 唐诗里不得不提的李白,也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
从小时候就开始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如今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浪漫,他的放荡不羁全部都挥洒在这盛唐的诗篇中他永远活得像个孩子,永远的举酒畅饮,而后“诱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还有王右丞,王维被人熟知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别忘了“渭城朝雨绝尘”中送别的他;唱着“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他王维登得朝廷,下得尘世可谓“庙堂有梦,江湖有酒我穿越千年愿与其共饮月色,赏木未芙蓉花 晚唐不复繁荣鼎盛,潘镇割据,战乱四起,昏君当政唐朝似乎一夜之间便损了容颜,凋了花瓣,徒留满腔悲愤与无奈给杜甫杜甫一生沉痛于山河破碎中不管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还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愤恨与同情,亦或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都与国之沉浮相关他这一生,看过繁华,遇过落魄,唯一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国,他的家 唐朝啊,依照浮生梦,少不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少不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李商隐他们的名字一一在我眼前浮现,他们的一生或平凡,或坎坷,或荣华,或潦倒,但这都不碍于他们的才华横溢。
温酒一杯浅唱,美梦一场隔世我恍若看到那初唐的清新,而后便是中唐的繁盛,再就是令人悲凉的晚唐那个朝代,男儿风流倜傥,女子恣意娇美,不管是胸怀大志还是纸醉金迷,都陶醉其中再回长安酒意里,唯愿梦不醒,再读大唐梦唐诗三百首,歌尽天下繁华梦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五 诗,是十里桃花的繁华,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保家卫国的豪情;诗,是漂泊中的孤独无依,是雨夜里的痛彻心扉,是记忆里的江山如画人说世事如梦,几度秋凉昨夜灯火楼台,转眼人去楼空遥想当年沙场,难料如今铁马冰河只能入梦来在那些诗词里,我目睹了一个个王朝的荣辱兴衰,最终被岁月掩埋眼见了多少游子的乡愁,丝缕的萦绕心头望少年气盛,雄心壮志徘徊苍穹蓦然回首,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经久不衰偶然忆起,璀璨如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油灯下的母亲,安详的坐在那里她的手微微颤抖,手中的针线穿梭往来,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疲惫,双鬓明晃晃的发白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针一线,密密麻麻,她把无尽的思念与牵挂缝进衣衫的袖口,心中的念念不舍似灯油慢慢融化,落在地上,好像泻了一地的月光母亲老了,却固执的像个孩子她担心孩子不能如期归来,一人默默在故乡等待。
都说母爱如歌,似水柔情,直至今日,才悟得真谛前些日子,我与母亲到楼下散步我总喜欢走在前面,一转头,望见与我齐平的脸,脸上的细纹一如她走过的风花雪月我放缓步子,直到与母亲并肩昏黄的路灯下,她稀疏的头发里大把的银丝泛着淡淡的微光妈,你有白头发了我对她悄声说道嗯,我老了啊她好像叹了口气,眼里像是弥漫着大雾我的思绪被拉回很多年前,那时候我的小手还触不到她的臂弯,母亲喜欢弯下腰同我说话那时候我唯一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能像父亲一样挽着她的手,走过每一条街头我想起儿时总喜欢和母亲挤在同一床被窝里,身上的冰凉贴近她肌肤的滚烫她总会半真半假地把我推开,推的远远的,直到床边但每个清晨醒来,睁开双眼,总发现自我小猫 一样蜷伏在她的怀里,感受着她铿锵的心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一阵暖流钻入心底,恍惚间我还是那个咿呀学语的小女孩儿,而她还是青春的模样哪有,你才四十嘛,很年轻啦我握住母亲的手,沿着街道慢走只记得我们俩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像留不住的时光 读诗时,总免不了了解诗人孟郊被称为“诗囚”,我看完资料,多少有些酸心的他的一生有太多荆棘坎坷,经历了多少的风雨或许人仅有到了必须阅历的时候,细数过往,才懂情深原先很多人本是我们生命中的走过,哪怕父母,也只是短暂地陪我们半辈子。
总会待到别离时,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我们不该把父母的爱当作挥霍,且行且珍惜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李白一生诗作无数,我却对这一首情有独钟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这是前不久很流行的一首歌曲我很羡慕李白,倾倒于他出众的文采,也向往着他的洒脱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的《将进酒》,字字透着潇洒,句句唱得昂扬我以为,他本知足常乐之人,饮一杯酒,且忘忧愁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他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的豪情,颠覆了我的看法但当我读到《行路难》,心中竟生起了敬意诗人巧借行路的艰难,暗喻仕途的坎坷官场的你争我夺,阿谀欺诈,给予诗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命运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海上汹涌的波涛就要将他击垮但李白的过人之处,便是没有被无情的命运打倒,仍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愈挫愈勇,直至到达梦想的彼岸爱我中华者,必当敬我中华之精神文化也千年之前,我们祖先辈的他们,应对逆境,咬牙切齿却也从不轻言放弃,在悲洪似的逆境前挣扎着寻找一丝光明而多年后的我们,是否延承了此般精神俄而,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俞教师,从一个寸草不生的穷乡村走出来,走到一个丁点儿大的县城,一步步打 拼,如今来到了省城南京。
依稀记得他与我们谈及以往时双眼的朦胧,一次次雨中的挥泪,一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