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7讲-中国翻译文学史: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ppt课件.ppt
64页近代翻译文学近代翻译文学主讲主讲 朱健平朱健平目录n n第第1节节 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n n第第2节节 翻译文学的滥觞翻译文学的滥觞第第1节节 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n n从19世纪后期至五四运动,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时期,是中国翻译文学历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一批翻译机构和著名的翻译家及其译作在诸多的翻译机构中,最有影响的首推京师同文馆同文馆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文馆的建立及其作用n n同同文文馆馆于于18621862年年( (同同治治元元年年) )在在北北京京成成立立,由由清清政政府府直直接接领领导导和和管管理理它它是是在在恭恭亲亲王王奕奕的的奏议下设立的奏议下设立的n n1919世世纪纪后后期期,中中国国门门户户开开放放,外外事事活活动动频频繁繁恭恭亲亲主主奕奕及及曾曾国国藩藩、左左宗宗棠棠、李李鸿鸿章章、沈沈葆葆祯祯等等人人有有感感于于外外国国列列强强“ “船船坚坚炮炮利利” ”,主主张张引引进进外外国国的的先先进进技技术术,兴兴办办洋洋务务,而而急急需需大大量量的的懂懂得得外外国国语语言言文文字字的的专专门门人人才才。
为为此此,奕奕等等人人于于18611861年年( (咸咸丰丰十十年年) )联联名名上上书书奏奏请请创创立立同文馆同文馆: :n n查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办,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美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饬各该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可各四五人,俾资学习n n18621862年年,奕奕重重金金聘聘请请英英国国教教师师包包尔尔腾腾( (T.S. T.S. Burdon)Burdon)任教n n开开始始只只有有英英文文馆馆,学学生生只只有有1010名名,全全部部是是十十三三四四岁的八旗子弟岁的八旗子弟n n18631863年,增设年,增设法文馆法文馆、俄文馆俄文馆,学生也是各,学生也是各1010名n n18671867年年,增增设设天天文文算算学学馆馆,从从此此开开设设了了一一些些自自然然科学课程,学生增加到科学课程,学生增加到120120多人n n18721872年,增设年,增设德文馆德文馆n n18961896年年( (光绪二十二年光绪二十二年) )再设再设东东( (日日) )文馆文馆。
n n同同文文馆馆是是中中国国翻翻译译史史上上继继四四夷夷馆馆( (明明代代永永乐乐五五年年设设立立) )之之后后的的第第二二个个外外语语学学校校,它它具具有有双双重重任任务务,既既培培养养外语和科技人才外语和科技人才,也从事,也从事翻译翻译工作,学制为工作,学制为8 8年n n据据18881888年年同同文文馆馆题题名名录录记记载载,该该年年有有注注册册学学生生125125人人,教教习习1919人人,其其中中8 8位位属属英英、法法、德德、美美等等国国人人,藏藏书书有有中中文文书书300300册册,西西文文书书17001700册册,并并有有各各种种语语文文的的报报纸纸和和杂杂志志学学生生在在校校期期间间主主要要学学习习外外语语,但但也也学学习习中中国国语语文文、自自然然科科学学和和社社会会科科学学等等课课程程学学生生在在学学习习期期间间,有有较较多多的的翻翻译译实实践践机机会会,如如笔笔译译文文件件资资料料,随随同同外外交交使使节节出出国国担担任任口口译译,接接待待外外国国来宾等n n同文馆自开馆以来,主要任务是译书据记载,同文馆存在期间,该校师生承担了外事电报、文件的翻译,还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法律、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图书,译书数量不多,仅有近30部著作,包括未译完和未出版的在内。
