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kc-ch402-中文操作手册.pdf
28页1 感謝您購買本系列溫控器,請事先詳細閱讀此“使用說明書”,本說明書中的資料如改 動恕不通知,敬請諒解 本溫控器的製造經過嚴格地品質管理,如遇有不正常的狀態或顯示,請即刻與北京四通 股份公司工控部或您的供應商聯絡 第 1 章 準備篇 1.型號定義┄┄┄┄┄┄┄┄┄┄┄┄┄┄┄┄┄1- 1 2.安 裝┄┄┄┄┄┄┄┄┄┄┄┄┄┄┄┄┄1-2 2.1 外形尺寸 2.2 安裝方法 3.接線 3.1 端子構成 3.2 接線注意事項 4.規格 4.1 輸入 4.2 設定 4.3 顯示 4.4 輸出 第 2 章 功能篇 1.控制 1.1 PID 控制 1.2 加熱、冷卻控制 1.3 正動作、逆動作 1.4 自動演算(AT)功能 1.5 自主校正(ST)功能 1.6 設定資料鎖(LCK)功能 2.報警 2.1 溫度報警 2.2 加熱器斷線報警(HBA) 2.3 控制環斷線報警(LBA) 3.輸入異常時的動作 第 3 章 操作篇 1.設定前狀態 2 SV 設定模式 3.參數設定模式 4 工程師參數設定模式 第 4 篇 通訊篇(僅限 CD 系列表) 第5篇 其它 2 第第1篇篇 準備篇準備篇 1. 型號定義型號定義 請參照下列代碼表確認產品是否與您指定的型號一致。
CD/CH □ 01/02□ □ □-□ □*□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①規格尺寸 詳見第 1 篇 2.1 節 ②控制類型 F:PID 動作及自動演算(逆動作) D:PID 動作及自動演算(正動作) W:加熱/冷卻 PID 動作及自動演算(水冷)*1 A:加熱/冷卻 PID 動作及自動演算(風冷)*1 ③輸入類型:見輸入範圍表 ④範圍代碼:見輸入範圍表 ⑤第一控制輸出(OUT1)(加熱側) M:繼電器接點輸出 8:電流輸出(DC4~20mA) V:電壓脈衝輸出 G:閘流控制管驅動用觸發器輸出 T:閘流控制管輸出 ⑥第二控制輸出(OUT2)(製冷側)*2 無記號:當控制動作是 F 或 D 時 M:繼電器接點輸出 T:閘流控制管輸出 V:電壓脈衝輸出 8:電流輸出(DC4~20mA) ⑦第一報警(ALM1),⑧第二報警(ALM2)*2 N;未設報警 J:下限輸入值報警 A:上限偏差報警 K:附待機上限輸入值報警 B:下限偏差報警 L:附待機下限輸入值報警 C:上、下限偏差報警 P:加熱器斷線報警(CTL- 6)*3 D:範圍內報警 S:加熱器斷線報警(CTL- 12)*3 E:附待機上限偏差報警 R:控制環斷線報警*4 F:附待機下限偏差報警 V:上限設定值報警 G;附待機上下限偏差報警 W:下限設定值報警 H:上限輸入值報警 ⑨通信功能 (僅限CD系列) N:無通信功能 5:RS- 485(雙線系統) ⑩防水/防塵功能 N:無防水/防塵功能 1:有防水/防塵功能 注:*1W 或 A 型無自主校正功能 *2 第二控制輸出(OUT2)﹑第二報警(ALM2)為選項 *3 不能被定為第一報警(ALM1) *4 控制環斷線報警只能在第一報警和第二報警中選擇其一 3 2. 安裝安裝 2.1 外形尺寸 4 5 2.2 安裝方法 ⑪按照盤面開孔尺寸在盤面上打出用來安裝儀器的矩形孔。
⑫將儀器嵌入盤面開孔內 ⑬在儀器安裝槽內插入安裝支架 ⑭推緊安裝支架,使儀器和盤面結合牢固(圖 1) ⑮使用螺釘同樣能將儀器定在盤面上(圖 2),將安裝支架插入儀器再用兩個螺釘將儀器 固定於盤面旋緊螺釘時,當螺釘接觸盤面後,只可再緊一圈請用附帶螺釘 ⑯注意事項: a.儀器安裝於以下環境(IEC1010) 過壓等級Ⅱ 污染程度 2 b.安裝時避免以下情況 環境溫度低於 0℃(32F)或高於 50℃(122F) 環境濕度小於 45%或大於 85%RH 環境溫度的急劇變化可能引起結露 腐蝕性、易燃氣體 直接震動或衝擊主體結構 水、油、化學品、煙霧或蒸汽污染 過多的灰塵、鹽份或金屬粉末 過多的雜訊干擾、靜電、磁場或噪音 空調的直吹 室內使用,勿置於陽光直射下 熱輻射積累之處 3.3.接線接線 3.1 端子構成 6 3.2 接線注意事項 ⑪熱電偶輸入,應使用對應的補償導線 ⑫熱電阻輸入,應使用低電阻且無差別的 3 根導線 ⑬輸入信號線應遠離儀器電源線,動力電源線和負荷線以避免產生雜訊干擾 ⑭儀器電源線通常不致被動力電源線干擾。
