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小学).ppt
39页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小学教育研究所整理 2019.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这种观点即为一种典型的外铄论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 ).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C.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 D.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 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 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 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属于道德意志薄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道德意志。
(知情意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83年 B.1986年 C.1993年 D.2006年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 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复习的时候把几个法排列一下),5、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属于( ) A.小组活动 B.学科活动 C.阅读活动 D.群众性活动 解析: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主要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等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 A.20% B.40% C.60% D.80% 答案:C 解析: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60%跟着感觉走吧!,7、儿童易患口角炎、角膜炎、皮炎等,可能是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解析:维生素B2是各种黄酶(含有核黄素的氧化还原酶)辅基的组成成分,如果缺乏维生素B2,宝宝易患口角炎、皮炎、角膜炎、食欲减退、腹泻等症。
8、红色往往使人感到温暖,蓝色往往使人感到清凉,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联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后像 解析: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题干中由颜色产生感觉,符合联觉的定义9、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 A.班级排名 B.老师表扬 C.家长鼓励 D.学习兴趣 解析: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在动机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它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激发行为D选项正确10.学生学习了自然数以后,再学习复数,这种学习属于()这些概念必须有实例支撑才能记住)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类属学习 D.组合学习 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较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组合学习又称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复数包含了实数和虚数,自然也包括自然数,所以是总括学习,排除BCD,正确选项为A11.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将某个英语单词变成小故事,这是运用了()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教师将某个英语单词变成小故事,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正是运用了该策略12.在心理中,小学生有时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以获得情感的满足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共情 B.移情 C.同情 D.激情 解析:移情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小学生有时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正是移情的表现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解析:古德莱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他认为正式的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作多少修改,只是获得了官方的批准、认可与推广实施而已,故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正式的课程14.《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解析:“君子之教,喻也”意思为:高明的教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其具体内容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15.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张老师将“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思想与方法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解析;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属于学科基本知识16.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先呈现动植物的基本知识,接着是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知识,再是与人类相关的生态系统知识,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属于( )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并列式 D.循环式 解析:教材的编写方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
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教材编写方式的特点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前后的教学内容有贯穿,并有利于学生强化知识体系17.某小学拟编写一本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编写这一教材的主要依据应为(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课程标准 D.课程计划 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8.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后,为了更好地达成“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的教学目标,老师布置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读书指导法 D.实习作业法 解析: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题目中老师布置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属于运用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19.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做错的题目暂不打“x“,做对后再打“V“,这种评价属于() A.延迟评价 B.絶对评价 C.相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解析:所谓延迟评价,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作出的回答不予以及时的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时间适当的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在完成思考过程、获得顿悟之后给以恰如其分的评,20.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分科课程为主 B.活动课程为主 C.综合课程为主 D.校本课程为主 解析: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形成受以下因素影响: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注意简答题的答题格式,22.简述小学德育的实施的途径 (1)思想品徳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2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 (1)教育教学设计 (2)组织与实施 (3)激励与评价 (4)沟通与合作 (5)反思与发展,【简答】10分 评分原则:踩点给分 (1)如果答案的点大于5点,只要答对5点,且每点内容饱满(相应的扩充,对“知识点”进行解释等)给满分如果所答点都对,内容不饱满,则酌情扣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扣2分。
(2)如果答案的点小于5点,所答点都包含在正确答案内且内容饱满给满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每点扣除2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四(2)班小明最近在校表现不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为了解小明在家中的情况,班主任顾老师到小明家家访在同小明父亲交流情况时,顾老师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小明的父亲听后很不高兴地说:“顾老师,您这话欠妥,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小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师与家长冲突的看法 试述教师家访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材料中发生家校冲突的原因主要是未达成教育的合力 首先,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一些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只知找家长告状,把责任往家长身上推,做法欠妥,让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很多家长片面的认为,家庭只需要把孩子照顾好就可以了,教育问题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缺少与学校的配合观念造成了家校之间的冲突 所以在家校相处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应承担相应的职责,秉承家校共育的理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家访注意事项: 1)提前与家长沟通做好相关准备, 2)明确家访的目的性 3)在家访过程中注重实效性,与家长沟通中做到尊重、平等 4)最终形成教育的合力25.王老师出示问题:毎棵树苗16元,张叔叔要买4棵,经过协商,买3棵送一棵每棵便宜多少元?学生很快就有了以下两种解法: (1)16x3=48(元),48÷4=12(元),16-12=4(元), (2)16x3=48(元),16×4=64(元).64-48=16(元),16÷4=4(元) 王老师习惯性的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小杰迟疑地举起了手:“老师,我的方法是16÷4=4(元),但我说不出为什么,”这种解法王老师也没预料到,是否可行呢?是巧合吗?面对这一情况,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组织同学进行探讨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这个16元也表示买4棵一共便宜的,除以4得到的就是每棵便宜的“有的说“买3棵送1棵,便宜的就是送的这1棵,也就是4棵便宜16元,所以16除以4就是毎堁树便宜多少元,”……小杰困惑的表情舒展了,王老师也露出了笑容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王老师解决小杰困惑的教学行为10分) (2)简述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基本要求。
10分),【参考笞案】(1)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理念值得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