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二地理选修自然灾害防治核心知识点.doc
11页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核心知识点一、自然灾害及其特点(一)自然灾害 ☆形成自然灾害的条件诱因:①自然界的异常变化②承受灾害的客体: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影响灾情限度的重要因素:①自然灾害的强度②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经济水平)③防灾准备与设备④人口年龄、性别⑤防灾教育与防灾意识(二)自然灾害的类型(请同学们为课件中的灾害归一归类说出你的重要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重要灾害特点地震灾害与地震①具有突发性;②山地和平原都有也许发生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①有的是逐渐完毕的;②具有突发性;③重要发生在山地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台风)、旱灾、寒潮、暴风雪等①种类多;②影响范围广;③连续时间长;④危害重洪涝灾害(水文灾害)洪灾、涝灾①影响范围广;②连续时间长;③危害重海洋灾害(水文、环境、气象)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赤潮、厄尔尼诺①具有突发性;②严重时还会危害到沿海以内的纵深地区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虫灾、鼠灾①在一定条件下爆发、蔓延;②农业减产,林业受损二、重要的自然灾害 1、热带气旋—-台风(属于气象灾害)台风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飓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概念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热带气旋产生条件①有广阔的暧洋面(26OC以上);②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5O的热带和副热带海洋)结构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途径西移途径(对华南影响较大)、西北途径(对华东影响较大)、转向途径(对东部沿海影响较大)天气特性狂风暴雨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的因素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性,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分布时间分布:一年四季(7-11月最频繁);空间分布: 重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重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危害强风、暴雨、风暴潮(次生灾害:洪涝、滑坡、泥石流等)防御措施①加强台风预警与监测;②船只回港避风;③加固建筑物等益处缓解旱情,缓解闷热天气,是地球保持热量平衡2、干旱和旱灾(属于气象灾害)干旱旱灾概念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导致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特点(我国)范围广、频次高、连续时间最长形成因素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 引起水分极度缺少,局限性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会酿成旱灾影响或发生地区影响的地区非常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经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频率较高)影响的重要地区副热带型(副热带高压控制)、温带型(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我国华北(春旱)、华南(夏秋旱为主)、西南(一年四季均有也许,春旱、伏旱)和江淮地区(伏旱)危害①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②导致经济损失;③人畜死亡;④引发蝗灾。
我国东部季风区灾情重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本地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农牧业灾情防御措施①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②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③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④治理水污染;⑤开源: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等旱灾与涝灾的关系在时间上交替和空间上交错出现,我国重要的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这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气候有关)3、寒潮(属于气象灾害)寒潮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重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形成因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剧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3-4月(最强)和10-11月途径偏西途径、偏北途径、东北途径天气特性北方:大风、降温、雨雪、霜冻,暴风雨(有时带来沙尘暴)南方:降温、冻害、雨雪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其中:东北(次数)最多、华北次之、西北、长江流域、华南最少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危害①冻害导致农业受损;②大雪等导致交通拥堵,电力、电信中断;③海上翻船事故等有利影响:①保持地球热量平衡;②风调雨顺的保证,“天然杀虫剂”;③带来风力资源防御措施①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②做好防寒准备;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地震概念和形成因素本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忽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危害毁坏建筑,破坏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措施加强预报、掌握规律、了解构造、提高建筑防震等级构造地震基本概念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限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震级震级:表达地震的大小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导致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导致重大损害烈度烈度:表达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限度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分布规律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区;板块内部大大小小的断层活动带也是地震的重要发生地带世界重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最重要最强烈)中国地震重要分布分布特点:西多东少(以105oE为界),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遵循活动性断裂带分布)灾情特点(我国)东重西轻(因素: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西部人烟稀少)因震死亡人数减少(因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经济损失加重(因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5、滑坡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概念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具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特点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时空规律时间上: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空间上:重要发生在我国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重灾区发生条件①陡峭的地形地势;②松散的地表物质;③植被破坏严重①地形陡峻;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大量水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导致人员伤亡阻塞河道,破坏森林、冲毁农田、房屋, 摧毁城乡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导致很大的危害相同点①重要发生在山区②重要由重力作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不同点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因素: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降水多,特别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6、洪涝(属于水文灾害)类型多发地区成因自然因素:①降水多且集中;②地势低洼,河流排水不畅;③河流流域面积大,水量大;④河流含沙量大;⑤河流多曲流,排水不畅人为因素:①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②中游围湖造田,减少湖泊的蓄洪能力。
江河的两岸,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危害①淹没农田;②冲毁建筑;③促进疾病传播;④导致人员伤亡;⑤导致经济损失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治理措施 ①兴修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建设防洪大坝;②上游退耕还林,保护植被;③中下游退耕还湖;④曲流处裁弯取直 分布规律集中在中低纬度降水较多地区;多发生在江河两岸,特别是河流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方我国洪水灾害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暴雨洪水特点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从降水和地形和河流水系特点分析)7.我国洪水类型比较类型洪水来源重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洪水重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融雪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重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重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冰凌堵塞河道重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另一方面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因素:自然: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流域面积广,支流多③河道泄洪能力局限性,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④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合人为:①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8、风暴潮((属于水文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也许发生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增水过程相对平缓重要危害潮位升高→冲毁堤坝、码头、港口等→洪水淹死人畜;淹没农田、道路、房屋等→土地盐碱化;出现疫情……→导致人员、财产损失我国重要分布地区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
东南沿海重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