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国木工机械的测绘移植与科学类比设计方法(2).pdf
2页购机拆卸测绘法的具体步骤 3.1 样机选择与数控电控测绘步骤购机测绘一定要选购合适的名牌测绘样 机,在购机时不能让原生产厂家知道你的购买目的,因为测绘设计是非法的 数控木工机床的测绘首先从软硬件开始,如果软硬件不能测绘成功就不要继 续进行测绘 通用数控机床软件销量大且已经通用化,开发比较简单, 一般由专 业公司来完成, 最好能外购 如果数控木工机械生产厂家更倾向专业化的数控木 工机床,则必须自己开发软硬件 数控加工中心等大型通用数控设备的软件最难 开发,因为这种软件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必须由专业公司完成因此,采用购 机拆卸测绘法应尽量开发单功能的专用数控设备,选用的数控加工设备硬件基本 是通用化的且必须在测绘之前完成,即数控工作全部完成后再购买样机购买样 机后,拆除包装和外钣金, 包装和钣金都要进行再设计如果不具备这些再设计 能力的厂家不要选择购机拆卸测绘法进行设计一般先测绘数控系统, 但购机测 绘法不适合测绘数控设备 测绘电控系统时首先对其进行拆卸,测绘和识别所有 的电器元件型号, 根据这些元件绘制电器原理图;同时测绘电控面板, 并对面板 形式进行再设计,一定不要完全照抄原机的电控面板。
完成上述工作后, 测绘和绘制布线图; 编写电控系统元件动作顺序表,然后 测绘电控柜 一般都要重新设计电控柜, 应使测绘机器的电控柜与原机不同购 买电器元件后,将自己测绘的电控系统进行原理联机测试,合格后制造电控柜, 将所有电器元件安装在电控柜内进行元件联机测试在原来样机机械系统的支撑 下,可以确切地测试电控系统的功能,其全部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测绘 3.2 液压气动系统测绘步骤在电器系统测绘成功后,开始测绘液压和气动 系统,测绘时要根据元件的布置, 首先绘出液压或气动原理图;然后登记和测绘 出元件的型号规格, 如果由于样机没有标号、 型号和参数而无法得到确切的数据 时,就要根据原理图猜出型号和规格参数,有了这些参数, 就可以开始测绘和设 计液压或气动元件安装板 没有液压原理图测绘其集成块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 可能用线切割机将集成块锯开, 集成块的内部结构需要根据原理图、结构功能分 析来确定 这些工作完成后, 开始测绘油箱或选购泵站 油箱和泵站的形状不要 与原样机相同,应该在造型上进行再设计 泵站和油箱设计完成后, 开始测绘和设计油路或气路布线图,设计液压或气 动元件动作顺序表; 采购标准件,连接元件进行原理测试。
原理测试没有问题后, 制造元件安装板、 泵站等加工件和固定连接件 安装调试液压或气动系统, 将已 经制造好的电控系统与液压和气动系统进行联机调试,联机测试完全合格后, 撰 写液压或气动系统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3.3 机械系统测绘步骤在完成数控、电控、液压和气动系统测绘工作后进 行机械系统测绘首先确定机器的设计、装配、工艺和定位基准,明确机器各个 部件的划分与总图中视图的个数,找出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数控、 电 控、液压、气动与机械系统的连接环,绘制机体与地基、钣金、包装的连接关系 草图 确定机器的设计、 装配、工艺及定位基准是设计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许多测 绘机器不好使是因为测绘者没有领会这台机器的设计思想机器的设计基准一般 是主轴中心线、 机器对称平面、 台面的中心线和底座基线 在确定设计基准后建 立机器的空间坐标系, 每根坐标轴代表一根轴系部件或者一个部件的中心线装 配基准往往是机器实际装拆过程的结合面、定位销孔的中心距、 主轴中心高、 定位销孔直径、 钣金连接孔直径和尺寸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尺寸和连接尺寸工艺基 准是指机器为了保证所加工零件的最大和最小尺寸所需要保证的尺寸,包括加工 零件的长、宽、高,转动的角度和方向等参数与设计基准的相关尺寸,与这些尺 寸相关的可调整尺寸。
定位基准是机器所有零件都具有的几个非常重要的尺寸之 一,其是不直接测量的尺寸,也是测绘时最容易忽略的尺寸在机械设计中,往 往要求设计、装配、工艺、定位基准重合,最优秀的设计人员所设计的这四个尺 寸应该是统一的,明确这些尺寸将为机器的测绘带来很大方便 3.4 明确机器各部件的划分与视图的个数根据机器的复杂程度首先确定其 总图应该由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 然后根据装配关系确定机器应该由几个部件 组成 应根据企业自身的设备加工能力、 习惯的装配方法合理地确定部件的数量, 并为每个部件确定名称, 列出各个部件的零件明细表、 标准件表草稿和外购件明 细表草稿,然后撰写机器设计任务书 3.5 测绘总图的绘制根据设计、装配、工艺、定位基准设计出各个部件的 总体尺寸, 按部件在空问坐标系的位置标注装配尺寸、定位尺寸、 主要结构的名 义尺寸和安装尺寸 根据各主要零件的外形尺寸顺序和各部分尺寸绘制总图的各 个部分,然后根据空间坐标分别绘制不同平面的部件完成外形绘制后, 对于有 配合、又不能完全准确表达的内部结构要绘出各种不同的剖视图一般不能将所 有配合拆开测绘, 往往根据零部件的连接性质猜测主要配合的公差,标注配合性 质,确定连接面的精度。
最后撰写技术要求、参数性能表及使用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