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活动--春联.doc
8页------------------ 朱雅宁 九(3)班一、春联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起源:春联(The Couplet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读作chūn lián,也叫“春贴”、“对联”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春节,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纸张有时过年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风俗: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对了,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到处是一片红红的春联 满族对联风俗: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但满人入关久远,深受汉文化影响,此风俗在民国后渐渐消失 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形式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 贴春联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寓意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手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贴春联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
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二、春节对联1.五字春联 1.碧野青蛙叫;黄山松鼠鸣 2.丙辉觇瑞应;子庶庆丰登 3.丙辉腾瑞气;子庶乐丰年 4.苍松随岁古;子鼠与年新 5.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 6.春风拂绿柳;灵鼠跳松青 7.春燕鸣暖树;金鼠跳青松 8.鹊语红梅放;鼠年喜气浓 9.人欢为体健;鼠硕因年丰 10.豕去呈丰稔;鼠来报吉祥 11.豕去春无限;鼠来岁有余 12.鼠来豕去远;春到景更新 13.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
14.鼠至调新律;鸡鸣早报春 15.欣有鼠须笔;喜题燕尾书 16.新妆鼠嫁女;美景艳迎春 17.子年春到户;鼠岁喜临门 18.子时春意闹;鼠岁笑声甜 19.子时岁交替;鼠节春更新 20.子为地支首;鼠乃生肖先 21.子夜松涛劲;鼠年鹊语香 22.子夜钟声响;鼠年爆竹喧 23.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24.猪守太平岁;鼠牵富裕年 25.天猪归仙界;子鼠拱福门 26.天猪驱寒尽;宝鼠带暖春 27.爆竹传吉语;腊梅报新春2.七字春联 2.甲第宏开他造府;子年遍地祝丰收 3.岁月峥崂逢子鼠;江山锦绣倾甲年 5.银花火树迎金鼠;海味山珍列玉盘 6.莺歌燕舞春添喜;松韵清流庆子年 7.子来亥去年更岁;斗换星移日转轮 8.宰掉肥猪开美宴;迎来金鼠庆新春 10.子夜钟声燃爆竹;鼠年吉语化春联 11.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喧 12.子岁人奔新富路;鼠岁三春报好音 13.花香鸟语山村好;雨顺风调鼠岁丰 14.亥岁祝福歌九曲;子年尽兴饮三杯 15.祖国健儿兴骏业;鼠须彩笔绘宏图 16.丙年有庆猪辞岁;子夜无声鼠报春。
17.丙夜未眠思国计;子时早起讶春光 18.子年大有山河壮;甲岁丰盈日月新 19.才见肥猪财拱户;又迎金鼠福临门 20.窗花巧剪吉祥鼠;科技尊称致富神 21.春鼓频敲鼠嫁女;秧歌竞扭喜盈门 23.火树银花迎玉鼠;山珍海味列金盘 24.吉祥鼠报丰收岁;科技花开富裕家 26.甲第连云欣发展;子年遍地祝丰收 27.甲乙科名佳话在;子孙孝友古风存 28.甲子迎春多瑞霭;文明建国遍春风 30.跳舞唱歌庆子岁;题诗作对颂甲年 31.老鼠娶亲成故事;雄鸡迎日报新春 32.老鼠娶亲鸣鼓乐;羊毫蘸墨写春联 34.灵鼠跳枝月影晃;春牛耕地谷香飘 35.灵鼠迎春春色好;金鸡报晓晓光新 36.龙国群英兴伟业;鼠须彩笔绘蓝图 37.年画喜人鼠嫁女;红梅傲雪鹊鸣春 38.鹊喳梅放春迎户;鼠报年来福满门 39.壬遇深恩心谢党;子图大业力描春 三、春联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