儀器被外部雜訊干擾時,必須使用雜訊濾波器 縮短電源線的撚合絞距,距離越短越有助於減小雜訊 在儀錶盤上安裝雜訊濾波器並接地,並減小雜訊濾波器輸出與儀器電源端子的 接線距離 7 不要在濾波器輸出端安裝保險以及開關,這樣會降低濾波器效果 ⑮接線應該符合每個國家的國標,電源線應使用 600V 聚氯乙稀絕緣線(J1SC3307) ⑯電源開啟後對繼電器輸出的儀錶需 5-6 秒的準備時間,如作外部的連結回路等信 號使用時,請並用延遲繼電器 ⑰本系列儀器無電源開關和保險絲,如需可加裝 建議保險絲規格:額定電壓 250V 額定電流 1A 保險絲型號:延時保險 ⑱當為電流輸入時,必須在輸入端子間接入 250Ω(0.02%10ppm,0.25W 或 更大)的電阻,由客戶自己解決 ⑲不要過分旋緊端子螺釘請使用合適的端子螺絲接線片(螺絲型號 M36 建議 力矩 0.4Nm[4Kgf.cm]) 4.4.規格規格 4.1 輸入 種類:a)熱電偶:K,J,R,S,B,E,T,N,U,L,PLⅡ,W5Re/W26Re; b)熱電阻:Pt100,JPt100; c)電 壓:0-5V,1-5V; d)電 流:0-20mA,4-20mA。
外部電阻的影響:約 0.35μV/Ω(熱電偶輸入)[依熱電偶種類換算之] 輸入導線電阻的影響:讀數的約 0.01%/Ω(測溫電阻體輸入) 採樣週期:0.5 秒 輸入斷線時的動作:a)熱電偶輸入:上升刻度或下降刻度 b)測溫電阻體輸入:上升刻度 輸入短路時的動作:欠刻度(測溫電阻體輸入) 4.2 設定 設定值(SV):與輸入範圍同樣 加熱側比例帶(P):1-全距 或 0.1-全距 但 0.1℃(℉)解析度時為 999.9℃(℉)以內 冷卻側比例帶(Pc):加熱側比例帶(P)之 1-1000% 積分時間(I):1-3600 秒 微分時間(D):1-3600 秒 限制積分動作生效範圍(ARW):加熱側比例帶(P)的 1-100% 加熱側比例週期(T):1-100 秒 冷卻側比例週期(t):1-100 秒 不感帶(DB):-10-+10℃(℉) 或 –10.0-+10.0℃(℉) 8 4.3顯示 4.4 輸出 控制輸出:繼電器接點輸出 250V AC 3A(帶負載) 電壓脈衝輸出 0-12V DC(負載阻抗 600Ω以上) 電流輸出 4-20mA DC (負載阻抗 600Ω以下) 閘流控制管輸出 0.5A (環境溫度 40℃或更低) 閘流管驅動用觸發器輸出 過零觸發(100A 以下) 負載電壓 100V AC 200V AC 使用負載 阻性負載 報警輸出:繼電器接點輸出 250V AC 1A(帶負載) 第第2章章 功能篇功能篇 1. 控制控制 1.1 PID 控制 PID 控制是依設定 P(比例帶)、I(積分時間)、D(微分時間)的各定數,獲 得穩定控制結果的控制方式。
1.2 加熱、冷卻控制 加熱、冷卻控制是以 1 台溫控器即可進行加熱控制與冷卻控制 例如,在擠出機的機筒部溫度控制時需要冷卻控制則為有效 9 100% 加熱側輸出 冷卻側輸出 0% 溫度 OL DB OL:重疊 DB:不感帶 1.3 正動作、逆動作 正動作:隨著測定值(PV)的增加,操作輸出值(MV)隨之增加的動作 正動作一般用於冷卻控制 逆動作:隨著測定值(PV)的增加,操作輸出值(MV)反而減少的動作 逆動作一般用於加熱控制 1.4 自動演算(AT)功能 自動演算功能自動測量、計算、設定最佳的 PID 及 LBA 常數 此功能在開啟時,升溫過程中以及實施穩定控制過程中起作用 (1) 啟動 AT 條件 當下列條件都被滿足時啟動 AT 功能 啟動 AT 功能前除 PID 及 LBA 外的所有參數設定完畢 確認未選 LCK 功能。
(2)擱置 AT 條件 出現下列情況時,AT 功能被擱置 當改變 SV 值時 當 PV 偏差值改變時 當運行/停止狀態處於停止時 當 PV 值異常時(測值發生波動) 當電源開啟時 當開啟 AT 功能約 9 小時未結束時 發生 20ms 以上的停電時 注意:當自動演算擱置條件成立時,AT 功能立即停止並轉為 PID 控制 PID 常數維持 AT 啟動時的數值,此外,如 AT 完成後也轉至 PID 控制 如果控制系統內不慎發生擺動時,不宜用 AT 功能,此種情況,應設 定與被控物相符合的數值 1.5 自主校正(ST)功能 ST 功能可以自動計算和校正 PID 參數 , 保障儀器自身連續觀察控制反應 , 因此, 即使在 AT 功能運行後,所控制的目標的特性差異也可以通過它而獲得好的反 映 (1)啟動 ST 要求 10 滿足下列所有情況時啟動 ST 功能: 實行 PID 控制時(P≠0 I≠0 D≠0 及 ARW≠0) AT 功能不能使用時 運行/停止處於運行狀態 PV 值必須在輸入範圍內 ST 功能被選時 (2)ST 功能停止要求 下列情況之一,ST 功能設定為停止位: 當 P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