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三站四网建设简报.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902924
  • 上传时间:2017-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站四网建设简报2006 年第 6 期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三站四网建设办公室 2006 年 11 月 15 日 —————————————————————————————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进展甘肃省气象局加紧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的实施,取得了新进展自动气候站观测场顺利完工,观测场通讯和供电设施均已接通工作用房基础建设项目已完工,进入室内外墙壁安装阶段,整体安装在近日可竣工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基础建设施工进度2006 年 11 月 12 日内蒙古气象局乌兰局长亲临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督促检查,加快了工程建设观象台定制的 40㎡彩钢板房(墙体为 20㎝厚)已竣工;考核仪器中固态降水的防风罩安装完成太阳辐射基准站的散射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等基础已经做好,11 月 12 日收到总辐射预埋件, 14 日前可完成预埋;边界层铁塔斜拉线地锚已安装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部分新增观测仪器设备到站2006 年 11 月 6 日下午,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增观测项目之一的边界层铁塔观测系统仪器设备运抵大理该套系统由中日JICA 项目提供,铁塔高度 20 米,主要观测项目有:脉动温度、脉动湿度、脉动风速、脉动 CO2(需新建) 、风向风速(4 层) 、温度、湿度(4 层) 、长、短波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红外地表温度、土壤温度(5 层) 、土壤湿度(5 层) 、土壤热通量(5 层)等。

      该系统是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增观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华云公司的其它部分新仪器设备已运抵大理,包括玻璃钢百叶箱、雨量感应器、无缝气瓶等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魏志静副局长一行赴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检查指导工作2006 年 11 月 8 日下午,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魏志静、省局计划财务处林海副处长一行 5 人在大理州局李国灿局长、王永平副局长的陪同下到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检查指导工作魏副局长一行对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目前的观测环境和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示范站新征建设用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刘劲松台长向魏副局长详细汇报了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示范站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魏副局长表示,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示范站建设属中国局的重点项目和试点项目,一定要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与业务运行,以便为其它观象台的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寿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沿淮地区,属淮河流域,始建于 1955 年,1958 年迁至现址,1962 年设立为寿县国家基本站,1989 年 1 月改为寿县基准气候站其下垫面状况属于 CCOS(中国气候观测系统)确定的黄淮农业生态观测区它所在的淮河流域代表了我国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区关键地区的下垫面特征。

      该地区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我国“梅雨”天气系统的主要活动区,是气候敏感性和脆弱性极强的地区,梅雨显著的年份可以出现大涝,梅雨少的年份易形成大旱,所以淮河流域成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之一淮河流域又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之一,平坦农田是下垫面的最主要成分,农业开发历史久远,农作物种植面积大、作物种类多,受气候影响显著但受东亚季风活动的影响,旱涝灾害十分频繁,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该地区代表了东亚季风区的主要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又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典型区域之一寿县国家观象台现站址面积 17 亩,观测场东、南、西三面现为大片农田,北面为居民区,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已按国家基准气候站的要求纳入《寿县县城总体规划》 新增气候观测点面积为 20 亩,位于城区中心以南 9 公里处,北距现有站址 5公里,处于城南保障圩和瓦埠湖九里联圩之间,不在县城总体规划之内,观测环境 30-50 年不受破坏,下垫面平坦、开阔,为一致的农作物种植区,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周边无污染源、无高层建筑根据《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在现址布设地面气象基本观测系统(现有)、高空观测(新建移动 GPS探空)、大气成分观测系统、边界层铁塔观测系统。

      新征地建设气候观测点,布设自动气候站、边界层铁塔观测(近地面层通量观测系统)、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系统(生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特性)、水文观测系统(新建地下水井水位观测)等观测系统通过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站的建设,可以为全国气候观象台的建设积累经验,为开展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分析、预测、评估、服务提供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冰雪圈相互作用的基础数据,为研究制订各类气象、大气成分、生态环境等反映气候与气候变化变量的观测规范提供依据通过试点,将逐步建立和完善气候观象台业务工作流程,形成气候观象台运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的农田生态观测试点,以及针对江淮梅雨进行的针对性观测试验,可以对水、土、气、生物各圈层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监测,建立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业务服务平台寿县观象台除承担现有观测项目,将逐步建立地面基准气候观测、边界层铁塔观测、高空观测、农田生态观测系统、大气成分观测、水文观测、卫星遥感-地面观测重点项目等观测系统,逐步发展形成高度集约化的地球系统综合观测大平台使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具备对地球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开展长期、连续、立体和综合观测的能力,同时可开展观测资料的分析、评估研究,为天气预报服务、气候预测预估提供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和产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