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docx
7页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1 最近我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感受很深,特别是本书内第三章内讲到我们教师要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讲得很有道理,我也很有同感 书中讲到: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要关注我们在活动中习以为常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关注我们在教学中的每一句话评价、每一次互动这些细节都能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呈现出教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一次活动方案时,都要注重教学细节的预设,让细节成就精彩的课堂;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精彩的细节,善于发觉并利用课堂上孩子的亮点甚至缺点,巧妙、准确地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让这些细节为精彩的课堂增辉 在我组织的一次活动《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体育游戏中,虽然是个传统的游戏,但是我班的孩子一直非常喜爱玩这个游戏能提高幼儿快速四散跑和躲闪能力在一天早上晨间活动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你想玩什么游戏,孩子们又异口同声地说:“老狼老狼几点钟”,从这可以看出孩子对此游戏一直比较兴趣活动时我扮演老狼,当我抓住了一两只小动物之后,我依旧像以前一样让被捉住的小朋友站在一边等待,等待着下一轮。
但我发觉被捉的幼儿只得站在边上,不能参加游戏,我想这样对孩子也不好 于是我急中生智,拉起被抓住的“小动物”往自己的“洞里”拖,嘴里还叨唠着,“天黑我要吃掉你们”没有被捉住的孩子一下子紧张起来,施豪大喊道:“咱们要把他们救出来”,对呀!可以给幼儿创造救助的时机,于是我给幼儿讲解新的游戏规则,当老师说:“老狼休息了”,全体幼儿可一拥而上去救他们的同伴另外我还提出要求:“救小动物时,你要留神,不要再让老狼捉了这时孩子们开始想方法了,一些孩子吸引老狼,另外的孩子趁我不备抓住自己的同伴就跑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救出小动物了这时每个幼儿开始欢呼雀跃,也把游戏推向了高潮通过这项活动,我感觉到在各项活动中应该做一个有心的老师,有心留意孩子,有心观看孩子,那你才能进入孩子的童心世界,教育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一次成功教学,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作为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更应该关注那些看似简单的细节问题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 在《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第一辑的第七篇《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爱》中,文章没有深奥的理论性语言,没有精彩的文笔,只是以平淡、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方老师对待一个个性特别孩子的教育故事,小班读后感。
我看了以后,深有同感 记得去年我带的小班中,也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每天入园时,总会在大门口发脾气不肯自己走进来,非要老师上前去拉他到活动室后,他就待在角落里一动不动,不管老师怎么哄,他就是不理不睬于是老师就随他去了,想等他的脾气发完只是到后来,他会匍匐到地上,眼泪鼻涕流一身,甚至连小便也拉在身上,最后只好请家长接回家后来屡次跟家长沟通教育也无济于事后来,无意间的一件小事发觉他原来是个要求上进的孩子于是,我们就抓住他的这个心理,不时地用鼓舞的语言表扬他,并且时常地做一些关爱的动作,如:摸摸他的头,牵一下他的小手等渐渐地,他的脾气不见了第二学期的一天,他拿了一大袋水果来园,我问他:“这些水果是给小朋友吃吗?”他摇了摇头说:“是给你吃的我听了深受感动 常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认为:孩子的“非正常”表现假如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她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人的关注以关心他们更好地宣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过程中,当孩子哭泣、不合作、发脾气、不讲道理时,老师就会感到沮丧、气恼、烦躁等,自己的情绪也变得更加恶劣,常常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
其实,这样只能使孩子变得更加恐惧不安,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会隐藏得更深、更持久因此,我们需要用理智与冷静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多地去理解、宽容与等待孩子,用爱心和耐心坚持倾听孩子的心声 老师不妨少一份指责,多一些扪心自问:“爱孩子,我真的预备好了吗?“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用自己的真心、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每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地喜爱老师、信任老师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3 本书以“建议”的形式汇编,从对话的视角动身,关注的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书中各篇文章的作者以幼儿园一线教师为主,书中的建议是他们对日常工作的经验提升,全面涉及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这本书不是在简单说教,而是倡导和诠释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关爱、对话、反思、合作 这本书中特别是讲到要关注每个孩子《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开展的时机和条件 在幼儿园里,孩子的个别差异是非常显著的,有聪慧、灵巧的孩子,有淘气、胆大的孩子,有害怕、退缩的孩子,作为幼儿园教师,既要关注好的孩子,也要关注差的孩子。
