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诗宋词专题》授课教案.doc

43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4211525
  • 上传时间:2017-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35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诗宋词专题》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使本科学员系统而有重点地学习并掌握唐诗宋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历史、主要作家群体及主要流派的艺术成就;2、通过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培养学员具有阅读、鉴赏、分析、评论唐诗宋词的能力,为从事大中小学语文教学或其他文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学与治学能力,用先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二、教材和参考书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卷第四、五编;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二册并参考以下书目:1、 《中国文学史》 (二) (三)游国恩等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 7 月北京第 1 版2、 《中国文学史》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 7 月北京第 1 版3、 《中国分体文学史》 (诗歌卷)赵义山、李修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第 1 版4、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 8 月第 1 版5、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年 12 月第 1 版6、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 年 12 月第 1 版7、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年 4 月第 1 版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四卷 郁贤皓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6 月第 1 版9、 《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 10 月北京第 1 版10、 《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年 7 月第 1 版三、课程内容上 编 唐 诗第一章 唐诗的发展状况第一节 绪 论一、唐诗繁荣的原因(一)客观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士人心态)对文学的影响:1、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2、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3、唐代文化繁荣的环境对诗歌的积极影响(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 ;(二)唐代士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举如:l、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影响到唐诗的内容与风格;2、幕府生活; 3、读书山林的风气;4、贬滴生活对唐诗内容的丰富三)从哲学思想上,佛、道二家对唐诗的影响1、佛教的影响:①在诗中直接讲佛理;②表现一种禅趣,一点禅机,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品质;③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④拓广了文学的体裁2、道家道教的影响:主要是使诗人返归自然,产生一份自然的亲和力诗人的神仙信仰和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力,使其更富浪漫色彩四)从文学发展自身说,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唐诗的分期三、唐诗繁荣的盛况及当代对唐诗研究的成果思考题:1、论述唐诗发展的原因2、比较本、专科教材,指出本科教材在论述唐诗发展的原因时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拓宽和加深3、举例说明唐代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繁荣产生的积极影响4、举例说明唐代士人生活对唐诗创作的影响5、为什么说:“从文学发展自身说,没有魏晋南北朝文学,就没有唐文学的繁荣”?6、综述唐诗发展的轨迹第二节 初 唐 诗 坛初唐诗歌包括高祖武德元年至玄宗先天二年(618-713) ,96 年是我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转变时期的开始,是唐诗发展的一个思想奠定期,是盛唐诗歌到来前夕的思想理论准备时期。

      一、初唐前期:又称“初唐之始制” ,高祖武德元年到高宗拥德二年(618 一 665) l、贞观诗坛从高祖立国之初到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三十年间,一般简称“贞观诗坛” ,该时期本掌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如魏征、虞世南 上官仪等等) 该时期的文学思想是基于对南、北文学不同艺术特色的清醒认识,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详见史 219 页所引魏征《隋书·文学传序》 ) 这种文学主张在当时对安定作者,活跃创作是有效的,也为唐诗的发展奠定广一个很好的基础贞观诗坛的诗人们,一方面,从政权的得失着眼,坚决反对绮靡文风,重政教之用,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 ;但同时,又重视文学的艺术特征,没有否定魏晋南北文学的艺术成就,提出一种文质并用,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理想文学主张,既没有让南朝的绮靡文风流荡忘返,又容许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对文学的艺术特征、文学的艺术技艺的自觉探索得以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上官仪(608?-644)和“上官体”上官仪在贞观年间所作的应制诗,就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

      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一种新诗体上官仪的“绮错婉媚” ,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他提出的“六对” 、 “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的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配置其创作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在唐诗发展史上,上承扬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下开“文章四友”和沈佺期、宋之问3、王绩(589-644)在初唐的一般土人中,王绩是诗风较为独特的一位总的来说,王绩诗歌思想内容是贫弱的,反映社会现实的面较窄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主要表现他隐居期间的思想倾向和生活态度,时时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表现既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学,有不少消极的东西但和上官仪那些宫廷诗人相比,他在野,又比较接近生活因此,也能写出一些颇具生活气息的诗篇在艺术上,他的诗不事雕琢,遣词造句较浅显通俗,风格质朴,在初唐诗坛是可贵的他的诗影响了唐诗通俗的一派,如王梵志、寒山及后来的元、白,甚至李、杜也有所借鉴从这方面看王绩在初唐诗坛上有重要地位但把他当作唯一作家是不恰当的王绩的代表作是《野望》 ,从这首诗可见自然质朴的风格。

