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贾岛的诗范文.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明***
  • 文档编号:96899637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1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贾岛的诗范文    篇一:古诗《赠贾岛》    赠贾岛    唐韩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译文:孟郊死后埋葬在北邙山,因为少了他,诗坛上的风云际会得以暂时消停,诗坛仿佛沉寂了许多上天担心一代诗文的运脉会全部断绝,于是就再造出一个贾岛,让他降临人间来力挽诗坛的颓势    篇二:语文唐诗鉴赏《贾岛诗鉴赏》    贾岛诗鉴赏    生平简介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出家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是著名的苦吟诗人注重诗句锤炼,刻意求工其诗情调凄苦,也偶有一些清新的小诗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寄远    贾岛    别肠长郁纡,    岂能肥肌肤?    始知相结密,    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    密别恨难祛    门前南去水,    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    可以寄远书    不惜寄远书,    故人今在无?    华山岹峣形,    遥望齐平芜    况此数尺身,    阻彼万里途    自非日月光,    难以知子躯    贾岛诗鉴赏    这首五言古诗,以《寄远》为题,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思念友人,别情郁忧诗人开笔就写得十分生动他说,人有了别肠在腹中长期郁忧曲折的话,哪里能长胖呢!出语形象,词意深蕴这不仅将整日    对故人牵肠挂肚的思念的情状表现了出来,而且也体示了诗人与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情厚谊接着,诗人对与朋友相交甚密和关系相疏的情景作了比较表面上说过于亲密不及疏远一点好,实际上正从反面强调了因与故人关系亲密造成了“恨难祛”的相别离情这里,“始知”表明诗人是从自己体验来说的同时,又通过正反映衬的方法,突出了对友人思念的情意第二层,写思念友人,寄书问候古代传说,鲤鱼能够传递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此后有“鱼书”之说这里,诗人由情及景来写由思念故人想到门前流水,由“南去水”想到“北飞鱼”,再由鱼想到“可以寄远书”诗人言鱼,不用“游”而用“飞”,不仅状其迅疾之貌,而且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沟通信息的迫切心情诗人借用传说,发挥想象,使人意会到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就像那“南去水”一样悠悠不绝;而他渴念友人,又多么希望“北飞鱼”能速递远书这样,诗的情调便由原先的思念一转而为渴想了第三层,写思念故人,虑其存亡。

      诗人承续上面的诗意,又觉得寄书问候是可以的,但是又不知道友人是否还活在人世间故人今在无?”的疑惑,就是表达了这种情思这也是对友人过分渴想而引发的一种必然的心理活动在古代,亲友之间音信的断绝,皆为交通不便所造成因此,诗人从空间着笔来写岹峣”,高峻貌说华山的形势固然十分高峻,但是远远望去也不过与杂草丛生的地面相齐这是因为距离遥远,从视觉上得到的印象而与此相比,暌隔“万里途”的“数尺身”的友人,那就更加微乎不见了最后诗人以无奈的语气说:“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结尾处与开头“别肠长郁纡”呼应一方面委婉地倾诉了自己别恨难遣、离情萦怀的心曲;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对故人的深切挂念,隐含着无限的担虑至此,诗的情调又从思念一转而为挂虑了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突出特点一是把对故人思念之情写得缠绵宛转,回旋往复,细致地表现出诗人思念故人时心潮起伏的情状这正如诗人那郁纡的别肠一样,情思萦纡,感情深沉二是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诗人以相交甚深与关系疏远相比,以“岹峣形”的华山与“数尺身”的故人比较,以“日月光”与诗人目力比较等等,既突出了抒情的内容,又增强了抒写的感情色彩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    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    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    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    世事未曾闻    贾岛诗鉴赏    贾岛少年为僧,后虽还俗,但因屡试不第,仕途不遇,他似乎一直未脱离过“僧本位”的思想在他那以“幽奇寒僻”的风格见长的诗作中,往往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禅意这首诗,堪称其中的佳作    起笔从视觉形象写起:群峰高耸,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诗人投宿的寺院就座落在群峰环绕的一座山峰的绝顶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画的技法,勾画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点    三、四句具体描绘夜空天体运行的景观从寺外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    划过;朵朵轻云,逆着月亮运行的方向飘移,月亮就在云际中游动作者描绘这种幽清奇丽的景象,极见“推敲”炼字之功沈德潜评“走月逆行云”说:“顺行云则月隐矣,妙处全在逆字《唐诗别裁》)同样,“流星透疏木”的“透”字与“疏”字也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唯因木之“疏”,所以才能“透”出流星来,否则纵有流星划过,为浓厚的枝叶所遮挡,又怎能看见呢?然而这两句的妙处还不止于此,疏木与行云衬托下的流星走月的自落自行,渲染出空山幽寂清冷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山寺的凄冷荒寂。

         五、六句从自然景观转入人事议论绝顶人来少”,是说山寺因在绝顶而人迹罕至,揭示了山寺的远离市尘高松鹤不群”,写独鹤单栖高松之上松鹤在古典诗文中,常作为高洁与长寿的象征,现在看到松鹤,自然使人想到植松养鹤之人这就为下面写寺中高僧作了铺垫    结尾两句写寺中只有一位八十岁高僧,虽然久经春秋,却一直与世无争读到这里,回头再看“绝顶”“高松”二句,正是展现了具有象征意味的这位僧人的生活环境推之全诗,可以看出,有此众岫环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临其境,投宿其寺,亲见其僧者,唯有诗人一人而已于是,诗人的胸襟可见一斑了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贾岛    拣得林中最细枝,    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    篇三:唐代大诗人贾岛    唐代大诗人贾岛《海棠》诗记载着吴家的历史陈国珺    唐代,海棠无论是在文化发展还是种植范围,甚至是观赏价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飞跃《杨太真外传》中记载唐明皇李隆基曾将海棠比作杨贵妃,自从武皇从普州隆县吴家花园将海棠花苗移植到皇宫后,经过20多年的种植和培育,皇宫里已经种植海棠较多。