学生毕业后,视其学习成绩分配到外交机关、电报局、邮政局、制造局、船政局、军事学校等部门任要职 n n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同文馆的师生被迫遣散n n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把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改组为译学馆,同文馆存在40年之久(1862-1902)n n同文馆的兴办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近代的译书机构,有开先河之功n n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Ravsons Martin,1827-1916)翻译的万国公法是我国第一部讲国际关系方面问题的图书n n同文馆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并通过外语教学和翻译活动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他翻译机构的建立其他翻译机构的建立n n1. 1. 1. 1.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n n2. 2. 2. 2. 强学会强学会强学会强学会 n n3. 3. 3. 3. 南洋公学译书院南洋公学译书院南洋公学译书院南洋公学译书院 n n4. 4. 4. 4. 农务公会农务公会农务公会农务公会 n n5. 5. 5. 5. 大同译书局大同译书局大同译书局大同译书局 n n6. 6. 6. 6. 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 n n7. 7. 7. 7. 译书局译书局译书局译书局 n n8. 8. 8. 8. 广州益知学会广州益知学会广州益知学会广州益知学会n n9. 9. 9. 9. 墨海书馆墨海书馆墨海书馆墨海书馆 n n10. 10. 10. 10. 广学会广学会广学会广学会n n11. 11. 岳麓岳麓书书院院译译学会学会n n中国建立专门翻译机构的历史悠久。
中国建立专门翻译机构的历史悠久n n先先秦秦古古籍籍中中记记载载有有“象象寄寄”、“象象胥胥”等等对对专专门门从从事事翻翻译译工工作作的的官官员员的的称称呼呼;汉汉代代有有“译译官官”、“译译史史”等职官名称,这些人员都有其隶属的机构等职官名称,这些人员都有其隶属的机构n n后后来来,为为翻翻译译佛佛经经设设有有译译场场,由由精精通通教教义义和和梵梵文文的的高僧主持高僧主持n n随随着着外外事事工工作作的的开开展展,政政府府建建立立了了为为外外事事服服务务的的翻翻译译官官署署,如如明明代代就就有有“四四夷夷馆馆”,负负责责培培养养翻翻译译人人才,主持来往外交文书的翻译才,主持来往外交文书的翻译n n“四四夷夷馆馆”后后来来改改为为“四四译译馆馆”,翻翻译译业业务务的的范范围围更加扩大更加扩大n n清清朝朝开开国国以以后后,这这类类的的翻翻译译机机构构沿沿袭袭未未变变17571757年年( (乾乾隆隆二二十十二二年年) )清清政政府府建建立立了了“俄俄罗罗斯斯文文馆馆”,直直接接隶隶属属于于内内阁阁管管辖辖,为为清清政政府府培培养养俄俄文文译译员员,为为外外交服务n n京京师师同同文文馆馆成成立立的的同同时时,外外省省有有见见识识的的官官员员也也注注意意到到了了引引进进外外国国先先进进文文化化及及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知知识识、培培养养翻翻译译人才、开展翻译活动的必要性。