      这首诗写山野的秋天傍晚景色,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苦闷过去有人说它是“感隋之将亡” ,有些穿凿,但诗中流露的那种狐独无倚,时无相识的感慨,正反映了他郁结于内心的苦闷二、初唐后期高宗、武后及中宗、睿宗朝的宫廷诗(680-710) 如果到宋之问死,下延到 712 或 713这个阶段前三十年(永微初——调露年间) ,从创作倾向和理论主张上,开始出现追求壮大气势与浓郁感情的趋向,把前一个三十年的文质并重,含南北文学之两长的主张具体化了,从文学自身的特点中,初步找到一条清除绮靡文风之弊的途径,透露出行将到来的盛唐文学风貌的一点讯息后三十年(从调露年间到景云中) ,从创作理论上更加明确地追求风骨、兴寄和表现真实感情,在理论上把追求了几十年的理想文学(也就是行将到来的盛唐文学)的风貌明确地表述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 ”创作上和理论上为盛唐文学的到来所作的准备已完全成熟这个时期的诗坛是三股力量:(一)杜审言、沈、宋;(二)四杰;(三)陈子昂一)社审言、 “沈宋”对唐诗发展的贡献l、杜审言的贡献“文章四友” (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中的杜审言(杜甫之祖父)成就最高,他虽然也写了一些应制诗,但身居宫廷的时间较短,这些奉和应制诗只占现存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不能给他戴上宫廷诗人或御用文人的帽子。

      ①他长期做地方官,官小,并两次被贬,也写出一些少雕饰、真切自然,颇具生活实感的作品比“四友”中其他三人高一筹;②他致力于使诗歌写得自然、朴素、优美,保留了宫廷诗句法复杂、词语精练的优点,去掉了作为宫廷诗基础的过分矫饰和曲折;③他的主要贡献还是促进了律诗的定型唐初“四杰”的五言诗对五律的日趋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四杰”的多数作品,在平仄对仗上还不严格,没有达到律诗应有的要求,而杜审言大力创作五律、讲究对仗工稳、音韵协调,并注意到整体结构和练字设色,完成了五律的规范化, 艺术造诣已达盛唐境界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明代胡应麟称誉为“初唐五律第一” ;④七律形成较五律晚(一般认为到杜甫成熟) “四杰”发展了歌行体,于七律却无甚创作,而杜审言写有七律三首虽个别诗篇平仄未谐,然对七律的首创之功,和沈佺期相提并论;⑤此外他还写有三首七绝,也精致自然(例《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具有开启诗坛新诗风的作用;⑥他还写了五言排律七篇,有长达二十韵和长达四十八韵的,典丽精工、气势雄伟,对杜甫、白居易都有影响,有开创作用。

      2、沈佺期(656?-713) 、宋之问(656?-712)的贡献沈、宋的贡献主要在唐律的形成五言律的形成到沈、宋手里确立他们讲究平仄,在声律上,完成了从四声到平民的过渡七律成熟较晚,一般认为到杜甫,但沈、宋都写七律,在创作实践中对七律的形成贡献较大在创作上,他们虽然都未能形成真正的个人风格,但他们的作品共同显示了宫廷诗个性因素的发展我们从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通往盛唐风格的变化” 以上,我们讲了初唐诗坛前、后期(即唐太宗——玄宗即位之前)所谓宫廷诗人的创作状况不难看出,它虽然不象盛唐诗,但也不是如此过去文学史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充满梁陈绮靡之风这种将初唐诗与盛唐诗割裂开来的观点,不符合初唐诗的实际正确的评价应该是:初唐诗是过渡到盛唐诗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准备时期,正如美·欧文《初唐诗》导言里指出的那样:“初唐诗本身并没有呈现出统一的风格,而是结束了漫长的宫廷诗时代,缓慢地转变了新的盛唐风格初唐诗人的贡献,除了“对技巧的密切关注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值得重视的贡献”——即唐律(今体、近体)的形成(尤其是五言律绝)外,在风格上也体现着“通往盛唐风格”的变化这方面,在前人的诗论中就经常指出初唐诗人对盛唐诗人的影响(如:宋之问南谪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杜甫晚年漂流湖湘的诗。

      杜甫有诗云:“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明待老夫 ”杜审言、沈佺期的影响亦如此 )代表作:沈佺期:《独不见》 (一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宋之问:《度大庾岭》 《渡汉江》3、五言律诗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的意义(二) “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四杰”指初唐的王勃(650-676) 、杨炯(650-693) 、卢照邻(634?-689) 、骆宾王(619-684?)四位诗人他们大都生于贞观年间,活跃在高宗至武后初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官小而名大” 、 “年少而才高” (闻一多语) , “以文章齐名大下” 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l、理论上他们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站在儒家立场反对齐梁绮靡文风,强调政治内容,附合儒家诗教说,强调诗歌的“经邦治用”的功利目的,这继承了孔子的诗教说,亦是唐太宗的主张,在当时来说,有进步意义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这是针对争构纤微的上官体而言的,这是当时诗风变革的关键,也是以“四杰”为代表的一般士人的诗风与宫廷诗风的不同所在四杰一登上文坛,就遭遇到了“上官体” ,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理论方向上和文学创作上解决齐梁宫体及“上官体”的消极影响,并能从艺术上创造新诗风,这关系到唐诗的发展方向。

      对此,他们是自觉的2、创作实践上第一,在题材上有重大突破,思想内容有所开拓,无论抒情、咏物、咏史、写景,四杰都达到了新的思想高度,表现为:(1)在“四杰”作品中占主要部分的抒情诗,已突破了宫廷诗以抒发帝王贵族闲情逸志为主的限制,也不仅限于赞美诗,而是更多地表现诗人们在不幸生活遭遇的真实情感,其中以写别离、怀乡感情的最有名,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创造新奇,词语清丽;《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风 ”把深沉的离情与当前景物结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