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图论讲义第3章-匹配问题.pdf

16页
  • 卖家[上传人]:n****m
  • 文档编号:13559751
  • 上传时间:2017-09-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5.58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三章 匹配理论 §3.1 匹配与最大匹配 定义 3.1.1 设 G 是一个图, )(GEM ⊆ ,满足:对ie∀ , Mej∈ ,ie 与je 在 G 中不相邻,则称 M 是 G 的一个匹配对匹配 M 中每条边 uve = ,其两端点 u 和 v 称为被匹配 M 所匹配,而 u和 v 都称为是 M饱和的(saturated vertex) 注: 每个顶点要么未被 M 饱和, 要么仅被 M 中一条边饱和 定义 3.1.2 设 M 是 G 的一个匹配, 若 G 中无匹配 M′, 使得 |||| MM >′ , 则称 M 是 G 的一个最大匹配;如果 G 中每个点都是 M 饱和的, 则称 M 是 G 的完美匹配(Perfect matching). 显然, 完美匹配必是最大匹配 例如,在下图 G1中,边集 {e1}、 {e1,e2}、 {e1,e2,e3}都构成匹配, {e1,e2,e3}是 G1的一个最大匹配在 G2中,边集 {e1,e2,e3,e4}是一个完美匹配,也是一个最大匹配 定义 3.1.3 设 M 是 G 的一个匹配, G 的 M交错路是指其边 M 和 MGE \)( 中交替出现的路。

      如果 G 的一条 M 交错路 (alternating path)的起点和终点都是 M 非饱和的, 则称其为一条 M可扩展路或 M增广路(augmenting path) 定理 3.1.1(Berge,1957) 图 G 的匹配 M 是最大匹配的充要条件是 G中不存在 M 可扩展路 证明: 必要性: 设 M 是 G 的一个最大匹配如果 G 中存在一个 M 可扩展路 P,则将 P 上所有不属于 M 的边构成集合 M′显然 M′也是 G 的一个匹配且比 M 多一条边这与 M 是最大匹配相矛盾 充分性 :设 G 中不存在 M 可扩展路若匹配 M 不是最大匹配,则存在另一匹配 M′,使|||| MM >′ . 令 ][ MMGH ′⊕= ,( MMMMMM ′−′=′⊕ ∩∪ 称为对称差) 则 H 中每个顶点的度非1即2(这是因为一个顶点最多只与 M 的一条边及 M′的一条边相关联)故 H 的每个连通分支要么是 M 的边与 M′的边交替出现的一个偶长度圈,要么是 M 的边与 M′的边交替出现的一条路 由于 |||| MM >′ , H 的边中 M′的边多于 M 的边, 故必有 H的某个连通分支是一条路,且始于 M′的边又终止于 M′的边。

      这条路是一条 M 可扩展路这与条件矛盾 证毕 G1 G2e1 e2 e3 e2e1e3e4 2§3.2 完美匹配 定义 3.2.1 图 G 的奇分支: G 的含有奇数个顶点的连通分支 用 )(GO 表示 G 的奇分支的个数 定理 3.2.1 (Tutte,1947) 图 G 有完美匹配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 )(GVS ⊂∀ , ||)\( SSGO ≤ 证明 ( Lovász,1973) 必要性 :设图 G 有完美匹配 M对 )(GVS ⊂∀ ,若 SG \ 无奇分支,则0)\( =SGO ;否则,设kGGG ,,,21null 是 SG \ 的所有奇分支注意每个iG 中至少有一个顶点iu 在 M 下与 S 中的某个顶点iv 配对( ki ,,2,1 null= ) , (因iG 是奇分支, M 是完美匹配) 故 SvvvkSGOk≤== |},,,{|)\(21null 充分性 (反证法) :设 G 满足:对 )(GVS ⊂∀ , SSGO ≤)\( ,但 G 没有完美匹配首先,取 φ=S ,知 0)( =GO ,故 )(GV 是偶数现在,给 G 添加边以获得一个没有完美匹配而有尽可能多的边的图*G 。

