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共5页).doc
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同中有异——英美政治制度比较08小教英语(30) 夏苹 摘要:英美两国同属西方文明体系,两国政治制度是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建设颇具影响英国创立的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为完善的政治制度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有助于对两国的制度有准确、清晰的比较和把握,从而吸收和借鉴两国政治制度中的优秀因素关键词:英美 政治制度 比较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般是指与本国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权利机构和基本制度政治制度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一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时间与空间的烙印1300多年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实践了民主政治,颁布了宪法并逐步实行宪政,使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英国创立了第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一向被誉为西方政治制度的源泉与典范;美国则在吸收、借鉴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调整,使本国的政治制度体系趋于完善英美两国政治制度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天赋人权”学说和“三权分立”原则;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都包括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政府制度、公务员制度和政党制度等;都标榜“人民民主”,以代议制为民主的主要形式;政权体制都实行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的特点。
而最根本的是,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两个典型代表,英美两国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本质但在具体政治制度层面,又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仅从宪法、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个角度探讨比较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 一、英美宪法的比较 英国是典型的拥有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没有统一、完整的书面形式,它的宪法体系极为复杂,由各种成文的法律和不成文的习惯、判例和宪法性惯例构成如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the Great Charter),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the Petition of Rights),1689年的《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等 英国宪法既不能以一道或数道公文列举,也不能以过去和现在的时间来严格区别,它缺乏严谨明确的内容,也缺乏首尾完整的体系美国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宪法形成了四项主要原则:分权和制衡,联邦制,权力有限的政府和司法审查美国宪法贯彻了彻底的三权分立,规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分立国会、联邦法院和总统各司其职,乃至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工也十分明确。
联邦法院是美国三权分立与制衡中的一个重要砝码,除了行政方面功能和立法功能外,最重要的是监督性功能和司法性功能法官享有宪法地位,被任命为维护宪法的卫士;最高法院是执法机关,法官在解释宪法和法律方面有最后发言权 英国宪法与美国宪法最大的不同是,英国宪法具有柔性宪法的特点,它随时可以被议会变易或修改,而美国宪法则是刚性的;第二,英国宪法具有保守性英国具有从事改良事业的传统,历代制度既沿袭前代制度而又有所改革,而美国宪法则相对开放;第三,英国宪法具有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取决于英格兰民族生活的连续性最后,英国宪法的理论与实际往往不能一致因为英国政治是从独裁政治渐渐发展成为立宪政治的,政治体制已变,而某些法律、典则却遗留下来,使理论与事实往往不能一致 下表从六个方面对英美的宪法作了比较,直观明了 项目 英国(责任内阁制)美国(三权分立)选出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对国会负责总统由选民间接投票选出与国会之关系 有权解散国会,国会亦可罢免内阁,相互牵制既无权解散国会,国会亦无权罢免总统,关系平行 行政权行政权操纵在首相手中,国王并不负实际行政责任 行政权操纵在总统手上,是握有行政权的国家元首首长的任命由首相自兼,各部大臣由首相在同党议员中选任为国务卿,兼外交部长,与其他各部首长同为总统所选任任期 无特別限制,首相出任与否,全看能否取得下院多数议席而定任期为四年,再当选得连任一次,任满则解职(罗斯福是例外)继任只设首相一人,遇首相出缺,则下院多数党再举领袖继任设总统,副总统各一人,遇总统出缺,由副总统继任 二、英美政党制度之比较 政党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具有特殊地位,它与选举、议会、内阁等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西方国家的政治又叫政党政治。
政党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中枢,联接着政治体制中的各方面从体制上来说,英美两国都属于两党制,但他们又各具特点 英国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发源地,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主宰英国政坛100多年以上的是两个重要政党,先是托利党和辉格党,继而是保守党和自由党,后来为保守党和工党英国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有上下两议院因此,政党制度与其相结合,执政党和反对党在形式上界限分明上议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贵族世袭或国王任命下议院由选举产生两大政党靠竞选争夺下议院议席,有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掌握政府权力组阁的政党便是执政党执政党既掌握内阁的实权,又掌握下议院的实权选举中未获得多数的政党便是在野党或反对党反对党负有监督政府的责任,可以组成有各部大臣的“影子内阁”两大政党均采取集中制,无论中央或地方,每个政党都有健全的组织;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特别是党内对议会投票有严格的规定在议会的重要投票中,各政党都要求其党员作为一个集团,按照领导人的意图投票否则,会受到严厉处罚 美国也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它的政党制度同民主共和体相联系,政党的主要活动是进行总统竞选。
