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暴力典型案例及其严重后果.docx
9页网络暴力典型案例及其严重后果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然而,网络这片虚拟空间并非净土,网络暴力现象正悄然滋生,其带来的危害犹如一颗毒瘤,侵蚀着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网络暴力并非简单的言语冲突,它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通常表现为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的言论、文字、图片或视频,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极大损害,已然突破道德底线,甚至触及法律红线网络暴力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匿名性强等特点,使得受害者难以躲避,其危害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传统暴力,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德阳安医生自杀事件是网络暴力酿成悲剧的典型案例,其过程的残酷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2018 年 8 月 20 日,安医生与丈夫乔某某带着孩子在四川德阳某游泳馆游泳时,两个 13 岁男孩与安医生的孩子发生冲突,男孩不仅朝安医生吐口水,还做出不雅动作乔某某见状十分气愤,将其中一名男孩的头按入水中教训了一下,并在与男孩家长争执时打了对方一耳光这本是一起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民事纠纷,却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演变成了一场致命的网络暴力。
事发后,男孩家长常某一等人并未选择合理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带着人到乔某某和安医生所在的医院大吵大闹,要求医院开除安医生更恶劣的是,他们截取了游泳馆监控视频中对乔某某不利的片段,隐去了男孩挑衅的前因,配上 “医生打人” 的标题发布到网络上,并将安医生和乔某某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全部曝光这些经过剪辑的视频和带有强烈煽动性的文字迅速在微博、朋友圈、本地论坛等网络平台扩散,不明真相的网友被片面信息误导,开始对安医生夫妇进行猛烈抨击无良医生”“不配为人”“人肉她让她滚出医疗行业” 等恶毒言论如潮水般涌来,一些网友甚至跑到安医生工作的医院进行骚扰,在医院大厅张贴辱骂性标语安医生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医生,平时在工作中深受患者尊重,却突然沦为网络上的 “恶人”,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谩骂和指责,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摧残她曾试图在网络上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她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恶意的评论中,反而引来了更多的攻击在连续五天的网络暴力围攻下,安医生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于 8 月 25 日选择服药自杀,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安医生的离去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她的丈夫乔某某在承受丧妻之痛的同时,还要面对网络上的持续攻击,生活彻底被打乱。
这起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为安医生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推动了社会对网络暴力治理问题的讨论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无辜女司机被网暴的案例,暴露了网络暴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破坏性2018 年 10 月 28 日上午 10 时许,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上发生了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一辆 22 路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与一辆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坠入江中,车上 15 名驾乘人员全部遇难事故发生后,一些媒体在没有核实信息的情况下,仅凭现场一张小轿车停在桥中的照片,就仓促发布了 “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车坠江” 的新闻报道,部分自媒体为了博眼球,甚至编造了 “女司机穿高跟鞋开车”“酒驾逆行” 等虚假细节这些不实报道迅速引发轩然大波,红色小轿车女司机谭某瞬间成为众矢之的网络上充斥着对谭某的辱骂和诅咒,“女司机就是马路杀手”“这种人就该判刑” 等言论铺天盖地,更有甚者通过 “人肉搜索” 找到了谭某的个人信息,包括她的身份证号、号码、家庭住址等,不断对其进行骚扰和短信辱骂谭某当时刚从驾校练车回来,正常行驶在桥上,却突然遭遇飞来横祸,车辆被公交车撞击后失控,自己也受了轻伤。
还没从事故的惊吓中缓过神来的她,又陷入了网络暴力的深渊她的家人接到无数骚扰,不得不关闭,家门口也被一些愤怒的网友围堵,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乱谭某在接受采访时泪流满面地说:“我当时都懵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醒来后就成了罪人,那些骂我的话太难听了,我真的承受不住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事故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通过公交车黑匣子记录的视频显示,事故是由于公交车乘客刘某因坐过站与司机冉某发生激烈争执,两次用击打司机头部,导致司机操作失误造成的,女司机谭某在事故中并无任何过错,反而也是受害者真相公布后,虽然很多网友向谭某道歉,但网络暴力对她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法挽回谭某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开车,甚至不敢出门见人,心理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这起事件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加核实的转发和评论可能会成为伤害他人的利器,网络暴力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将一个无辜的人推向深渊2021 年 “寻亲男孩刘学州” 事件,是网络暴力摧毁年轻生命的又一惨痛案例,让人们看到了网络言语攻击的致命力量刘学州出生后不久就被亲生父母以数千元的价格卖给他人,4 岁时养父母意外去世,他开始在亲戚家辗转生活,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尽管身世坎坷,但刘学州一直努力生活,成绩优异,还担任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2021 年 12 月,15 岁的刘学州通过网络寻亲成功,找到了亲生父母,本以为能迎来亲情的温暖,却没想到这只是另一场悲剧的开始寻亲成功后,刘学州发现亲生父母并未真心想要弥补他,反而对他十分冷漠由于养父母去世后留下的房子被拆迁,刘学州没有了住所,他希望亲生父母能为他提供一个临时住处,却遭到拒绝,双方因此产生矛盾这件事被一些网友知道后,部分自媒体开始编造故事抹黑刘学州,称他 “狮子大开口向父母索要巨额钱财”“寻亲是为了敲诈勒索”这些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对刘学州进行攻击,骂他 “白眼狼”“心机重”“活该被抛弃”更有甚者,将刘学州的照片、学校信息、社交账号等公开,对他进行持续性的辱骂和骚扰刘学州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长文,讲述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澄清谣言,但他的解释并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引来更多的恶意评论一些网友用极其恶毒的语言攻击他的外貌、身世,甚至对他进行人身威胁长期的网络暴力让刘学州本就脆弱的心理雪上加霜,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多次出现自杀念头2022 年 1 月 24 日,刘学州在海南三亚的一家酒店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 15 岁。