      因 G 是*G 的生成子图,故对 )(GVS ⊂∀ , SG \ 是 SG \*的生成子图,从而 SSGOSGO ≤≤ )\()\(*. ( *) 令 }1)(),({**−=∈= νudGVuuUG. 若 )(*GVU = ,则*G 是偶数阶完全图,有完美匹配这与*G 的性质矛盾因此,)(*GVU ≠ ,可以证明,此时 UG \*的每个连通分支都是完全图(记为命题A,另证) 由( *)式, UUGO ≤)\(*,即 UG −*的奇分支个数最多是 U 但这样一来,*G 就有一个完美匹配: UG \*的各奇分支中的一个顶点和 U 的一个顶点配对; U 中余下的顶点以及 UG \*的各分支中余下的顶点在本分支内配对(由于各分支及 U 都是完全图) …u1 u2 uk …S…v2vkv1…G1 G2 Gk奇分支 偶分支……UG*\U 的奇分支 G*\U 的偶分支… 3这与*G 无完美匹配矛盾证毕 . 命题A的证明: 在上述充分性证明的条件下,当 )(*GVU ≠ 时, UG \*的每个连通分支都是完全图 用反证法证明:若不然,设 UG \*中某个连通分支iG 不是完全图,则 3)( ≥iGV 。

      必存在)(,,iGVzyx ∈ ,使得 )(,iGEyzxy ∈ ,且 )(iGExz∉ 由于 Uy∉ ,故必有与 y 不相邻的顶点,即必存在 ),\(*UGVw∈ 使得 )(*GEyw∉ 由于*G 是不含完美匹配的极大图,所以 xzG +*和 ywG +*都含有完美匹配,分别设为1M 和2M 用 H 表示 { }ywxzG ,*∪ 中由21MM ⊕ 导出的子图由于对 )(HVu∈∀ , 2)( =udH或0(由1M 和2M 都是完美匹配知) ,故 H 的每个非平凡连通分支都是其边在1M 和2M 中交替出现的偶长度圈下分两种情形: (1) xz 和 yw分别在 H 的不同分支中设 yw在 H 的某个圈 C 上,则1M 在 C 上的边连同2M 不在 C 上的边构成*G 的一个完美匹配这与*G 的选择矛盾 情形( 1) 情形( 2) (2) xz 和 yw在 H 的同一分支C中, 由 x 和 z 的对称性, 不妨设 zwyx ,,, 在 C 中依次出现,并设1M 在 C 的 zywnull 段中的边集为1M′,2M 在 C 的 zywnull 段中的边集为2M′,于是 )\(}{221MMyzM ′′ ∪∪ 是*G 的完美匹配,又与*G 的选择矛盾。

      综合 (1)、 (2)两种情形,便证明了 UG \*的每个连通分支都是完全图 推论 3.2.1 ( 1−k )边连通偶数阶 k 正则图有完美匹配 证明:设 G 是命题中所述的 k 正则图 当 1=k 时,结论显然 以下假定 2≥k 设 S 是 G 的任一个非空顶点集,nGGG ,,,21null 是 SG \ 的奇分支令 ),(iiGV=ν eemi|{|= 是iG 与 S 之间的连边 |} wzyx C M1的边 M2的边 wyx zC…UGi x wy z 4由于 1−≥′ kκ ,故 1−≥ kmi, ),,2,1( mi null= 若存在 i ,使得 1−= kmi,则因 iGVvGkvdiν=∑∈ )()( , SkvdSvG=∑∈)( , ( *) 从而 )(2)()()()(iiGVvGGVvGiGkvdvdmiiiεν −=−=∑∑∈∈因此, 1)1()1()(2 +−=−−=−=iiiiikkkmkG νννε 但因 1−iν 是偶数(每个iG 是奇分支) ,上式两端不可能相等这个矛盾说明 kmi≥ ( ),,2,1 ni null= ,于是 knmnii≥∑=1,(**) 故有 SudkmknSGOSuGnii=∑∑≤∈=≤⋅=−(*)1(**))(11)( 由 Tutte 定理, G 有完美匹配。