      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正与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这样“海棠春色”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从此海棠也有了美女佳人的意思唐德宗贞元年间贾耽担任宰相,编著了一本《百花谱》,书中赞美海棠为“花中神仙”,这本书是最早使用海棠这一称谓的作品书中还提及“海棠本无香,惟蜀中静南者有香,其木合抱”,“独靖南者有香,故昌州号海棠香国”此后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地位与声望日益突出唐代大诗人贾岛《海棠》诗有“昔闻游客话芳菲,静南城头几万枝纵使许昌持健笔,可怜终古愧幽资”的佳句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直到贾岛垂老之年,贾岛才出任长江县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贾岛三年考满,迁任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贾岛就染疾卒于任上    唐开成五年(840年),贾岛61岁时迁来普州(今四川安岳县),任司仓参军。

      他到任后,曾组织讲学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曾写出《夏夜登南楼》诗:“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此外,还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书》、《送僧》、《原上草》、《咏怀》等诗篇,均为贾岛在南楼写成唐会昌三年(843年),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全山麓他的朋友苏绛为他写了“贾司仓墓志铭”,记述贾岛生平、死、葬日期和地点等甚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安岳县令徐观海(浙江钱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诗亭”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至今尚存    公元758年,静南由普州的普康县解析而成,并设昌州于此到公元840年贾岛来普州作司仓参军,静南已经从普州分出来82年了静南的海棠花经过武则天的推荐和移栽京城,再由李隆基溺爱和宣传,“静南海棠独香实”,“海棠香国”等美誉传遍天下这时的文学大家贾岛咋到普州,加上在长江县作主薄时,就曾经听过游览过静南观看过海棠花游客们的美好传言,怎么也克制不了要来静南看看海棠花的冲动情绪,于是毅然来到静南当他一看到静南如此宏大的海棠花场面,欣然令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海棠》诗;    昔闻游客话芳菲,静南城头几万枝。

      纵使许昌持健笔,可怜终古愧幽资    以推敲著名的大诗人贾岛,在这首诗里也运用了推敲手法,把“静南城头”反复推敲后改为“灈锦江头”这是贾岛喜欢用江、河、溪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特殊感情,比如在《登南楼》诗中“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他不说岳阳城,也不说普州城,而说岳阳溪城是人工打造之景,而江、河、溪、山则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形成的景观所以最后的诗则是;“惜闻游客话芳菲,灈锦江头几万枝纵使许昌持键笔,可怜终古愧幽资意思是,很早以前就听了到静南来游览过的客人们谈论静南海棠花的艳丽和芳香,现在亲自来观看到了静南城外始龙溪经过城区的一段河——灈锦江头栽满了海棠花,气势恢宏,让人惊讶即使许多昌州以外的其它县城投入了丰健的资金和繁重的劳力来栽种,可是到最后来还是愧对这些财力和人力,无法与静南相比啊在古时候的始龙溪经过静南城区的一段河称为灈锦江,即盐滩井到燕子坝入赤溪口这一段,而在盐滩井及白杨湾这带,是属于灈锦江的起始段,所以称作灈锦江头    自武则天691年将海棠花苗从隆县吴家花园移栽至东西两京后,皇太孙李隆基酷爱海棠花,立志要找海棠仙子作妃子,并要吴家花园的少年吴藠,吴?为他培植海棠花,平日里还    专门要吴藠,吴?奉陪他玩耍。

      后来,因吴藠,吴?不堪皇宫内的清规鉴律,隐居太白山李隆基登基后,找到了如意的海棠仙子杨玉环,就诏不回吴藠,吴?,也始终不忘隆县吴家花园的恩,于是将隆县改为普康县李隆基登基后把长庆宫改为兴庆宫,在兴庆宫和长生殿就是李隆基和杨玉环欣赏海棠花,生活玩乐的地方经过他和杨玉环对海棠花的玩赏宣传,使得很多诗人大家开始用海棠花比喻美女,特别是李隆基用海棠花比喻杨玉环后,各州各县也开始种植海棠,普康的海棠花有香有实流传天下,老百姓更是传言普康海棠花让武皇闻到香味,让唐玄宗李隆基酷爱倾倒,这就叫住“海棠香国”    公元758年唐肃宗把普康从普州解析而出成立昌州,并把普康改为静南县静南海棠花在全国独领风骚,于是所管辖的昌元,大足,永川也开始种海棠花,并且不惜一切代价致力于种花,这也是在全国的大背景下在这个时候,大诗人贾岛来到普州上任,当然禁不住要来静南看看,写下这首诗,表现出静南海棠花的宏伟壮观,以及昌州各县都在种海棠花的现状    到了晚唐时期有很多诗人骚客都来过静南,写下了无数的海棠诗篇,比如下面这一首海棠诗;《海棠》著作石扬休    化工裁剪用功专,濯锦江头价最偏    酷爱几思凭画手,难题浑觉挫诗权。

         艳凝绛缬深深染,树认红绡密密连    因想当年武平一,枝枝眷赐侍臣先    诗中把海棠种植场面,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