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doc
5页乘法分配律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复习准备相遇问题的练习25f10100dx19.html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29页的信息窗2乘法分配律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延续这节课以济青高速公路为背景素材,通过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的相遇信息,由解决相遇问题的两种方法,发现和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体验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将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合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方法:1、通过复习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多种解题方法2、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3、让学生通过探索体会知识间的联系,理解一些规律都是从一般规律概括出来的教学过程一、模拟激趣,引入学习同学们,两个运动中的物体会出现怎样的位置关系,你知道吗?(学生思考回答下面我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看哪个同学观察的最仔细请学生交流汇报二、进行新课,迁移新知1、观看图片,学习铺垫(出示网络图片)这些图片是我们看到济青高速公路的场景,同学们都看的很认真,你们了解济青高速公路的情况吗?75998.htm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自主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信息窗图片),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相遇时大客车比小客车多行市驶了多少千米?济南到青岛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合作探究我们来解决“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解答。
3)汇报交流让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解答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4)学生独立列式,并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110×2+90×2 (110+90)×2 =220+180 =200×2 =400(千米) =400(千米)3、精讲点拨刚才我们求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刚才的发现,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说一说,大胆猜想请你在小组内举出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帮助完善发现的规律同学们真棒!发现并验证“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的规律,叫做乘法的分配律教师板书课题名称:乘法的分配律我们能像前面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哪样,用字母表示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m/view/126677.htm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想一想,连一连(15+85)×7 325×(99+1)325×99+325 34×45+34×5534×(45+55) 15×7+85×723×24+23×76 23×(24+76)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70)×5=80×□+70×□m×153+m×47=□×(□+□)(a+b)×9=a×□+□×□m×n+m×16=□×(□+□)3、火眼金睛辨对错(1)13×(16+24)=13×16+13×24 ( )(2)12×4×4×13=4×(12+13) ( )(3)(a+b)·c=a+(b·c) ( )(4)78×101=78×100+78 ( )四、感悟收获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学生谈一谈。
五、课外延伸52ea99a4.html板书设计: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110×2+90×2 (110+90)×2 =220+180 =200×2 =400(千米) =400(千米)教学反思乘法分配率对于一般学生理解起来有些不易,特别是它的算理,所以本节课教学要借助情景图,通过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探究与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在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乘法分配率的算理,在此基础上达到应用定律解决问题的目的这节课,继续渗透“猜想—探索—验证”的数学方法根据例题中的算式发现了一定的规律,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猜想验证,确定乘法分配率的正确性和普遍性练习题的选择上,由于乘法分配律掌握起来有一个过程,所以,这节课的练习主要以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算理为主,通过连一连、填一填、判断等题目进行了巩固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