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ppt

62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50738395
  • 上传时间:2018-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96MB
  • / 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骨髓细胞学检测及正常 骨髓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 对各类白血病、再障、巨幼贫、恶组、多发性骨髓 瘤等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 2.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 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缺铁贫、溶贫、脾亢、ITP 、淋巴瘤的骨髓浸润、MDS等 • 3.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 骨髓检查疟原虫、黑热病小体、LE细胞、细菌培养 、染色体检查、干细胞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皆可提高相应疾病诊断的阳性率适应症凡末梢血有任何类型血细胞不明原因的过 多、过少或出现幼稚细胞; 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的发热、骨痛或恶病质 疑有血液恶性肿瘤或其他肿瘤转移至骨髓 ,有异常蛋白血症等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骨髓活检、造血干/祖培养、染色体核型分 析等禁忌证:因骨髓检查具有技术性强且对 病人有一定痛苦等特点,故应严格掌握适应 证 1.有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人(血友病患者禁 忌作骨髓穿刺) 2.晚期孕妇作骨髓穿刺术应特别慎重 3.小儿及不合作患者不宜作胸骨穿刺 4.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 骨髓标本采集• 1.骨髓取材部位的选择 • 大都采用穿刺法采集,穿刺部位有胸骨、脊突、髂 骨等处。

      骨髓增生程度依次为:胸骨、刺突、髂骨 ,临床常选用髂前或髂后上棘穿刺3岁以下患儿 可选择胫骨穿刺 • 2.骨髓穿刺器材 • 消毒骨髓穿刺包:穿刺针、5ml和10ml注射器,, 纱布2块,孔巾2条,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 、消毒橡皮手套、镊子、2%普鲁卡因注射液或利 多卡因注射液、推片、载玻片等 • 3.骨髓穿刺技术 主要包括髂后上棘穿刺术、 髂前上棘穿刺术、胸骨穿刺术 骨髓取材情况判断• 一、取材满意 1.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感到有短暂酸痛感 2.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黄色小粒 3.镜下可见较多的骨髓特有细胞 4.有核细胞明显增多,且杆状核与分叶核的 比值较外周血高 • 二、取材失败 1.与血片完全一样 2.骨髓小粒、油滴少或不见,特有细胞少制片与染色• 一、 制片 • 制备方法同血膜片,但速度要快 ,以防凝固 • 二、染色 • 同血膜,瑞氏法 • 三、镜检涂片和染色:骨髓液涂片较血液难,因骨髓液中含较多细胞、髓小粒、油滴等所以在推制时需采取慢速加小角度,才能使涂片既薄又匀染色通常为瑞氏染色在染色时间上要比血片长一点,并尽可能使淡染时间长些,以增加细胞染色层次感及细微结构着色感。

      另冲洗时间要长一些以使细胞表面沉淀的染料冲干净染 色 较 好 染 色 偏 碱 染 色 偏 酸骨髓细胞学检查:选择一张染色好、髓小粒多、头、体、尾分明的骨髓涂片在普通光镜下运用低、中、高三种镜头,仔细观查,对涂片中的细胞作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检查与评价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的一般规律• 细胞体积:大小与外形 • 核质比例: • 细胞核:大小,核形,核位置,核染色质 ,核膜,核仁 • 细胞质:胞质量,着色,颗粒,空泡大小变化与外形变化• 从原始细胞到成熟细胞,胞体由大变小, 但巨核细胞相反,早幼粒细胞可比原始细 胞稍大• 红细胞始终圆形,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保持 圆形或椭圆形,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由圆 形或椭圆形变不规则型核/质比例(N/C)• 细胞成熟过程中,胞核逐渐缩小 (巨核细胞例外)胞质量逐渐增多,由 核大质少,变化为核小质多,即由高N/C变为低N/C细胞核• 大小: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 核型:红细胞核圆形,逐渐缩小消失,淋巴细 胞始终圆形,粒细胞由圆形变为分叶状,浆细 胞始终呈圆形,单核细胞核变为不规则型,巨 核细胞核增大并分叶不规则• 核位置:红细胞希始终居中,粒、单核、浆细 胞、巨核细胞常偏位,淋巴细胞核一侧着边, 仅一边有胞质。

      细胞核• 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逐渐变为紧密粗糙,颜色由浅到深 • 核膜:由不明显变明显 • 核仁:由清晰可见到消失细胞质• 量:由少到多 • 颗粒:有无到有 • 空泡:有无到有(浆细胞) • 着色: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由嗜碱 性到嗜酸性,由蓝到红淋巴细胞呈天蓝 色,单细胞呈灰蓝色浆细胞由浅灰蓝色 变为深蓝色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 1 1、红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 ––原红(原红(normoblastnormoblast)) ––早幼红(早幼红(basophilic basophilic normoblastnormoblast)) ––中幼红(中幼红(polychromatic polychromatic normoblastnormoblast)) ––晚幼红(晚幼红(orthochromatic 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normoblast))原红细胞: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原红细胞: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2um15~22um,细,细 胞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球状或瘤状突起胞核胞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球状或瘤状突起胞核 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4/54/5。

