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
24页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定 义,糖尿病是一个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伴有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增高,进而引起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 因,(一)遗传易感性 (二)自身免疫性 (三)病毒感染 (四)诱发因素,分型,临床表现,一、代谢紊乱综合症: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②高渗性昏迷 ③感染,临床表现,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心血管病变 2、肾脏病变 3、神经病变 4、眼部病变 5、糖尿病足,正常眼底,眼底改变,糖尿病足,辅助检查,一、尿糖测定 二、血糖测定:空腹及餐后血糖增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适应症:可疑糖尿病患者 方法: ①试验前三天进碳水化合物不少于200g ②试验前日晚餐后禁食,禁食至少10小时 ③试验当日晨取血后将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的水中,与5min内服下,服后30′、60′、120′、180′各测血糖1次 四、糖化血红蛋白A1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诊断要点,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修改标准: 有糖尿病症状,加上一天中任何时候血糖≥11.1 mmol/L ,(或)空腹≥7.0 mmol/L,或OGTT中2HPG ≥ 11.1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治疗要点,目前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治疗要点,一、饮食疗法: ⒈算出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⒉计算总热量: 总热量=每公斤体重热量×标准体重 每日每公斤体重热量如下: 休 息 —— 25~30卡 轻体力 —— 30~35卡 中体力 —— 35~40卡 重体力 —— 40卡以上,治疗要点,二、运动锻炼 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的利用,使血糖下降减轻胰岛的负担也能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改善生理状况治疗要点,三、药物治疗 ㈠磺脲类: 作用机理: 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 适应症: 2型,较轻、无合并症者治疗要点,㈡双胍类 作用机理: 加速葡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异生,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或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适应症: 2型,较轻,无合并症者,常于磺脲类合用,治疗要点,三、胰岛素治疗 1、适应症: (1)1型 (2)继发性糖尿病 (3)所有重症、有特殊情况的糖尿病 2、胰岛素的种类: 速效(正规、普通) 中效(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要点,四、血糖监测 ①空腹血糖的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从第一口饭开始算起)、睡前血糖、凌晨3点左右血糖 ②当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监测血糖 ③当更改饮食、不能规律进食、剧烈运动、自我 感觉不适等均需进行血糖监测,远期指导教育,(1)指导病人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2)帮助糖尿病病人家属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3)指导病人定期复诊,护理方面措施,一、糖尿病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①严格定时进食 ②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 ③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④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 ⑤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⑥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一次,二、休息与运动 (1)运动锻炼的方式 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2)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 ②随身携带糖果,不宜空腹运动,三、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1)护士除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 法外,还应掌握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①磺脲类药物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 ②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腹部不适、口中金 属味、恶心、腹泻等 (2)观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和体重变化,评 价药物疗效 (3)指导病人按时进餐,切勿提前或推后四、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1)准确执行医嘱 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 2)注射时间、部位和方法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五、胰岛素的分类 (1)超短效胰岛素:注射后15min起效,高峰浓度1-2h,持,2-4h(门冬胰岛素) (2)短效胰岛素:注射后30min起效,高峰浓度2-4h,持续6-8h(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3)中效胰岛素:注射后2-4h起效,高峰浓度4-12h,持续14-20h(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4)长效胰岛素:注射后3-4h起效,高峰浓度14-20h,持续24-36h(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5)预混型胰岛素:将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预先混合好,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诺和锐30R、诺和锐50R),感谢大家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