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易经 文言传.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2327944
  • 上传时间:2019-07-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易经 文言传》【乾文言】  【原文】 《文言》曰①: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②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此四德者,故日垂、亨、犁、客  【译文】 《文言》说: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主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君子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  【注释】 ①《文言》,十翼之一,专释乾、坤两卦的义理②嘉,《说文》:“嘉,美也  【原文】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①,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②,闲邪存其诚③,善世而不伐④,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⑤,可与言几也⑥知终终之⑦,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惰业,欲及时也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 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德行而秉性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论讲究诚信,日常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

      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事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准备着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 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有才德的压抑在下层,不能获得他们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

        【注释】 ①遯,本作遁,逃遁闷,烦闷遯世无闷,犹言甘心隐居,无所烦闷②两庸字,李鼎祚说:“庸,常也庸言、庸行,犹言日常的言行③闲,《集解》引宋衷曰:“闲,防也.”④善世而不伐,善,这里用如动词善世,獬青明导世人向善伐,夸耀不伐,犹言不自称其能⑤知至至之,前至字,名词,发展后至字用如动诃⑥今本无“言”字阮元曰:“古本足利本与下有言字《集解》本亦有言字依文意有言字是几,《系辞》下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即今所言事机、征兆⑦知终终之,前终字,名词,结果后终字,用如动词  【原文】 “潜龙勿用”,下也①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②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是说有才德的君子压抑于底层龙出现在大地上”,是说君子暂时隐伏等待时机终日里勤奋努力”,是讲君子刻苦修身自强不息也许跳进深潭”,是讲君子投身社会自我考验龙腾飞在天”,是讲君子获得地位治国治民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是讲事业极盛必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是讲天下政治安定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下也’二字,意不完整;且与下文‘时舍也’、‘行事也’等句结构方式不同;‘下’字上疑脱‘处’,字。

      王弼注:‘潜龙勿用何乎?必穷处于下也’似王本原有‘处’字②穷,极限,穷极穷之灾,犹盲事物发展到极限,必遭穷困之灾   【原文】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①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②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③亢龙有悔”,与时偕极④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初九阳爻居下位,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龙出现在大地上”,阳爻上升一位,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终日里勤奋努力”,阳爻再进一位,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也许跳进深潭”,阳爻又升上一位,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变化龙飞腾在天空”,阳爻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象征时值金秋,天的功德已圆满完成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阳爻上升到极限,象征阳气极盛,将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阳爻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面旺盛,六爻全阳,将尽变为阴爻,从而体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  【注释】 ①文,纹章,此处讲草木生发,大地锦织有文采明,明媚②革,变化乾道,天道③位乎天德,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此位又称天位此爻是全卦之主爻,集中体现了天的品德属性④偕,《说文》:“偕,俱也与时偕极,犹言阳爻依次上升,阳气依时旺盛,一同达到了极限。

      ⑤天则,天的法则 ’   【原文】 乾元亨者①,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②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译文】 《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满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是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六个阳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分布着云彩,降洒着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注释】 ①王念孙说:“乾元下亦当有亨字此说是,今据补②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犹言周流错综于六个爻位之问的阴阳之爻,发动舒展,沟通反映出天道、地道、人道的情状  【原文】 君子以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①,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②,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③;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潜”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易经》说:“飞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就是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的含义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虽然险恶,还没有灾难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所以有“也许”的说法也许”这个词就是表示迟疑但没有灾难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

      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亢奋”这个词意思是,自以为自己的事业只会发展不会衰败,只会存在不会消亡,只会胜利不会失败也许只有圣人才能了解进退存亡的相互联系,恰当地把握它们互相转化的关系,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重刚而不中,九二阳爻为刚,九三阳爻为刚,所以说“重刚”九三不在上下卦的中位,所以说“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上卦中位即第五爻为天位,下卦中位第二爻为地位,九三之爻即不处上卦中位,又不处下卦中位,所以说,“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田,即指地位②中不在人位,下卦上位,即第三爻,为人位,九四之爻固不在人位③合,配合,一致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坤文言】  【原文】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而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①,含万物而化光②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③直其正也,方其义也④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⑤,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