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题.docx
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题 25.以下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雨霖铃》在表现上以时间进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 B.《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待坐》有完整的布局,人物的语言、情态都写得很有天性 C.《过秦论》的写作意图是借“过秦”以“诫汉”,梦想汉文帝以此为鉴,推行仁政 D.《〈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写的一篇序言,分析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与“失天下”的理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 (一)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6.请默写词中所缺的句子2分) 27.本篇的词眼是哪个字?为什么?(2分) 28.怎样理解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2分) [来源:Z,xx,k.Com] 29.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小楼昨夜又东风”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二) “青年人相信大量假东西,老年人质疑大量真东西 这是德国谚语,不是普遍真理,然而它指出了值得留神倾向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青年人满怀梦想,敬仰将来,进取心强,求知心切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这些优点是极可名贵的不过,由于阅历缺乏,思虑不周,受骗上当者,也大有人在因此,自觉地培养独立斟酌才能,实是一件大事 进一步说,大量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或者察觉新事物,或者研发新器皿,或者建立新理论,或者写出新作品总之,贵在一个“新”字而“新”,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要创新,就务必擅长独立斟酌 说“独立斟酌”,犹如与“向群众学习”相冲突,隔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斟酌”,犹如务必想入非非,越稀奇怪僻越好;其实都不对擅长斟酌的人,既能集中群众的聪慧,又能超越前人的思想,在充分调查的研究的根基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相反,不向群众学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