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8130751
  • 上传时间:2017-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On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its Development 文 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00083)摘要:本文介绍了翻译能力的概念,以实例说明了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最后以“模仿真实情景法”阐述了翻译能力的培养关键词:翻译能力 培养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troduced “linguistic/text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 by adopting concrete examples. At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ained how to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by quoting “real-life-like assignment” put forward by Jean Vienne.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一、能力与翻译能力所谓能力,系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现代汉语词典》:921) 。

      针对性质不同的“某项任务” ,其要求所具备的“主观条件”于是又可细分为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分力” (徐方瞿:84) 但从为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角度看,又可分别表述为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等能力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甚强的概念与技能相比,技能具有“可传授性、可模仿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而“能力”的基本特征难以言传,也就是具有“只可意会”性,很难用“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徐方瞿:80---83) ,因此,技能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专门活动,而能力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综合活动与“某项任务”相关的能力,一般而言都与“能力”相关翻译能力就是如此什么是翻译能力?如果套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可表述为“能胜任翻译工作的主观条件” 那么,这些“主观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事实上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都更多地侧重于对这些“主观条件”(即“分力” )的描述与分析如 Toury(1984)说,双语者就是拥有“天才的的翻译能力”,即“语言转换能力”的人,这种能力由“双语和语言迁移能力”组成。

      Bell 从更广泛的角度提出了描述翻译者能力的方法第一种称为“理想的双语能力” ,它被设想为一种理想的、不犯错误的操作系统第二是将翻译能力看作一种“专家体系” ,即储备了大量知识,具有推理功能;最后一种,称之为“交际能力”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文本能力和策略能力 此外,Albrecht Neubert 提出了 5 个参数,即翻译能力所包含的 5 个分力: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及转换能力(文军:2) 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特归纳一翻译能力的模式,如下图:翻译能力2语言/文本能力 策略能力 自我评估能力本文将据相关研究者的观点,对以上诸分力(parameters)予以阐述,并辅以实例说明二、翻译能力中的“分力”1. 语言/文本能力语言/文本能力实际上指语言能力与文本能力两个方面语言能力指对某一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的熟谙及掌握就英汉翻译而言,则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二者通常可合称为“双语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 “双语能力”是翻译工作的基础,这一点毫无疑问。

      我们不能设想,在当今社会,不具有双语能力的人能够从事翻译(林纾的“合译” ,如今决非效法的榜样) 因传统教科书等较侧重这一方面的论述(如翻译技巧等) ,故此不赘述如果说双语能力解决了“能够翻译”(a person with bilingual competence can translate something)的问题,但面对 “如何得体地翻译”这个问题,则需要“文本能力”的协调,文本能力主要解决与语域、文体、专业等相关的问题它大致包含两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文军:3) ,对语域的辨识是翻译者的重要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换言之,在语言使用的同一层面,语言运用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正式程度只有对原文中这些语篇方式的正确理解,才谈得上翻译能否传情达意例如:1. Visitors should make their way at once to the upper floor by way f the staircase.2. Visitors should go up the stairs at once.3. Would you mind going upstairs right away, please ?4. Time you all went upstairs, now.5. Up you go, chaps!假如我们不清楚上面五例实际上代表了英语中“演说、正式、商议、随意、亲昵”五种语域,那么要翻译出下面这种得体的翻译文似乎不太可能:1.来宾请立即顺楼梯到楼上去。

      2. 来宾请立即上楼3. 请您马上上楼好吗?4. 现在你们都该上楼了5. 伙计们,上去!下面我们再看看文体的差异,即我们常说的文体的差异,如公文体、法律文体、科技文体等在用词、修辞、结构等方面都有相当差距,如何对之加以区分,再予表达,是翻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a.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hall be the states which, having participat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t San Francisco, or having previously signed the 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 of 1 January 1942, sign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ratify i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10.b. In New York you don’t to be very rich but you have to be heartless----you have to be able to just sit there and let your fellow men bleed. Once you get heartless you get rich. c. Advice of Shipment: Immediately after completion of goods on board the vessel the Sellers shall advise the Buyers by cable of contract number, name of goods, quantity or weight loaded, invoice value, name of vessel, port of shipment, sailing date and port of destination.Should be the Buyers be made unable to arrange insurance in time owing to the Seller’s failure to give the above mentioned advice of shipment by cable, the Sellers shall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3any and all damage and/or loss attributable to such failure.a. (公文体)凡曾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或前此曾签字于 1942 年 1 月 1 日联合国宣言之国家,签订本宪章,且依本宪章第 110 条规定而予以批准者,均为联合国之创始会员国。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 173 页)b. (散文体 ) 要在纽约立足,你不一定要非常富有,但你得有一副铁石心肠;眼看着你的同胞流血命危,你要能坐得住什么时候有了这副铁石心肠,什么时候就会变得非常富有c. (契约)装船通知:货物装运完毕后,卖方立即以电报通知买方合同号、货名、所装数量或重量、发票价值、船名、起运口岸及目的口岸由于卖方不给上述装船通知电报而致买方不能及时保险时,则所发生之一切损失均由卖方负责赔偿2. 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上面讨论的语言/文本能力,所隐含的一种理论假设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译者是原作的镜子但翻译者作为活生生的人,不可能仅仅是“反映者” ,他也是一个选择者即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翻译,选择完全忠实原著还是兼顾读者,选择全部翻译还是部分翻译等这些文体,就涉及翻译策略的问题翻译策略是一个范畴较宽的领域,不少学者对之的看法并不一致为论述方便,我们在这里将之概括为两对范畴:一是“异化”与“归化” (foreignization vs. domestication),二是全译与部分翻译(full translation vs partial translation)。

      所谓“异化”与“归化” ,主要涉及翻译者对待原著的态度,换言之,就是翻译者对翻译本功能的考虑在“异化”手法中,译者尽可能贴近原文,力求使译作从语义到结构、从语气到神情都酷似原作,以传达原作的风貌;而在“归化”手法中,翻译者考虑的主要对象是接受者,即译本的读者,因而翻译文常常以译入语为归宿,对句子结构、表达法乃至人名、地名均以译入语为标准因此,这两种策略在功能上出现了差异:异化是 source-text oriented ,以弘扬原语文化为己任,归化则是 target-text oriented ,以有利于读者接受为己任下面我们看一则实例:Although they considered themselves Scarlett’s favoured suitors, they had never before gained tokens of this favour easily.(p.12)尽管在思嘉的追求者当中,虽然自问还算受欢迎,可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百依百顺过 (傅东华译, 11 页)尽管他们把自己看做思嘉所嘉许的追求者,可是以前他们还从没有这么轻易得到这一嘉许的表征 (李野光译, 12 页)第二对范畴是“全译与部分翻译” 。

      如果说异化与归化两种策略所侧重的是原文----读者、原语文化----译语文化的关系,而方法上对原文则基本保留的话,那么这一对范畴则侧重于对待原文的态度:众所周知,翻译需忠实原作,但怎么忠实,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须绝对忠实,不得随意增减一词一字(即所谓“直译法” ) ;有人认为翻译文须通顺流畅(即所谓“意译” ) ,还有的认为译文须忠实的是原文的信息,不必拘泥于如何表达这后一种观点,导致了“部分翻译”的产生所谓“部分翻译” ,指依据特定的目的,对原文做较大幅度的删、改、编因而国内又有人称之为“变译” 可以说, “全译”是翻译的主要方式,部分翻译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情景、特定需要的情况下高效、实用地翻译,传达信息下举一例:摘译也适用于公函类文献的翻译,公文类文献首尾多使用套话,格式相对固定,常给人以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