      证毕 推论 3.2.2 (Peterson, 1891) 2边连通(无割边)的 3 正则图有完美匹配 证明:设 G 是 2 边连通的 3 正则图因 νε 3)(2)(==∑∈ GVvvd ,故 ν 为偶数由推论 3.2.1, G 有完美匹配 证毕 注: 有割边的 3 正则图未必有完美匹配,例如,对如下所示的图 G,因 ()3OG v−=,故无完美匹配 推论 3.2.3 偶数阶完全图nK2有 12 −n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 ……G1 G2 Gn SG\S 的奇分支 G\S 的偶分支Gv 5证明:用平面上正 12 −n 边形的点代表1221,,,−nvvv null ,而用其中心点代表nv2点用直线段连接每个顶点对, 即得nK2 构作匹配iM 为边nivv2和所有与nivv2垂直的边之集 易检验每个iM都是 G 的完美匹配,且不同的iM 无公共边例如,按这种方法构作出 K6的两个完美匹配如下图 (b)、 (c)所示显然,nv2关联的每条边对应这样一个完美匹配,故共有 12 −n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

      证毕 §3.3 二部图的匹配 定理 3.3.1 (Hall, 1935) 设 G 是具有二划分 ),( YX 的二部图,则 G 有饱和 X 的匹配当且仅当对 XS ⊆∀ , SSN ≥)( ,其中 )(SN 表示 S 的所有邻点之集 证明:必要性设 G 有饱和 X 的匹配 M ,则对 XS ⊆∀ ,因 S 的顶点在 M 下和 )(SN 中顶点配对,故 SSN ≥)( 充分性:设 ),( YXG = 是二部图,且对 XS ⊆∀ , SSN ≥)( 下用反证法 假如 G 没有饱和 X 的匹配,则 G 的最大匹配*M 不能饱和 X 的所有顶点设 u 是 X 的一个*M 不饱和点,并设 |{vA = u 到 v 有*M 交错路 } 由于*M 是最大匹配,故由 Berge 定理, u 是 A 中唯一的*M 非饱和点令 XAS ∩= , YAT ∩= 注意 }{uS − 中的顶点在*M 下与 T 中的顶点一一配对(因 Su∈ ,且对 Tt ∈∀ , u 与 t 有*M交错路tP 相连,而且 t 是*M 饱和的,故交错路tP 上最后一条边必是*M 的边,它将 S 中一个顶点与 t 配对而且不同的 t 会有 S 中不同的顶点相配,否则会有两条*M 的边关联到 S 中同一顶点) 。

      因此 1−= ST (1) XYS T u M*的边 v6 v1 v3 v2 v5 v4 v6v1v3v2v5v4v6v1v3 v2 v5v4(a) (c) (b) 6此外, TSN ⊇)( (因 T 中顶点通过 S 中顶点与 u 连*M 交错路) , 且 TSN ⊆)( (对 )(SN中每个顶点 t ,设它是 S 中顶点 s 的邻点,从 u 到 s 的*M 交错路必可延伸为 u 到 t 的*M 交错路) 故 TSN =)( (2) 由(1)、(2)知: () | | 1NS T S S==−k ,则 G 有 k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 证明: (1)先证 G 有完美匹配 证法1:设 ),( YXG = 是 k 正则二部图,则 YkGEXk == )( ,因 0>k ,故 YX = ,任取 XS ⊆ ,令 =1E {G 中与 S 关联的边}, =2E {G 中与 N(S)关联的边}则21EE ⊆ 因而SkEESNk =≥=12)( ,即 SSN ≥)( 由推论 3.3.2,G 有完美匹配 证法2: 由推论 3.3.1, G 中有饱和 X 的匹配因 YX = (如前所证) ,故这个匹配就是完美匹配。

      (2)再证 G 中有 k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用归纳法) 当 1=k 时,显然 设对所有 k 正则二部图,结论成立下证对 )1( +k 正则二部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