在他留下的遗书里,详细记录了自己遭受的网络暴力:“那些键盘侠,你们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我,你们不知道你们的一句话对我来说有多伤人,我只是想要一个家,为什么这么难?” 刘学州的离世让无数人为之痛心,也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深刻反思,网络暴力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往往更为严重,因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强大,更容易受到负面言论的影响除了这些引起全国关注的重大案例,网络暴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以各种形式存在,对受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某高校女生因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穿搭照片,被网友指责 “穿着暴露”“不检点”,随后遭到大量恶意评论和私信骚扰,不得不注销账号,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某博主因发布了一条对某部电影的负面评价,被该电影粉丝集体攻击,个人信息被曝光,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某普通网友因在热门事件评论区发表了不同意见,被贴上 “水军”“三观不正” 的标签,遭到 “人肉搜索” 和持续辱骂这些案例都表明,网络暴力离我们并不遥远,任何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网络暴力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且深远的,对受害者个人而言,首先是名誉的严重受损在网络时代,个人名誉与网络形象紧密相连,一旦遭受网络暴力,受害者的社会评价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德阳安医生原本在医院有着良好的口碑,却因网络暴力被贴上 “打人医生” 的标签,即使在她去世后,仍有不明真相的人对她存在误解;重庆女司机谭某在事故中本是受害者,却被网络暴力塑造成 “肇事者”,尽管真相大白,但她的职业声誉和个人形象已经受到了难以挽回的损害名誉受损不仅会影响受害者的社会交往,还可能对其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一些受害者因网络暴力被迫离职、失去工作机会,甚至无法在原行业立足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精神健康造成的伤害更是无法估量,是导致许多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长期处于被辱骂、指责、威胁的网络环境中,受害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等症状研究表明,经历网络暴力的人群中,有超过 60%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约 20% 会发展为重度抑郁症刘学州在遭受网络暴力期间,曾多次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绝望情绪,最终走向极端;德阳安医生在短短五天内就因无法承受网络暴力而选择轻生,可见网络暴力对人的精神摧残有多么严重即使没有出现极端行为,网络暴力带来的心理创伤也可能伴随受害者一生,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网络暴力还会严重扰乱受害者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其隐私权和安宁权人肉搜索” 作为网络暴力的常用手段,会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号码、工作单位、照片等全部曝光在网络上,使受害者的隐私毫无保障。
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骚扰,受害者会接到大量辱骂和短信,家门口可能出现陌生人的围堵和骚扰,正常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许多受害者为了躲避骚扰,不得不更换号码、搬离住所、甚至更换工作城市,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经济损失受害者的家人和朋友也往往会受到牵连,成为网络暴力的攻击对象,整个家庭都可能被拖入痛苦的深渊从社会层面来看,网络暴力破坏了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网络本应是信息传播、思想交流、知识共享的平台,而网络暴力的存在使得网络空间充斥着恶意和戾气,理性的声音被淹没在辱骂和攻击中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变得越来越偏激、浮躁,缺乏耐心和同理心,稍微遇到不同意见就恶语相向,导致网络讨论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和建设性长期处于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使一些人将网络暴力视为常态,甚至形成 “以暴制暴” 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加剧网络环境的恶化网络暴力还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造成了严重冲击它挑战了法律的权威,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人格尊严等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当网络暴力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时,会让人们对法律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影响社会的法治建设同时,网络暴力也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它鼓励人们以匿名的方式伤害他人,违背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削弱了社会的道德基础。
网络暴力事件往往会引发社会恐慌,让人们对网络空间的安全性产生担忧,不敢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观点,影响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网络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尤为严重,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长期负面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接触网络暴力内容会使他们模仿暴力行为,形成攻击性人格,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同理心而未成年人作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时,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的伤害,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障碍、心理问题等,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刘学州的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网络暴力最终夺走了这个年轻的生命,让人无比痛心面对网络暴力带来的严重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这需要政府、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和每个网民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网络平台应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暴力预警机制和快速处理机制,及时删除暴力、辱骂等有害信息,对实施网络暴力的用户采取限制措施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帮助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每个网民都应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做到理性发言、尊重他人,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共同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网络暴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它的危害不容忽视无数案例已经证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空间的暴力同样会对现实生活造成严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