更要关注不声不响的孩子要尝试多种方法,全面关注幼儿 在以前的班级中,我们班的小哲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孩子,每次的活动中很难看到她的身影,偶然老师点到她的名字请她回答下列问题的时候,她也总是显得很不自信,为了这件事情我们也曾经跟她父母聊过,从父母口中我们得知,家中的小哲不是这样的,在家里,小哲非常开朗,平常还经常到邻居家表演节目呢! 对此,我们也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小哲在幼儿园跟在家是两个样子的呢?然而在一次舞蹈活动中我无意中发觉她在舞蹈方面的天赋,找到这一闪光点,我通过谈话、鼓舞、表扬的方式引导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强项,并建立她的自信心,慢慢地我们发觉小哲的进步,并且在其他领域也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 这件事情给我的感触非常大,孩子的改变让我想了许多,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孩子,他们是需要成人的肯定的,而我们,则要细细观看自己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及时地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来放大,以此来推动孩子取得进步,得到开展,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作为幼儿园教师,我清晰地意识到关注每个孩子的重要性,只有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才能促使每个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开展,才能让每个孩子不断地进步,更上新台阶。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4 新学期开学,会有许多变化孩子转进转出,老师调进调出……最近,因这些变化引起了一位家长的诉求,着实让我对我们家长无度的爱而感慨万千 事例描述: 因教育局人事调动,__班两位带班老师均离开本园至外园工作,在马上开学的日子里,园长室对这一班级的孩子发了一个前期预告,告知家长这一变动,盼望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在报名这一天,班中一家长还是以孩子不能接受两位新带班老师找到园方,反复针对园方的这一决定表示不满这位家长如此的着急和处事的态度,不禁让我深深感到如今家长工作的难做,同时也让我想到了在《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中的一篇文章:要合理处理“家长投诉”确实,现在的家长,在对待自己宝贝的独苗的教育中,往往因为知识的缺乏或过于溺爱,导致产生家园教养的不一致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站在科学教养、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上可以这样处理 1.正面应对:对于园方不能躲避的情况,明确答复家长回到原来状态是不可能的我们成人能做的就是尽快关心孩子适应变化,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2.科学教导: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关心孩子学会正确的对待生活中忽然发生的事件,并快速地适应,这是孩子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
当然,首先,在做到这一点前,家长要学会运用这一技能假如家长都不能适应这种必定的变化,谈何教育引导好孩子 3.晓之以理:假如孩子确实因为这一变化而产生强烈的不适应,那么说明孩子缺乏一定的新环境交往能力、耐挫能力较弱、面对困难的解决能力较差,这些状况都会影响孩子健康全面开展,教师有必要与家长在今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加以关注并多进行适应性教育,而不是让孩子回避一些变化 4.动之以情:从情感角度上理解家长焦虑的心情,并与家长共同承当起关心孩子的责任,多关怀关心孩子,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老师 让家长理解教养孩子需要有技巧、需要懂方法,一味地包办、过度地溺爱,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老师专业的眼光和科学的教养方式,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5 当每个人从学校踏出的那一刻起,就向往着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满怀梦想与盼望,编织了一个个漂亮的`梦想然而随着工作中竞争与压力的聚增,让那些曾经怀揣着梦想的青春也退去了绚丽的光环,随之而来的是对工作的倦怠,昔日的职业幸福感逐渐褪去 当岁月磨平了幸福的痕迹,我们不得不再次去查找它,值得庆幸的是只要有心,总能有所收获。
在最近看的《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我的情绪我做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反思”再次告诉我们工作态度的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工作的不同方面,常常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得出不同的结果: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可以使人产生乐观的情绪;反之则会使人产生悲观的情绪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时,不妨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的焦点,缓解消沉的心理情绪,让自己走出阴霾确实,态度常常会左右了人的情绪,而能改变的则是转移自己的注意不妨学着慢慢地来查找: 从孩子的身上查找: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孩子,虽然有时日常的繁琐事情让我们觉得很累,但当看着孩子们那天真的的笑脸,信赖的眼神,听着他们相互间的童言稚语,看着他们相互间的趣闻趣事,我们的脸上不自觉地会流露出笑容,而这种笑是发自心底的,真情地流露,也是幸福的! 从日常的工作中查找:不可否认,幼儿老师除了一日活动的带班,还需要不断地充电,提高素养各种竞赛、公开活动常常不断,可是当自己通过努力,经过了一次次地历练后,再回头会发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因为努力后的收获是无法用物质去衡量的,这中满足也是幸福的! 从同伴中查找:一个团结的团队让人学到许多,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教师队伍中应该值得庆幸的是大家没有彼此的保存,坦诚相待,当有人有疑惑不解时,彼此总能相互关心,不求回报。
同伴间的关心与提点总能让人收获颇多,这种不求利益回报的同伴关系,也让人感到幸福! 也许每个人对职业幸福的定义不同,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多倾听、多感受,多查找,相信一定能体会到更多做老师的幸福感!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6 暑假里我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觉得本书对我们幼儿教师非常适宜,特别是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关心很大,在书中第三章中讲到教师要听孩子的话,教师要抓住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我觉得讲得很有道理,下面的一个例子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 我们的午睡室边上有几棵含笑树,午睡起床后总有几个小朋友在那里看看玩玩,在每次午睡起床后总有两三个、三四个一堆围着在那里,当我走过去一看,他们手上都沾满了泥,本来想大声批判他们,但是我压住了火气想看看它们到底在观看和什么,于是我问:“你们在干什么”?这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在看泥土里有什么”?接着我继续问他们:“那你们看见泥土里有什么?”“有小蚂蚁”,“还有小螺丝”,“还有蚯蚓”,“还有西瓜虫”,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开了我说:“小朋友你们观看的真认真,那你们再观看一下,等一会记得要把小手洗洁净呀!”在吃完午点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说说土壤有什么作用,土壤里还有些什么?小朋友兴趣非常浓,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得很积极。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到处都有教育的时机有时我们之所以会错过日常活动中这些大好的教育时机,是因为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对幼儿进行有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