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烈妇传 翻译 阅读.doc
3页杨烈妇传 [唐]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于卑幼有慈爱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济:成功 B.侃率之以乘城 乘:登上 C.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固:固守 D.朝廷宠旌守御之臣不知几人 旌:旗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D.不犹愈于家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氏在叛贼兵临城下,其夫李侃不知所措时挺身而出,协助其发动胥吏百姓进行抵抗,以弱胜强,击退叛贼,保住了城池 B.李侃被流矢射中回家后,杨氏责备他身为一县之长尤其不应该临阵脱逃,并激励他立即回到城头,捐躯报国才是死得其所。
C.文中以李侃等守御之臣的行为与杨氏作对比,表现了杨氏的深明大义、勇烈果敢,谴责了这些深受国恩却弃城而逃的官员 D.作者借孔子的话来评价杨氏,认为她虽为妇人,却有仁人之心,勇者之行,对此当之无愧,从而抒发了对杨氏的礼赞之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二)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又将盗陈州 盗:进犯B.侃率之以乘城 乘:登上C.则人谁肯固矣 固:坚持,固守D.不犹愈于家乎 愈:养病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答: (2)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答: (3)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答: 参考答案:1.D(表彰) 2.A(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B.介词,构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关系;助词,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用如“乎”,可译为“呢”C.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D.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介词,可译为“跟”“同”“和”等) 3.C(李侃不在“弃城而逃的官员”之列) 4.(1)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力不足”,“死焉,职也”,应译为判断句死焉”也可译为“为此而死”) (2)应该一起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关键词“相与”“以”“忍”) 5.D:(应为“胜过)6.C(其中③⑥句不能表现“深明大义”,③是叙述李侃率众登城的情况,⑥是作者就女子之德所发的议论7.D(“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误)8. (1)夺取叛贼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重奖赏来激励敢于死战的士兵,那就一定能成功!(得分点:“食其食”,“令死士”,“济”)(2)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保卫城市.怎能忍心失去自己的身躯而变成叛贼的俘虏呢?(得分点:“致死”,反问语气,“贼之人”)(3)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无论是年长的年少的,一定照顾周到均匀得分点:“爨以食之”,“无长少”,“周而均”)附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攻克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军队几千人抵达项城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获拘系这里的壮丁和妇女,而后到陈州会师 县令李侃不知所措。
他的妻子杨氏说: “你是县令,叛贼到犯就应当坚守;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你如果逃跑,那么谁来守城呢?”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该怎么办?”杨氏说:“如果不坚守,县城将会被叛贼抢夺去了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他们的粮食,府库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把可能落入叛贼手中的财物夺过来,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官府的庭院里召集差吏百姓杨氏说:“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差吏百姓那样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号令说:“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叛贼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击中叛贼的,奖赏他万钱征募到了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论老小一定周到照顾、公平对待杨氏让李侃对城下的敌人喊话说:“我们项城的父老,坚守道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即使攻克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消耗军力,没有什么好处叛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还会固守阵地呢!你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是胜过死在家里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个小城,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武器,也没有险固的高城深沟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而攻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正好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刺史上奏李侃的功劳,朝廷下令升任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今还健在 作为妇人女子,奉养父母公婆能做到竭尽恭敬孝顺,对奴婢下人和幼辈能做到体恤慈爱的,那就是品德贤良了至于明辨战阵部署、进攻防守之道,勇猛刚毅,这即使是公卿大臣们都难以做到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朝廷施恩表彰的那些承担防守、抵抗叛贼使命的大臣不知有多少人,论其勇气,他们不能进攻;论其才智,他们不能坚守;论其忠诚,他们不能效死;弃城逃跑的,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什么人呢?像杨氏,只是个妇女孔子说:“仁者一定是有勇气的杨氏当之无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