人才、开展翻译活动的必要性n n18631863年年,李李鸿鸿章章在在上上海海设设立立了了广广方方言言馆馆,聘聘请请外外籍籍教教师师和和中中国国教教师师讲讲授授外外国国语语文文、外外国国史史地地、自自然然科科学学和和应应用用科科学学技技术术知知识识詹詹天天佑佑就就是是从从该该馆馆毕毕业业后后被派赴美国留学的被派赴美国留学的n n18641864年,两广总督瑞麟在广州也设立年,两广总督瑞麟在广州也设立同文馆同文馆n n18661866年年,福福州州设设立立船船政政学学堂堂,严严复复就就曾曾在在这这个个学学堂堂毕业n n这这些些学学校校虽虽然然也也组组织织师师生生翻翻译译、刊刊印印图图书书资资料料,但但它它的的主主要要任任务务是是教教学学,培培养养外外语语人人才才,还还不不是是专专门门的翻译机构的翻译机构1.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n n18651865年年( (同同治治四四年年) ),曾曾国国藩藩在在上上海海建建立立了了江江南南制制造造局局18671867年年,设设立立了了翻翻译译馆馆,开开始始翻翻译译西西书书,采采取取对对译译的的方方式式译译书书( (西西人人口口译译,华华人人笔笔述述) )。
由由徐徐寿寿(1818-1884)(1818-1884)主主持持翻翻译译工工作作,先先后后翻翻译译刊刊印印图图书书资资料料200200余种据统计,自然科学译书占余种据统计,自然科学译书占80%80%以上n n徐徐寿寿精精通通业业务务,翻翻译译馆馆组组织织严严密密,工工作作人人员员各各有有专专责责,其其工工作作形形式式类类似似古古代代翻翻译译佛佛经经的的译译场场据据史史料料介绍介绍: :n n翻翻译译馆馆,人人各各一一室室,日日事事撰撰述述,旁旁为为刻刻书书处处,乃乃剞剞劂劂者者所所居居口口译译之之西西士士则则有有傅傅兰兰雅雅( (John John Fyer,1839-Fyer,1839-1828)1828)、 林林 乐乐 知知 ( (RoungRoung J. J. Allen)Allen)、 金金 楷楷 理理 ( (C.L. C.L. KreyerKreyer) )诸诸人人,笔笔受受者者则则为为华华若若汀汀( (蘅蘅芳芳,1833-1902)1833-1902)、徐徐雪雪村村( (寿寿) )诸诸人人,自自象象纬纬舆舆图图格格致致器器节节兵兵法法医医术术,罔不搜罗毕备,诚为集西学之大观。
罔不搜罗毕备,诚为集西学之大观n n翻翻译译馆馆的的译译书书以以科科技技类类为为主主,主主要要为为军军工工制制造造提提供供技技术资料n n梁梁启启超超在在变变法法通通议议论论译译西西书书中中说说到到“专专以以兵兵为为主主,期期间间及及算算学学、电电学学、化化学学、水水学学诸诸门门者者,则则皆皆得得资以制造,以为资以制造,以为强兵之用强兵之用”n n洋洋务务派派认认识识到到中中国国旧旧的的学学术术已已不不能能适适应应新新形形势势的的需需要要,为为了了把把近近代代军军事事工工业业长长期期维维持持下下去去,翻翻译译馆馆开开始始翻翻译译西方科技书籍西方科技书籍n n一一般般先先由由西西人人口口译译,然然后后由由华华人人笔笔录录、修修改改成成文文参参加加译译书书的的西西人人大大多多是是来来华华的的各各国国传传教教士士,主主要要有有傅傅兰兰雅雅、金金楷楷理理、林林乐乐知知等等参参加加译译书书的的华华人人,几几乎乎都都是是当当时时在在科科学学诸诸方方面面颇颇有有造造诣诣的的,除除徐徐寿寿、华华蘅蘅芳芳外外,经经常常参参加加译译书书的的还还有有舒舒高高第第、徐徐建建寅寅、李李凤凤苞苞、赵赵元元益益、汪汪振振声声等等。
舒舒高高第第是是当当时时翻翻译译处处惟惟一一的的一一位位懂懂英英文的华人文的华人n n江江南南制制造造局局的的译译书书着着眼眼于于“用用”,其其译译书书的的发发展展顺顺序序是是:兵兵学学工工程程技技艺艺自自然然科科学学理理论论,数数量量上上兵兵制制、兵兵学学类类所所占占比比重重较较大大,反反映映了了洋洋务务派派“西学为用西学为用”的思想体系对译书的影响的思想体系对译书的影响n n在在全全馆馆中中外外译译书书人人士士的的共共同同努努力力下下,翻翻译译馆馆的的译译书书事事业业取取得得了了很很大大成成绩绩据据记记载载,从从第第二二次次鸦鸦片片战战争争到到辛辛亥亥革革命命近近6060年年中中,翻翻译译西西方方科科学学著著作作达达468468种种,达达到到了了西西学学科科学学翻翻译译的的高高峰峰,在在甲甲午午战战争争前前是是中中国国最最大大的的译译书书机机构构江江南南制制造造局局的的译译书书在在整个清末译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整个清末译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 2. 强学会强学会n n文廷式、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立了强学会,附设强学书局,该局翻译出版了大批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