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构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47207382
  • 上传时间:2023-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构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目标、内容、途径、条件、功能、评价等六个方面构建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关键词: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目前,学校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人们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到一个有效的突破口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笔者草拟本文,归纳同行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思考,旨在构建一个从目标到内容、从实施到评价的完善而科学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中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健康的涵义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当然,随着现代社会前进步伐的加快,疲惫的人们不知不觉已倾斜了教育的天平心之乐园成为教育的盲点现代文明带给人们美酒和欢乐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眼泪和困惑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无疑,他们也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焦虑、孤僻、自卑、抑郁、冲动……少年亦识愁滋味不完整的家庭方式、独生子女以个人为中心的家庭环境、应试教育下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和枯燥的学习生活方式等引起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据某市有关方面的调查,中学生中有34%的人有心理障碍,12.5%的人有心理缺陷,28.1%的人有心理异常①另据东北某省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中35%的人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如厌学、单相思和出走等轻度心理障碍),其中,有5.3%的人存在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惧症等)②残酷的现实表明,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便不可能真正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十分重视人格塑造和健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事业成就者的案例中,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了决定性的因素现代企业家们在招聘职员时也倾向于那些情商高于智商者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少先队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中强调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大意义时说:“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跨世纪的伟大意义三)、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于传统教育的众多失误,现代教育必将在指导思想、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革。

      心育是五育的基础和中介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面加特长的一代新人1988年 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上海、北京、烟台、汩罗等地的教改实验亦表明,心育正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点和突破口综上所述,心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德育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一)、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中学阶段正处于少年期(11、12岁—14、15岁)和青年早期(14、15—16、17岁)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个体社会化、个性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特征:1、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急剧性表现在: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性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了骨骼的成熟,胸围、躯干和四肢增长很快,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处于第二高峰期;男女性征发展迅速,性意识逐渐增强;神经系统的发展处于第二加速期,a波在斗争中获胜,大脑重脉波和复脉波显现的百分数接近成人指标,完全失同步现象出现。

      2、发展的异时性指生理、心理和社会成熟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其结果加剧了青少年期的心理矛盾、情绪冲突和问题行为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等方面的强烈反差引起的心理失调、犯罪等3、发展的挫折性指来自社会和青少年自身的挫折,表现为各种矛盾包括:独立自主与依赖的矛盾;始婚、始恋提前和正确对待异性的矛盾;社会失范引起的挫折;自我同一性中的挫折等4、发展的封闭性缺乏儿童的直爽,总是心事重重,成为最孤独的一群在心灵深处,却又渴望友谊、理解、尊重等总之,中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可塑性这给教育带来了困难,同时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二)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据以上分析,构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总的宗旨为: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适应能力通过教育,应达到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三个层次(发展、预防、治疗)的总目标根据中学生分级特点,制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年级目标:初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初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初三: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与训练。

      高一: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为学生的文理分科提供咨询帮助;高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文理分科的学习生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人生观;高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升学观,正确对待高考,形成正常的应试心态,掌握科学合理的应试技巧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达上述目标,需对中学生进行八个方面的教育1、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2、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级情感,学会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等;3、坚强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创设一定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等;4、人际适应教育:包括形成学生的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使学生打扮得体、举止文雅,学习各种社交技能;5、反应适度教育:包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现实,认识挫折的双重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6、青春期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审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7、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包括升学考试前后的心理教育,升学与职业选择指导,职业心理准备教育;8、健全人格教育:包括认识自已的气质类型与性格倾向,培养良好的性格,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

      各年级的具体内容为:初一:学习适应教育,学习方法指导,集体主义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初二:青春期教育,学习策略教育,全体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初三:择业与升学教育,应考心理;高一:学习适应教育,学习策略教育,主体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高二:社会责任感教育,人生观教育;高三:升学与择业教育,应试教育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具有多元性概括为:一中心、一课、五室和一工程一)、一中心:即心理中心它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机构和领导中心,由懂专业的校长负责,或由专职教师负责,校长兼名誉组长中心建立工作接待制度、例会制度、会诊制度,作为学校独立机构,协调好与政教处、教务处、教研室的关系,负责开设心理课,管理“五室”,进行师资培训与对外交流等工作,形成“心理中心———学校其它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问题五级预防体系二)、一课:即心理课它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通常以班为单位开设,其基本结构为:“引入话题——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样板——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引入话题:即利用学生的来信、咨询中所接触的学生关心的话题、新闻报刊中比较具有震撼力的实例等形式,引入所要讲授的话题。

      创设情境:通过小品的表演、投影录像、讲故事、听音乐、唱歌等形式,创设一定思维情境或营造某种心理氛围展开讨论:由教师根据引入话题和情境创设阶段所呈现的问题来提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已得出结论树立样板: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或提出自已的观点,或用其他正面人物的事迹,从正面来树立样板,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向联系自我: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来分析自身的情况,形成自已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任课教师常常将这一环节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来处理反馈矫正: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联系自我,学生肯定得暴露出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心理调整的反馈信息总结深化:以名言警句的方式将课堂中所涉及的浅显道理理论化,以期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实践,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和能力当然,心理课主要是根据目标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同时,教学中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1、主体性原则: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出发,充分引发学生的动机,选择 教学事例与学生紧密联系,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成为主角;2、活动性原则:设计各种由学生主持、参与和组织发动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只起点拨、启发作用,学生在自我教育中逐渐省悟、成熟。

      3、情感性原则:课堂 教学的设计要极力避免把教学内容理论化、概念化、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 ,教师以自身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力求学生的情感升华4、同感性原则:心理课是教师和学生共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心理年龄上要年轻化,切忌揭学生的“短”,泄学生的“密”5、弥散性原则: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知识的线条结构,而应该具有色块结构的特点,要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散发开去,从而启迪悟性,开发心灵,产生交融弥散的美感同时,答案不存在正误和唯一性,而是开放性的,丰富多彩的解答本身与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总之,目前对心理课的探索不多,人们只在课堂结构、教学原则等少数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统一大纲和完善教材将是更为艰巨的任务三)、五室:即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档案室和心理松弛训练室,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设施心理咨询室:由有经验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担任咨询员,建立接待日制度,完善咨询员职责及道德规范,开通咨询热线、悄悄话信箱,设立情绪气象台等,架起咨询者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和帮助心理测量室: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全面解决学校心理工作的测评工具是心海软件,其不仅包含《MHT》、《SCL-90》、《卡特尔16PF》等国内通用的量表,还具有自动扩充自制问卷功能。

      对学生进行定期测量或特别测量与监护,问卷的结果对有效预防、教育及矫正具有重要意义心理阅览室:订阅《大众心理学》、《心理世界》、《心理科学》等报刊杂志,自办《心苑》、《心海导航》、《心灵之友》等小报,通过心海软件的文章新闻系统也能够及时把握和发布心理信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理性认识心理档案室:利用心海软件的完整心理档案管理功能,建立全面、丰富、动态的学生档案,这当然需要培训必需的电脑等设备心理松弛训练室:借助必备设备,进行团体,以缓解学生压力,调节紧张情绪,排解生活烦恼四)、一工程:即中学生心理健美工程立足校内,加强与兄弟学校、其它社会机构的合作交流,举办夏令营、征文、社会实践等活动,形成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五)、其它:调动教育合力,注重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