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管对接45°固定焊课件.ppt
11页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1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第十节管管对接45固定焊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2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n这种管子是介于垂直固定管和水平固定管之间的一种焊接操作(图5.94)操作上与水平固定管、垂直固定管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有它独特的地方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3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一、操作准备 n(1)电弧焊机 选用AX- 320型或BX1- 330型 n(2)焊条 结507或结422,直径3.2毫米 n(3)实习焊件 A3钢管,每组两根,每根壁厚812毫米,直径70毫米,长100毫米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4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二、操作要领n1.坡口准备:管子焊接只能从单面进行,容易出现根部缺陷,故对壁厚较大的管子要开坡口如壁厚在16毫米以下,开V型坡口(图5.88a)即可,这种坡口形状,上大下小,便于机械加工或氧气切割,焊接时具有视野清楚,便于运条,容易焊透等优点,生产中用得最多;当壁厚超过16毫米时,为了克服V型坡口因张角较大,造成填充金属较多,焊接残余应力较大的缺点,实际生产中多采用U型坡口(图5.88b)。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5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n2.根据管径大小进行定位焊 小管(15毫米) ,定位焊一处即可,定位焊缝在斜平位置上(图5.89a);中管(51 133毫米) ,定位焊两处为宜,定位焊缝在水平或斜平位置上(图5.89b);大管(133毫米) ,定位焊4处为宜,常见为三处(图5.89c)定位焊缝长度一般为15 30毫米,余高约为35毫米,高度太小,容易开裂;太大会给以后正式焊接带来困难定位焊时用直径3.2,毫米的焊条,挥接电流锦90130安起焊处要有足够的温度,以防止粘合,收尾时孤坑要填满对于要求高的管子,要严格控制定位焊缝质量,定位焊缝的两端用錾子、锉刀、砂轮打出缓坡,以保证接头焊透当发现定位焊缝有凹陷、未焊透、裂纹等缺陷,应铲除缺陷后重新定位焊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6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3.焊接方法n1)焊接打底层时,选用直径3.2毫米焊条,焊接电流90 120安,分两半部完成焊接前半部焊接时,先在仰焊位置起弧,用长弧对准坡口两侧预热,待管壁温度明显上升后,压低电弧,击穿钝边,然后用挑弧焊方法向前进行焊接。
当熔池温度过高时,可能产生熔化金属下淌,应采用五弧控制熔池温度,如此焊完前半部O后半部焊接时,接头的方法与水平固定管操作相似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7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n2)焊接盖面层时,有一些独特之处首先是起头,中间层焊完之后,焊道较宽,引弧后在管子最低处按图5.95a中的1,2,3、4顺序焊接,焊层要薄,并能平滑过渡,使后半部的起头从5、6 一带而过,形成良好的入字形接头其次是运条,管子倾斜度不论大小,工艺上一律要求焊波成水平或接近水平方向,否则成形不好因此焊条总是保持在垂直位置,并在水平线上左右摆动,以获得较平整的盖面层(图5.95b)摆动到两侧时,要停留足够的时间,使熔化金属复盖量增加,以防止出现咬边最后是收尾,收尾在管子焊缝的上部,又要求焊波的中间略高些,所以可按图5.95c中的1,2,3、4的顺序进行收尾,这样既可防止产生缺陷,焊道也美观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8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3、注意事项n水平固定管焊接时,先后有仰焊、立焊、平焊的操作位置,又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在仰焊和立焊位置的操作,如图5.96a中的1到2的焊接段。
如果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要领未掌握,很容易产生未熔合和局部咬边以及背面内凹等缺陷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9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n(1)背面内凹常产生于仰焊或仰坡焊部位的打底层这种缺陷(图5.96b)的产生是熔池中熔化金属因本身自重下坠所致一般来说,熔池温度越高,内凹越严重,熔池越大,内凹越厉害所以打底层焊接时,必须采用合理的焊条直径、焊接电流、运条方法和运条速度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10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n(2)熔合不良的缺陷,是由于焊接时,电孤偏向一侧而形成单侧未熔合和背面熔合不良引起电孤偏离中心的原因可能是磁偏吹,也可能是操作手法不当或风吹所致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W-11焊接技术课题编号:ZYKC201117weldingn(3)咬边产生的原因除了电流过大,电弧过长之外,主要是运条手法、焊条与焊件间的夹角不正确所致 n在评定焊接质量时,应着重衡量操作姿势是否正确;焊缝是否有严重的内凹、咬边和未熔合焊缝的熔宽和余高应基本均匀;无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缺陷;焊件上不允许有引弧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