竞选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反对党美国国会议员虽然也是由选举产生,但两大政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与执政地位无关在美国,一个政党只要在总统竞选中获胜,即使它在国会选举中失败,也不会影响它的执政地位美国的政党组织松散,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美国的两党制萌芽于联邦党和反联邦党的对立,后来形成了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竞争在美国历史上,也常常出现第三党运动,但从未获得成功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一直比较稳定 尽管两国都实行两党制,但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属的政体不同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从宪法规定上看,英王独揽大权实际上英国国王的一切活动要服从内阁的安排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上台组阁并掌握政府权力,执政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从而使政党与内阁紧密交织在一起而美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实行的是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掌握国家大权两大政党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获胜的执政党在国会选举中失利并不影响其执政党的地位第二,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不同英国两大政党采取集中制,党有比较统一的政治主张、组织机构和社会基础,并且对议会投票有严格的纪律而美国两大政党组织松散,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和纪律,甚至没有固定的基层党员。
两大政党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只有竞选纲领党的主要活动主要是搞竞选,人们形象地称美国的政党是“选举组织”,美国的竞选是“象驴之战”第三,美国不存在执政党与在野党问题,议会中多数党与少数党的权力差别不大;且执政党力量远远大于反对党,反对党不易向执政党挑战;同时政党组织松散,议会中党员的凝聚力更弱 三、英美选举制度之比较 英美两国的选举制度是以普选制实现权力委托的,实行普选制是两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特征,但由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传统不同,两国实行的普选制也有所区别 英国的普选制实际上只是公民选举下院议员的制度,代议机关中的国王和上院都是非选举产生的根据宪法惯例,内阁政府由议会的多数党组成正是采取这样的选举办法,选民选举下院,下院多数党组成政府,使得英国的代议制政府成为典型的内阁责任制政府它产生于议会,并对议会负有直接的政治责任,对选民负间接的政治责任;若选举失败,则由反对党上台;若胜利,则继续执政加上两党轮流执政的原则,他们可直接影响公民的普选,这就保证了英国代议制政府的稳定性 而美国普选制实行的范围,与英国明显不同,不仅国会两院的议员,而且作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总统及副总统,都是由公民直接产生的。
美国总统及其领导的行政机关,对国会不存在任何关系它们只有到选举的时候才各自向选民负责平时都只对联邦宪法负责因此,它们之间,仅仅是宪法上规定的相互“制衡”关系在选举费用上,英国的选举费用较少,而美国选举费用较多通常的说法是,在美国,选举是“有钱人的游戏”,金钱是“选举的母乳”,“没有金钱就谈不上竞选”在选举权方面,英国不存在美国那样的法律障碍,不必通过文化测验,不必付选举税,也没有居住的期限此外,没有反对选举的社会和种族压力,选区的划分也比美国更加公平合理在大选中,电视所起的作用不如美国总统选举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对此政府有严格的规定而美国竞选活动复杂如在候选人资格上,美国存在一系列复杂的规定此外,电视在美国选举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至形成美国独特的“电视政治”现象英美两国的选举制度尽管不同,但都操纵在资产阶级政党的手中因此,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政党制度和议会制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总之,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可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既包含着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当今时代特征所产生的共同性,也具有因各国的政体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以及民族特点、历史传统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都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同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相比具有历史进步性。
不但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1] 王惠岩.比较政治制度, 吉林大学出版社.[2] 宋玉波.比较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3] 高金海等.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4] 胡康大.英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 扬祖功等.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6] 吴大英、张明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7] 扬祖功等.西方政治制度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