      核染色核染色 质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质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 核仁核仁1~51~5个,呈暗蓝色,界限不甚清晰,常很快消失个,呈暗蓝色,界限不甚清晰,常很快消失 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形成淡染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形成淡染 区,胞质内不含颗粒区,胞质内不含颗粒早幼红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早幼红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20um11~20um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2/32/3 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成小块状,核仁消失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成小块状,核仁消失胞 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色较原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色较原 红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不含红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不含 颗粒中幼红细胞:细胞呈圆形中幼红细胞:细胞呈圆形 ,直径,直径8~18um8~18um胞核圆形胞核圆形 ,约占细胞的,约占细胞的1/21/2染色质 凝集成团块状或粗索状,凝集成团块状或粗索状, 似车轮状排列,其间有明似车轮状排列,其间有明 显的淡染区域胞质量较显的淡染区域。

      胞质量较 多,因内含血红蛋白逐渐多,因内含血红蛋白逐渐 增多,可呈着色不均匀的增多,可呈着色不均匀的 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 晚幼红细胞:圆形,直径晚幼红细胞:圆形,直径 7~12um7~12um胞核圆形,居胞核圆形,居 中,占细胞的中,占细胞的1/21/2以下 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 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 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 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 • 2 2、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 ––原粒(原粒(myeloblastmyeloblast)) ––早幼粒(早幼粒( pro pro myelocytemyelocyte)) ––中幼粒(中幼粒(myelocytemyelocyte):中性、嗜酸、嗜碱):中性、嗜酸、嗜碱 ––晚幼粒(晚幼粒(metamyelocytemetamyelocyte)) ––杆状核粒(杆状核粒(stab stab granulocyte,bandgranulocyte,band granulocytegranulocyte)) ––分叶核(分叶核(SegmenteelSegmenteel granulocyte granulocyte))原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原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1~18um11~18um。

      胞核较大,占细胞的胞核较大,占细胞的2/32/3以上,圆以上,圆 形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淡形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淡 紫红色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核仁紫红色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核仁 2~52~5个,清楚易见,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个,清楚易见,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 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不含颗粒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不含颗粒 或有少量颗粒或有少量颗粒早幼粒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粒细早幼粒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粒细 胞大,直径胞大,直径12~22um12~22um胞核大,圆形或椭圆胞核大,圆形或椭圆 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 状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状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 ,呈淡蓝色或蓝色,核周的一侧可出现淡染,呈淡蓝色或蓝色,核周的一侧可出现淡染 区胞质内含有大小、形态和数目不一、分区胞质内含有大小、形态和数目不一、分 布不均的紫红色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布不均的紫红色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 中性中幼粒细胞:圆形,直径中性中幼粒细胞:圆形,直径 10~18um10~18um。

      胞核内侧缘开始变扁平胞核内侧缘开始变扁平 ,或稍呈凹陷,占细胞的,或稍呈凹陷,占细胞的2/3~1/22/3~1/2 染色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核染色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核 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 细小、分布均匀、淡紫红色的特异细小、分布均匀、淡紫红色的特异 性中性颗粒性中性颗粒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0~16um10~16um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稍小)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稍小)胞 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 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 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同的特异性颗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同的特异性颗 粒,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粒,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特异性颗粒的形态、染色及分布等特点同中幼粒特异性颗粒的形态、染色及分布等特点同中幼粒 细胞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 直径直径10~15um10~15um胞核狭长,弯。

      胞核狭长,弯 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 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 胞质中含特异性颗粒,也可分胞质中含特异性颗粒,也可分 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杆状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杆状 核粒细胞三种,颗粒特点同中核粒细胞三种,颗粒特点同中 幼粒细胞幼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 ,直径,直径10~15um10~15um胞核分叶状,胞核分叶状, 常分为常分为2~52~5叶,以分叶,以分3 3叶者多见,叶者多见, 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 开,核染色质浓集或呈小块状,开,核染色质浓集或呈小块状, 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淡红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淡红 色,布满细小紫红色的中性颗粒色,布满细小紫红色的中性颗粒 ·• 中幼粒 >1/2• 晚幼粒 ½-1/4• 杆状核 <1/4 最窄处>1/3最宽处• 分叶核• • 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中幼、晚幼、杆状核、分叶核)• 嗜碱粒细胞(早幼、中幼、晚幼、杆状核、分叶核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um胞 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内充满粗 大、均匀、排列紧密、有折光感的桔红色 特异性嗜酸性颗粒。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胞核 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 假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 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嗜酸 性颗粒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 径10~15um胞核狭长,弯曲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